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放射性损伤及诊断标准试题

放射性损伤及诊断标准试题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放射性损伤及诊断标准试题

放射损伤及诊断标准题库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职业性放射病需多少医师参加(E)。 A 有一名高级医师即可诊断 B 有两名以上医师组成诊断组 C 组织三名以上医师集体诊断

D 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E 组织三名(含)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2、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后,应当向当事人提供(E)。 A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B 《放射疾病诊断证明书》 C 《诊断证明书》 D 《职业性疾病诊断书》

E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证明书》

3、关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下面叙述正确的是(E)。 A 慢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是特异的 B 外周血液的变化主要是血小板降低 C 血小板和红细胞变化出现较白细胞早 D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观察对象是职业病 E 外照射慢性放射反应不是职业病

4、: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是答(C)。 A、01-0.5Gy B、0.5-1Gy C、1-10Gy D、10-50Gy E、50Gy以上

5、:辐射引起DNA损伤修复的途径是(A )。

A、切除修复 B、碱基损伤修复 C、靶分子的损伤修复 D、游离电子修复 E、细胞凋亡

6、射线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主要发生在(C)。 A、成熟红细胞 B、成熟白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外周白细胞 E、网织红细胞 F、白细胞

7、电离辐射确定性效应的疾病是(A)。 A、急性放射病 B、放射反应 C、白血病

D、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观察对象 E、放射性肿瘤

8、GBZ97-2009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规定的肿瘤类型不包括(F)。

A、白血病 B、甲状腺癌 C、胰腺癌 D、乳腺癌 E、肺癌 F、卵巢癌

9、诊断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依据哪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D)。 A、GBZ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B、GBZ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C、GBZ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D、GBZ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E、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10、依据受照物理剂量为2.6Gy。生物剂量2.3Gy。应诊断哪度放射病(B)。

A、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B、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C、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D、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E、脑型急性放射病 F、肠型急性放射病

11、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照射所致的机体的基本损伤病变,一般的规律是(C)。A.照射范围越大,病情越严重,临床表现越多,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久

B.照射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临床表现越多,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久

C.照射剂量越大,病情越严重,临床表现越多,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久

D.照射强度越大,病情越严重,临床表现越多,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久

12.、骨髓型轻度急性放射病,一般发生在人员受到(A)剂量全身照射后。

A.1~2Gy B.0.5~2Gy C.0.5~1Gy D.1~1.5Gy

13、以下不是肠型急性放射病所具有的病程是(D)。 A.初期 B.假愈期 C.极期 D.恢复期

14、以下(C)为最严重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A.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B.肠型急性放射病 C.脑型急性放射病

D.外照射体表局部放射损伤

15、对于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人,以下(B)的长短作为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之一。

A.初期 B.假愈期 C.极期 D.恢复期

16、照射剂量为(B)时可发生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射剂量为时(C),可发生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A.1~4Gy B.2~4Gy C.4~6Gy D.4~6Gy

17、(C)是急性放射病各种临床表现明显出现的阶段。 A.初期 B.假愈期 C.极期 D.恢复期

18、在造血功能严重受损的基础上,(A)是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因素。

A.出血感染 B.电解质紊乱 C.脑组织损伤 D.内分泌失调

19、当照射剂量在(B)以上时,肠道上皮损伤特别突出,为肠型放射病。

A.6 Gy B.10Gy C.20Gy D.50Gy

20、照后1-2天,淋巴细胞绝对数最低值为(A)×109/L时,为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轻度。A.1.2

B.0.9 C.0.6 D.0.3

21、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重度的受照剂量下限为(C)。 A.1 Gy B.2 Gy C.4 Gy D.6 Gy

22、抗感染治疗方案中早期应用以(B)为主的抗菌素,在后期应用以(A)为主的抗菌素。A.抗革兰阴性菌

B.抗革兰阳性菌

C.抗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 D.抗厌氧菌

23、在放射复合伤的诊断中,如果白细胞数增加、淋巴细胞减少者,可能是以(A)为主的放射复合伤;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均减少、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数也减少者,可能是以(D)为主的复合伤。

