荣格人格理论下对�人性的污秽�的人物分析
刘剑锋
菲利普�罗斯作为蜚声美国文坛的犹太作家,其经典力作\"美国三部曲\"之一的�人性的污秽�对人性进行了透彻的探讨,警醒世人�小说主人公科尔曼因为卷入了\"幽灵\"事件而被指控犯了种族歧视罪,妻子也受此打击中风死去�在世态炎凉的悲愤中,他
不顾社会压力与比他小3
7岁的白人女子福妮雅交往,最后双双死于福妮雅前夫法利制造的车祸中�压抑内心欲望的道貌岸然以及被仇恨吞噬的疯狂,在这部小
说中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本文将用荣格的人格面具,阴影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一,人格面具和阴影
1.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本意是指演员为了塑造角色而佩戴的面具,荣格将其引申为人格中一种重要的原型,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人格面具是\"人们据此
来和世界进行交流的适应体系及方式体系\"[1]
�人们使用人格面具去适应不同的情况和人物,最终目的
是为了寻求社会的接纳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同�\"[2]
人格面具能够使个人与他人和睦相处,满足社会道德准则要求�人格面具也有它的负面作
用,如果一个人过分地沉溺于自己扮演的角色,甚
至将这个人格面具等同于自己,那么人格中的其他����部分就受到了压抑,个人就会被这种人格面具主宰,
从而丧失本性�
2.阴影
所谓阴影,是指人的潜意识的基本动物部分,处于人格的最底层,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和行为,同时也包括激情和创造力�阴影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是本性的真实显现�\"它是自我无法控制的无意识心灵要素之一��在正常整合自我的人格中,若有某些部分因为认知或感情分裂而压抑,就
会陷入阴影�\"[3]
荣格认为人的一切邪恶存在于阴影之中,如果要避免邪恶,就必须压抑排斥阴影中兽性的一面�但是阴影却不能被根除,一旦碰到适当的时机,又会猛烈地反扑,导致人格的分裂�如果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和接纳阴影,就会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如果对贪婪,欲望等人性的阴暗因素不加节制,最终会自食恶果�
3.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和谐发展
作为人格的重要部分,阴影要求自我满足和能
090
周景
量的释放,而面具却要求人克制阴影的冲动,去灵活地适应环境�两者要在相互对立冲突中达到均衡和谐地发展,否则,过分强调任何一部分的片面发展,都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和扭曲,最终造成人生的悲剧�健康的人格,需要一定的人格面具去适应社会,调解人际关系,也需要寻找合理的宣泄方式,让阴影能量得到安全的释放�这样人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才会处于一种健康和谐的状态�
二,人格面具的片面发展�
��德芬妮1.德芬妮���人格面具的任意膨胀
德芬妮作为小说中出现的知识女性的代表,却
是人格面具任意膨胀的最大受害者�作为法国瓦林古尔家族的一员,她从小就在压抑死板的家族传统中成长�家族成员都戴着同样的面具生活,\"他们所有人都想着一样的念头,流露出一副面容,墨守成
规,谨遵礼教\"[4]
�这是家庭给德芬妮戴上的第一张面具�她痛苦而压抑地在家族赋予的角色中活着,
最后选择远赴美国求学,意识里却无法摘掉这张面
具�在耶鲁大学她期待被视为法国知识精英中的崭露头角的新星,但是没人像她期待的那样赞赏她,崇拜她�她迷茫,混乱,却害怕面对现实,依然倔强地躲在自己的那张面具底下�事实上,这时的德芬
妮已经和现实的美国社会隔离开来,小说预示了她最终会走向孤立�\"黑鬼(k)\"事件再次暴露了德芬妮业已畸形的人格面具�在全美虚伪的\"政治正确性\"的背景下,雅典娜学院的教职员工人人自危,纷纷戴上了道德面具,一个个道貌岸然地把矛头指向了科尔曼�其实,这种道德的面具下掩藏着人性的种种污秽�因为科尔曼在任期间大刀阔斧地改革,他得罪了很多雅典娜的所谓\"权威人士\",所以他们借机打击报复�对于德芬妮而言,对科尔曼的口诛笔伐,表面上是为了维护黑人的权利,其实她是戴着道德的面具来掩盖内心的脆弱和痛苦�早在雅典娜学院应聘面试的时候,科尔曼就看穿了她面具下面真实的自我�对于科尔曼来说,德芬妮是\"一个不完全具
备自控力的孩子\"[4]
�德芬妮在潜意识里已经把面具当成了真正的自我,科尔曼却看到了面具下掩盖的真正自我�她恐慌害怕,甚至采用打击报复科尔曼的防御机制来维持她女学究的面具�
德芬妮的人格发展障碍在于她不敢面对自己的阴影,不敢承认内心的欲望�在大学时代,她曾经和
作品研读
古典文学教授发生过一段不伦恋情;在征婚的时候,她所考虑的一点,也是\"唯有白人需要申请\"这个条件�尽管她内心渴望爱情,渴望性,甚至观念里也带着种族歧视的烙印,但是她拒绝承认自己的欲望,于是攻击和指责科尔曼成了否认真实的自我,性丑恶:为了摆脱黑人身份,他伪造犹太身份,不惜和家庭断绝了联系,导致母亲在悲伤中死去�剥去了院长的身份,他发现自己一生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面具,遮盖身份的谎言�福妮雅让他卸下沉重的面具,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只有在接纳阴维护面具的手段�\"如果他谴责别人的过错,实际上这正是他自己未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因此,他一方面批评指责别人,另一方面也把内部自身的矛盾
