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细胞

白细胞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1. 白细胞增多(高于10.0×109/L):病理性(细菌性感染/恶性肿瘤/急性创伤、溶血、中

毒)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慢性白血病(多数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增多,但也有少数出现白细胞减少)、恶性肿瘤(生成更多白细胞,但其他血细胞一般减少)、急性创伤(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血管栓塞)、急性溶血、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 2. 只要出现白血病既可以选择白细胞增多也可以选择白细胞减少。 3. 白细胞减少(低于4.0×109/L)(1)疾病引起(病毒感染/脾亢)主要见于病毒性感染(流

行性感冒、麻疹、风疹、肝炎)、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减少)、粒细胞缺

乏症(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特殊细菌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引起:特殊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布氏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疟疾。(3)用药引起(抗生素、抗炎、抗甲状腺)部分抗生素(尤其是磺胺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具有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杀伤正常细胞)等。(4)其他因素引起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4. ▲总结:(务必牢记)

白细胞增多——主见于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也见于恶性肿瘤、 急性

创伤、 急性溶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等。(其他:白血病、新生儿及婴儿常识可判断)

白细胞减少——主见于病毒性感染、脾功能亢进、也见于特殊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合分枝杆菌、布氏杆菌)、寄生虫感染(疟疾);三抗药物(抗生素、抗炎、抗甲状腺)也可引起减少。(其他: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药、放射线可常识判断)

5. 中性粒细胞增多(>70%)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二者比例约为13:1)淋巴细胞0.20~0.40(20%~40%)轻度

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可增多;中度感染可>10.0×109/L,重度感染可>20.0×109/L,并伴明显的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的比例增多,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减少)。总结:(务必牢记):与白细胞总数增多一致,特别知识点的记忆——早期铅、汞中毒中性粒细胞增多,中、后期减少。

6. 中性粒细胞减少(<50%)中毒: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注意与中性粒细

胞增多的“早期铅、汞中毒”区分;总结:(务必牢记):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白细胞总数

减少一致,特别知识点的记忆——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早期铅、汞中毒”区分;与白细胞增多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区分。

7. 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5%)参与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酸多: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 8.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酸少:伤寒、副伤寒、大创伤、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皮质素、坎地沙坦、甲基多巴等;伤寒、副伤寒——白细胞总数

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9.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记忆具有诊断意义之处即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伴嗜碱性粒细

胞增多,可达l0%以上;

10. (回忆——酸多:皮肤、过敏、寄生虫)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

胞减少;(回忆——酸少:伤寒、副伤寒、大创伤、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量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减少 11. ★总结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一、白细胞计数

增多——主见于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也见于恶性肿瘤、急性创伤、 急性溶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等。(其他:白血病、新生儿及婴儿常识可判断)

减少——主见于病毒性感染、脾功能亢进、也见于特殊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合分枝杆菌、布氏杆菌)、寄生虫感染(疟疾);三抗药物(抗生素、抗炎、抗甲状腺)也可引起减少。(其他: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药、放射线可常识判断)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增多:

与白细胞总数增多一致,特别知识点的记忆——早期铅、汞中毒中性粒细胞增多,中、后期减少。 减少:

与白细胞总数减少一致,特别知识点的记忆——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早期铅、汞中毒”区分;与白细胞增多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区分。 2.嗜酸性粒细胞

酸多——皮肤、过敏、寄生虫

酸少——伤寒、副伤寒、大创伤、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减少——过敏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

4.淋巴细胞

增多——传染病/血液病/免疫排斥(传血排斥淋巴多) 减少——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单核细胞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减少——不常见

三、常见白细胞计数或分类计数异常的归纳

①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减少(酸多、碱少)

②过量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减少(酸少、碱少、淋巴少)

③伤寒——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酸少、单核多)

④副伤寒——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无明显变化(酸少)

⑤结核——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单核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