B.创伤 C.冲击伤 D.放射损伤

24、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根据病变发展,分为4度,临床表现:Ⅰ度损伤为(B),Ⅱ度损伤为(A),Ⅲ度损伤为(D),Ⅳ度损伤为(C)。

A.红斑 B.脱毛

C.坏死、溃疡 D.水疱或湿性皮炎

25、大面积重度损伤伴有全身放射病的情况下,争取在放射病(C)之前使创面得以覆盖或大部分愈合,为放射病的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A.初期反应期 B.假愈期 C.极期 D.恢复期

26、位于功能部位的(D)或损伤面积大于25 cm的溃疡,经久不愈的溃疡或严重的皮肤组织增生或萎缩性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

A.Ⅰ度损伤 B.Ⅱ度损伤 C.Ⅲ度损伤 D.Ⅳ度损伤

27、放射损伤不包括下列哪项(D) 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B 内照射损伤

C外照射体表局部放射损伤 D直接冲击伤

28、伤员分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下不正确的是:(A) A对伤员进行医疗处理 B加强伤员分类训练 C分清主要损伤 D分清次要损伤

29、以下不属于伤员现场分类四项原则的是(D) A伤员是否受到外照射损伤及伤情和伤类

B伤员是否有体表、体内及创口放射性污染及污染程度 C伤员是否需要医疗救治,需要救治的紧急程度和方法 D伤员伤情是否复杂及医疗处理方法

30、伤员分类以后需要送往不同科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放射病和以放射损伤为主的复合伤,送内科; B复合深度烧伤和以烧伤为主的复合伤,送烧伤科; C创伤和以创伤为主的复合伤,送外科;

D脑型、肠型和骨髓型极重度偏重的急性放射病,送往外科 31、在核与放射事故时,尤其是造成大批伤员的情况下,应采取适合大量伤员的方式进行分类,以下对分类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C)

B力求快速准确 C现场进行救治 D紧张有序

32、非放射损伤伤类的划分不正确的是(A) A放冲复合伤; B烧伤; C冲击伤; D非放射复合伤。

33、根据伤后初期的症状对急性放射病进行初步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伤后1~2小时出现站立不稳、定向力和判断力障碍等共济失调征象,可初步判定为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B伤后即刻出现严重恶心、频繁呕吐,继则腹泻、腹痛、排稀便以至血水样便等,可初步判断为肠型急性放射病。

C照后2小时前后出现呕吐,2~3天后出现食欲下降,大便稀但无水样便,全身状况尚可者,多半为肠型急性放射病。

D受照后2小时内呕吐,呕吐次数较多者,多为肠型急性放射病。 34、现场伤员分类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以下标识正确的是(C)

A中度伤员(红色标识) B重伤员(黑色标识)

C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 D死亡遗体(黄色标识)

35、放射复合伤分类中哪些不正确(B) A放冲复合伤; B烧伤; C放烧复合伤; D放烧、冲复合伤。 二、多项选择题:

1、电离辐射确定性效应的疾病包括?(A、C、E、G) A、过量照射 B、放射反应 C、放射性白内障

D、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观察对象 E、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F、放射性肿瘤 G、放射性皮肤疾病

2、电离辐射DNA损伤修复主要有几种修复途径?(A、C、D、E)

A、回复修复 B、快修复 C、重组修复 D、错配修复 E、切除修复 F、交叉修复

3、GBZ97-2009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规定的肿瘤类型有?(A、B、D、E、F)

A、白血病 B、甲状腺癌 C、卵巢癌 D、乳腺癌 E、肺癌 F、肠癌

4、诊断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不需要依据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A、B、C、E、F、G)

A、GBZ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B、GBZ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C、GBZ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D、GBZ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E、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F、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G、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5、诊断外照射急性和亚急性放射病依据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A、C)

A、GBZ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B、GBZ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C、GBZ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D、GBZ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E、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6、为了进一步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还应做哪些检查?(A、C、D) A、估算皮肤累积剂量 B、估算红骨髓剂量 C、溃疡切除做病理检查 D、局部真菌检查除外真菌感染 E、电解质检查 F、B超检查 G、胸部X射线检查

