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热基本方程及传热计算
时间:2021.02.06 创作:欧阳化 从传热基本方程
QkAtm (4-11) 或
tm传热推动力Q1传热热阻kA (4-11
a)
可知,要强化传热过程主要应着眼于增加推动力和减少热阻,也就是设法增大tm或者增大传热面积A和传热系数K。
在生产上,无论是选用或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还是对已有的换热器进行查定,都是建立在上述基本方程的基础上的,传热计算则主要解决基本方程中的Q,A,K,tm及有关量的计算。传热基本方程是传热章中最主要的方程式。 一、传热速率Q的计算
冷、热流体进行热交换时,当热损失忽略,则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热流体放出热量Qh,必等于冷流体所吸收的热量Qc,即QnQc,称之热量衡算式。
1. 1. 无相变化时热负荷的计算 (1) (1) 比热法
QmhcphT1T2 mccpct2t1 (4-12) 式中 Q——热负荷或传热速率,J.s或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1
-1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cpc,cph——冷、热流体的定压比热,取进出口流体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下的比热,
-1
kJ.(kg.k);
T1,T2——热流体进、出口温度,K(°C); t1,t2-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K(°C)。
(2)热焓法
Qm(I1I2) (4-13)
-1
式中 I1——物料始态的焓,kJ.kg;
-1
I2——物料终态的焓,kJ.kg。
2.有相变化时热负荷计算
QGr (4-14)
-1
式中 G——发生相变化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1
r——液体汽化(或蒸汽冷凝)潜热,kJ.kg。
注意:在热负荷计算时,必须分清有相变化还是无相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算式进行计算。对蒸汽的冷凝、冷却过程的热负荷,要予以分别计算而后相加。
当要考虑热损失时,则有:
(2~5%)Qh 通常在保温良好的换热器中可取Q损三、平均温度差tm的计算
在间壁式换热器中,tm的计算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两侧均为恒温下的传热
两侧流体分别为蒸汽冷凝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则:tm=T-t=常数
2.2.一侧恒温一侧变温下的传热 可推得计算式为:
Tt1Tt2t1t2tm 5)
lnTt1Tt2lnt1t2 (4-1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式中tm为进出口处传热温度差的对数平均值,温差大的一端为t1,温差小的一端为t2,从而使上式中分子分母均为正值。
当t1/t22时,则:,即可用算术平均值。
3.3.两侧均为变温下的稳定传热
其计算式与式(4-15)完全一致。
4.4.复杂流动时tm的计算
tmt1t22流体是复杂错流和折流时,其tm的计算较为复杂,一般用下式计算:
tm系tm逆t (4-16) 式中 tm逆——为按逆流操作情况下的平均温度差,
t——为校正系数,为P,R两因数的函数,即:t=f(P,R),对于各种换热情况下的t值,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
tm的计算要注意:
(1) 计算通常用式(4-15)所示的对数
平均温度差,当t1/t2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
(2) (2) 为避免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计算错误,最好用图
示出流动方向并注明温度:
T1 逆流 T2
(1)
(3)当冷、热流体操作温度一定时,tm逆总大于tm并。当要求传热速率一定时,逆流所需的设备投资费用及操作费用均少于并流,故工业生产的换热设备一般采用逆流操作。
四、总传热系数K的确定
总传热系数K值有三个来源:一是选取经验值 ;二是实验测定值;三是计算。 1. 1. 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数值的大致范围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值,可参看天津大学编《化工原理》上册,P239表4-2及谭天恩等三人编《化工原理》上册P232表5-3。K值变化范围很大,选取K值时应注意换热器型式及冷热介质均符合要求。
2. 2.现场测定总传热系数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式QKAtm,当传热量Q、传热面积A及平均温度差tm为已知时,则可测出某换热设备在该工艺条件下的K值。
3. 3.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管壁对流—管壁热传导—管壁对冷流体的对流所构成的串联传热过程,利用串联热阻的关系,即可导出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式。
若以传热管外表面积A0A0d0L为基准,其对应的总传热系数K0为:
K011A0bA01iAiAm0
(4-17)
同理,若以传热管内表面积AiAidiL为基准,其对应的
Ki11bAi1AiiAm0A011d0bd01ididm0总传热系数Ki为:
热系数K为
m (4-18)
若以传热管壁的平均面积AmAmdmL为基准,其对应的总传
11bdi1diidm0d0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Km1b1Am1AmiAi0A01b (4-19)
由此可见,所取基准传热面积不同,K值也不同,即
K0KmKi。
1dm1dmidi0d0 当传热面积为平壁时,则:A0AiAm,此时的总传热系数K为:
K1 当壁阻为:
b011b1i (4-20)
b较
10,i小的多时,
111可忽略不计,此时K
K0i (4-21)
注意:
(1)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的对应关系。所选基准面积不同,总传热系数的数值也不同。手册中所列的K值,无特殊说明,均视为以管外表面为基准的K值。
(2)管壁薄或管径较大时,可近似取A0AiAm,即圆筒壁视为平壁计算。
(3)总传热系数K值比两侧流体中α值小者还小。
(4)当0i时,壁阻可忽略不计时,则K0且
当i0时,壁阻可忽略不计时,则Ki且
由此可知,总热阻是由热阻大的那一侧的对流传热所控制的,即两个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α较小的;若两侧α相差不大时,则必须同时提高两侧的α值,才能提高K值。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五、污垢热阻
污垢的存在,将增大传热阻力,污垢热阻一般由实验测定,其数值范围可参看天津大学编《化工原理》上册附录二十二及谭天恩等三人编《化工原理》上册表5-2。对传热面按平壁处理时,其总的热阻为:
11b1Rd0Rdii K0 (4-19)
式中Rd0,Rdi为管壁两侧的流体的污垢热阻。
六、壁温的计算 壁温可按下式计算:
TwTtwTwQhAhbQAm (4-20) (4-21)
(4-22)
壁温总是接近对流传热系数值大的一侧流体的温度。壁温的具体计算过程需进行试差。
时间:2021.02.06 创作:欧阳化 twtQcAc欧阳化创编 2021.02.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