和冲突投射出来�\"[4]
在她强悍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她孤独脆弱的内心,外表光鲜的背后,是人性的丑
恶�在科尔曼去世噩耗传来的时候,德芬妮的面具终于被揭了下来�\"她穿衣服�她尖声叫喊�她走出家门时天刚破晓�没有化妆,没有珠饰,只有她受
过惊吓的面孔�科尔曼�西尔克死了�\"
[2]
2.法利���阴影的失控
与德芬妮截然不同的是,法利完全抛弃了人格面具,彻底地活在了自己的人格阴影中�两次参加越南战争的经历,毁掉了他的人生�战争来源于罪恶,贪婪,欲望,这是人性的阴暗不加克制造成的恶果�战争的危害在于不仅毁灭肉体,而且放大了人性一切的邪恶�目睹了越战中战友相继死亡的残酷,法利充满了对社会的仇恨,人格面具倡导的道德完全对他失去了约束力�他仇视周围所有的人,对于老兵路易提供的心理康复治疗,他内心极其排斥�他不停地咒骂着美国政府,甚至以监视前妻福妮雅和其他男人的偷情为主要日常活动�此时的法利人格完全扭曲了,仇恨压倒了一切�
让人诧异的是,当他在老兵纪念日去匹兹堡参观活动墙的时候,他却异常平静,心里想着\"匹兹堡下半旗是因为他们最终确定莱斯特�法利死掉
了���整个死掉了,不仅是内心\"[4]
�我们可以理解为,被仇恨吞噬的法利已经疯癫了,死亡成了他
嘲弄的对象������\"��由���于疯癫就是����������已经在场�����的死亡���,就是
无视死亡的����存在��,��所以�疯癫����者往往要比死人更早地
解除死亡的威胁��并将疯癫的想象中产生的非现
实的动物性和兽性变成了人的秘密本质�
\"������三,科尔曼和福妮雅�
��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整合,人格的相互救赎
科尔曼和福妮雅之间的情爱是小说中最受争议
的话题�71岁的古典文学教授和3
4岁的女清洁工陷入爱河,他们之间究竟是爱情,还是德芬妮口中的
所谓的科尔曼对福妮雅\"性欲上的剥削?\"根据荣格人格面具和阴影理论,福妮雅和科尔曼之间的彼此爱恋,完成了自身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整合,实现了人格的相互救赎�
在\"黑鬼\"事件以前,科尔曼以犹太人的身份担任雅典娜学院的院长�作为院长,人人畏惧他的
权威,他完全活在这张人格面具之下
�\"黑鬼\"事件狠狠地撕毁了他的面具,他开始正视自己掩盖的人
影的时候,他的人格才真正实现均衡和谐的发展�福妮雅在小说中是一个饱受命运摧残的白人女子,14岁那年不堪继父骚扰离家出走,从上层社会一下子跌落到社会的底层,遇到老兵法利,原以为自己找到了好的归宿,遭受的却是丈夫一再的殴打�她不停地与人偷情来麻醉自己,两个孩子也在大火中丧生�在生活的艰难残酷中,原本接受过教育的她戴上了\"文盲\"的面具�科尔曼是唯一尊重和理解她的人,甚至把她视为自己的孩子�他们摒弃了世人道貌岸然的非议,卸下了压抑的面具,沉浸在爱情与性的双重美好中�可以说,科尔曼和福妮雅的爱恋,完整了对方残缺的人格,实现了相互的救赎�
四,结语
人格面具是适应社会的基础,要求我们调整不合理的观念,接受道德的约束,而阴影要求自我满足和能量的释放,两者虽对立抗衡,但过分注重一方的片面发展,都会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说,当我们把自己认同于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的时候,我们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两者的不协调与冲突,将带来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与障
碍�\"[6]要学会正确地协调好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关系,正如福妮雅在�人性的污秽�中所说的那样\"我们无可避免地是被污染的角色\"�
参考文献]
[1]CalGaJg.CC.G.JM].NeYk:Hl,RiehaadWi,1957.[2][美]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3]MaSei.荣格心灵地图[M].朱侃如,译.蔡昌
雄,校.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137.
[4][美]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M].刘还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5]张日升,邓小龙.荣格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6]申永荷.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9.作者简介]
刘剑锋(1953�
),男,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江南
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江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周景(1988�),女,江苏常
州人,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
向为美国文学�
09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