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间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河间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河间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

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备、汽车等领域应用。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4O+3O2=2CO2↑+4H2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是甲醇,b是氧气

C.质子从M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 D.负极反应:CH4O — 6e-+H2O=CO2↑+6H+

2. 根据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题 数

携式通讯设

A.N2(g)+3H2(g)=2NH3(g) △H=-2(a-b)kJ·mol-1

B.断裂0.5moIN2 (g)和1.5molH2(g)中所有的化学键释放aKJ 热量 C.2NH3 (l)= N2(g)+3H2(g) △H=2(b+c-a) kJ·mol-1 D.若合成氨反应使用催化剂,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多

3. 将一定量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除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Na2O2(mol) NaHCO3(mol) 固体成分 2 2 1 1 Na2CO3 Na2CO3、NaOH、Na2O2 Na2CO3、NaOH Na2CO3、NaOH、Na2O2 A 1 B 1.5 C 1 D 2 4. 已知甲、乙、丙和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

第 1 页,共 9 页

A.甲为C,X是O2 B.甲为CO2,X是NaOH溶液 C.甲为Cl2,X为Fe D.甲为Na,X为O2 5.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用于验证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含有CO2

C. D.

用于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用于制备蒸馏水

6. 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 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 D.从7至9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7. 某A. B. C. D.

、、、、

、、

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8. 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第 2 页,共 9 页

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9. 有关锌-稀硫酸-铜构成的原电池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片为正极,且锌片逐渐溶解 B.铜片为负极,且铜片上有气泡 C.溶液中的H+移向铜极

D.该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始终不变 10.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不为0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1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⑥食物腐败 ⑦浓H2SO4稀释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⑥⑦

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 淀,加入盐酸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 A.Fe3+、Cl-、Na+、NO3- C.Na+、SO42-、Cu2+、Cl- 13.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1.0×10-7mol·L-1的溶液

C. c(H+)=c(OH-)的溶液 D. 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14.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B.OH-、Ba2+、NO3-、K+ D.HCO3-、Cl-、Na+、Ca2+

①工业合成氨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水蒸气变成液态水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Na在Cl2中燃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1→2中原子利用率为90%

B.检验制得的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3,可用氯化铁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4∶3∶2 D.化合物2的分子式为C9H10O5

第 3 页,共 9 页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放在氮气中冷却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D.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有关物质的分类进行讨论辨析:①生铁、氯水都属于混合物 ②AlCl3溶液、蛋白质溶液都属于溶液 ③SiO2、CO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④含氢原子的盐不一定属于酸式盐。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17.工业上用软锰矿(只含MnO2和MnO)、H2SO4(过量)和FeS2制备MnSO4·H2O的流程如下(已知流程中的FeS2、FeSO4、MnO2、MnO均完全反应):

(1)已知①中只有三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是

MnO+H2SO4FeS2+H2SO4

MnSO4+H2O FeSO4+H2S↑+S↓

完成第三个反应:

MnO2+

FeSO4+

_________

MnSO4+

_________+

_________

(2)沉淀A、B的化学式分别是 、 。

(3)滤液X中的溶质有 ;实验室中浓缩滤液Y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H2O的质量分别为96.0 g、321.1 g,②中加入的MnO为0.1 mol,(4)若得到的沉淀A的质量和MnSO4·

则理论上软锰矿中MnO2和M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8.Ⅰ.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第 4 页,共 9 页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按以下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a中液体立即沸腾,并有红棕色蒸气出现;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d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c为冷凝管,其进水口为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口。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19.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1)①②③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氧化生成的反应______。

对海水中的氧化。其科学小组进行

与含溶液反应的相关研究:

将氧化生成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苯 0.88 80 微溶 溴 3.10 59 微溶 溴苯 1.50 156 微溶 (2)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的浓度减少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的起始浓度

第 5 页,共 9 页

pH t/min T/℃ 20 30 50 ①

增大能加速

分解,表明对

3.0 301 158 31 4.0 231 108 26 5.0 169 48 15 6.0 58 15 7 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

c. 30℃、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

②根据表中数据,推测a. 40℃、

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b. 10℃、

(3)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反应的

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 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4)将溶于

中,得到紫红色的溶液,再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现象如图所示:

①上层溶液中含碘元素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②由实验现象可推测关于溶解性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0.① C(s) +1/2O2(g) =CO(g) ∆H1 =-110.5 kJ·mol −1 ② H2O(g) =1/2O2(g) +H2(g) ∆H2 =+241.8 kJ·mol −1 ③ C(s) +H2O(g) =CO(g) +H2(g) ∆H3

第 6 页,共 9 页

请回答:

(1)反应①属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①消耗12 g C(s)时,∆H =______kJ·mol −1。 (3)反应②生成1 mol H2(g)时,∆H = ______kJ·mol −1。 (4)反应③的∆H3 =______kJ·mol −1。 21.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2(g)+6H2O(1)

4NH3(g)+3O2(g) H=+1530 kJ·mol-1,又知:H2O(g)

2N2(g)+6H2O(g) H =_____kJ·mol-1。

= H2O(1) H=-44.0 kJ·mol-1,则4NH3(g)+3O2(g)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Ar B.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O2 C.采用更好的催化剂 D.降低反应的温度

(2)①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的反应为:2NH3(g)+CO2(g)

CO(NH2)2(s)+H2O(g)△H

<0,某温度下,向容器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下图中的曲线表示在前25s内NH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请在下图中用实线画出c(NH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欲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

② 若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2molNH3和2molH2O,此时v正______v逆(填“>”、“=”或“<”)

(3)叠氮酸钠(NaN3)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中,工业 生产NaN3主要是在175℃时把NaNO3粉末加到熔化的NaNH2中,此外还生成两种常见的碱性物质,请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羟胺NH2OH可以看作是NH3分子内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衍生物。以硝酸、硫酸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在汞电极上NO3-可转化为NH2OH,以铂为另一极,则该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 22.Ⅰ、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则(15分)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

第 7 页,共 9 页

(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________mol/L。

(3)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Ⅱ、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4)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5)④、⑤、⑦、⑧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A.c(Na+)=c(Cl-)>c(OH-)>c(NH4

B.c(Na+)=0.1 mol/L

+)=c(Cl-)+c(OH-) C.c(Na+)+c(NH4

D.c(H+)>c(OH-)

Ⅲ、常温下,amol/L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等体积b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混合液呈中性,求该温度下

NH3·H2O的电离常数________

第 8 页,共 9 页

河间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C 2 A 12 D 3 B 13 C 4 D 14 D 5 C 15 C 6 A 16 B 7 A 8 C 9 C 10 B 二、填空题 17.(1)1 2 2 H2SO4 1 1 Fe2(SO4)3 2 H2O (2)S Fe(OH)3

(3)MnSO4、Fe2(SO4)3、H2SO4 玻璃棒、酒精灯 (4)5∶1

18.2Fe+3Br2=2FeBr3

应的Br2 吸收其中的水分 苯 C 19. . (1)

b、a、c (4). B (5). 、、20.放热 -110.5 +241.8 +131.3

三颈烧瓶 吸收HBr气体 下 除去HBr和未反

. (2)

. (3)中强

(6). 在此温度下,在KI溶液中的溶解性比在

21.-1266 B > NaNO3+3NaNH2=NaN3+3NaOH+NH3

2HNO3+2H2O2NH2OH + 3O2↑ 22.Ⅰ、 (1) 10-12 mol2·L-2 (2) 10-b-10-a (3) 11 Ⅱ、(4) ④>②>③>① (5) ⑦>④>⑤>⑧ (6) A Ⅲ、(a-b)10-7/b

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