7、Ⅰ度慢性放射性性皮肤损伤的处理原则是?(A、B、C) A、妥善保护局部皮肤 B、避免外伤 C、避免过量照射 D、照常工作 E、尽早手术

F、照常工作,对症治疗

8、放射性白内障只见于以下患者?(A C E F) A 放射性工作者 B 照过X片的所有患者 C 放疗患者

D 中子和γ射线不会导致放射性白内障 E β射线因穿透力小,不会对晶体构成严重损害 F α射线的穿透力更小,一般不考虑其外照射效应 9、申请职业病诊断,需提供哪些材料?(A B C D E F ) A 职业史及既往史 B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 职业病健康检查结果

D 工作场所历年放射性检测记录和评价纪录 E 诊断机构要求的其他必需的有关资料 F 个人剂量监测记录

10、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依据包括哪些? (A D E F ) A 采集职业受照史及过量照射的资料 B 无须排除其他可能原因的疾病

C 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原因的疾病,但无须列出排除依据 D 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原因的疾病,并列出排除依据 E 详细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F 与辐射有关的特殊实验室检查结果

1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诊断主要依据(ABCD)。 A.受照射历史

B.受照射后的主要临床表现 C.实验室检查

D.除外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

12、以下属于肠型放射病临床表现的是(ABCD)。 A.肠道症状严重 B.腹部疼痛

C.出现拒食、频繁呕吐

D.重者呕吐胆汁,腹泻,出现血水便

13、以下为急性放射病治疗中的抗感染措施的是(BCD)。 A.辐射防治药物应用 B.全环境保护隔离 C.抗生素的使用 D.增强免疫力

14、在急性放射病中,应用的造血因子有(ABCD)。 A.rhM-CSF B.rhGM-CSF C.Meg-CSF D.EPO

15、放射复合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ABCD)。 A.胃肠功能紊乱 B.造血障碍 C.感染 D.出血

16、放射复合伤的治疗时,白细胞1.0×109/L以下可给予(ABC),血红蛋白降低时可给予(D),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给予(E)等。

A.Gm-CSF B.G-CSF C.IL-3 D.EPO E.TPO

17、放射复合伤在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ABCDE)。 A.休克的防治 B.早期采用抗放措施 C.控感染和调节免疫功能 D.改善造血功能,防止出血

E.外科处理 三、判断题:

1、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确定性效应疾病?(√) 2、放射性白内障是确定性效应疾病?(√) 3、放射性肿瘤是确定性效应疾病?(×) 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随机性效应疾病?(×) 5、我国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发病率最高?(√) 6、高度辐射敏感的机体组织是骨髓?(√) 7、高度辐射敏感的机体组织是心脏?(×) 8、中度辐射敏感的机体组织是眼晶体?(√)

9、GBZ97-2002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是病因判断标准?(√) 10、放射复合伤分放烧复合伤和放冲复合伤?(√) 11、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规定的肿瘤有肝癌?(×) 1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主要是造血组织损伤?(√)

13、辐射诱发的效应,表现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称遗传效应?(√)

14、辐射损伤效应发生于受照60天内称为近期效应?(√) 15、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参考指标为染色体畸变?(√) 16、当受到1Gy的均匀或比较均匀的全身照射即可引起急性放射病?(√)

17、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以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8、脑型急性放射病主要以周围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19、对于骨髓型轻度急性放射病病人,其血小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20、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重症病人不治疗或治疗不当时,感染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21、感染是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重症病人极期的主要症状,口咽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22、脑型放射病主要是脑的损伤,但骨髓造血和肠道损伤在治疗后均能恢复?(×)

23、对于急性放射病,第一次淋巴细胞检查应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辐射药物后进行?(×)

24、放射复合伤的伤情是以单一损伤为基础,并参照各种损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加重作用,分为四度?(√)

25、放射复合伤早期分类的主要任务是在于迅速正确地区分伤类,判断伤情,为救治后送提供依据?(√)

26、放射复合伤类型主要以放冲复合伤多见?(×)

27、引起放射性皮肤疾病的主要射线有X、γ及β射线等?(√) 28、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后期往往不会迁延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改变?(×)

29、在辐射事故现场,对大批伤员的分类不可能做得过细,优先把需要紧急救治的伤员进行分类?(√)

30、脑型、肠型和骨髓型极重度偏重的急性放射病伤员,是紧急救治的对象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