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色 套 品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帕建设与管理 钟雨亭 黑龙江省农业委 会哈尔滨1 5000 绿色食品产业的兴起适应了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 高的要求,适应了国际市场日益旺盛的需求,是调整农 村经挤结构的重要选择,是我国2l世纪农业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为人们提供无污染的 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食品,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 生产基地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应清醒地认识到,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是 从土地到餐桌”全程 管理的源头所在,是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北疆,开发建设时间比较晚, 污染的时间短,破坏程度轻,全省的广大地区仍然山青 水秀,土净田洁。森林的覆盖率达到41.9%,居全国第 一是:粮豆类4万亩以上一棚室蔬菜500亩以上,露地菜 2000亩以上,水果5000亩以上一杂粮4万亩以上;蛋 鸡年存栏l5万只以上;蛋鸭年存栏5万只以上;肉鸡年 屠宰加工l00万只以上,奶牛饲养量l万头以上一肉牛 饲养量l万头以上;生猪饲养量4万头以上一肉羊饲养 量5 000头以上;水产养殖粗养面积l万亩以上,精养 面积500亩以上,网箱养殖面积l 0001112以上I商品肉 鹅50万只以上一商品草原鸡50万只以上。在基地规模 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在宏观上搞好规划,进行认真的 论证,把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条件好,科技水平较高, 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对环境要求的地方,傲为基地的选 址。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据市场 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原则,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基 地建设。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区、西部草原和东部湿地, 划定绿色食品保护区,重点建设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 食品基地在松嫩平原和三{工平原及其它生态条件较好 的地区,重点建设A级绿色食品基地。一大批基地的建 立,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草原面积43万多hm2,自然净化能力强,生态环 境优越,自然资源富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较好的区 域之一,加快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影响大的绿色 食品生产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近些年来, 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实施专题推进,绿色食 品基地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结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 业发展的实践,搞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必 须做好以下工作。 二,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 一、立足于规模发展 黑龙江省为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经专家评审,制定 了生产绿色食品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谷子、马铃 薯,甜菜,红小豆、绿豆、红干椒、黄瓜、油豆角等的 技术操作规程,各地市县也根据本地的环境、气候、土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的强、弱、大,小,直 接影响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速度,役有一定规模的生 产基地,就难以形成绿色食品产业,更谈不上按产业化 的模式发展。因此,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因地制 宜、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思路,努力建设一大批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满足绿色食品市场需要的生产 基地,从而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 生产规模的确定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省级基地的规模 壤条件,制定了适合于本地主栽品种的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并按要求到地(市) 上技术监督部门审核备案。 在生产基地的物化投入上,用于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 水产养殖等绿色食品生产的种子、种畜、种禽,种苗、 食用菌等,必须是经省级以上品种鉴定机构认定的优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品种;基地的肥料选用严格执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 则》,除使用农家肥料外,商品肥料 有机肥料、腐殖 四、建立完善的利益连接机制 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为主;基地的农药 使用,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选用低毒、 在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中,应注意产业化发展各环节 低残留,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积极 的经济关系,尤其是要特别注重抓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推广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二是建立 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黑龙江省普遍采取契约 健全绿色食品田间生产全程档案。指定专人、落实责任, 联结方式,2001年全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共与农户签订 对种、肥、药选购,使用时间、方法、用量,及其他田 订单52万份,签约数量达384万吨,占绿色食品总产量 间管理措施等如实记录,并将购买种、肥、药的有效使 的85%,合同履约率可望达到90% 上。大多数龙头企业 用凭证,纳入田问档案管理。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实行 通过垫付生产周转金、赊销生产资料、开展技术指导等多 “四统一 全程管理,即统一供种、用肥、用药 统一 种形式,向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有的龙头企业还推行了资 轮作耕种,统一收获贮存;统一对接销售,实现绿色食 产联结,引导农民采取土地使用权、资金、劳力、技术、 品生产的专业化。三是加强绿色食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 设施人股等形式,使农民加盟产业化利益共同体。加强农 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涝能排、旱能灌,提 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多元化搭建基地与市场的桥梁 注意 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着眼,在排灌及节水设施建设,购 发挥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作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全方位 置先进农机具等方面增加投入,为实现基地的标准化生 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 产夯实基础。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三、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绿色食品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福泽子 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部门作 孙的宏伟事业,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对我国农产品 用,提高从事绿色食品生产人员的素质,是当前发展绿 提高品质、加人世贸组织、解决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 色食品产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不断满足绿色 问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各级政府和职能 食品生产的需求,必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引进, 部门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领导机关要 为此,应特别重视积极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 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在我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必要性 力量,对制约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 和重要性,纳入日程,重点推进,大力倡导、支持和扶 攻关,应用先进的科研成果,不断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 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绿 速发展。省级绿办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应负责组织编写 色食品管理机构,强化职能,充分发挥其计划、监督、 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 指导、协调、服务等应有的作用。三是要为绿色食品发 此来普及绿色食品知识,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的指导。 展积极创造宽松环境。如环境保护上,要充分调动社会 各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要负责制定绿色食品专业技术 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全民参与程度,共同为良好生 培训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分期分层次对绿色食品的管 态环境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保护,多做贡献。积极优化 理人员、生产技术推广人员及生产者,进行培训和轮训。 宽松的招商引资环境,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基地生产的专业技 国内外有识之士,参与绿色食品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四 术、承包服务和质量监督、业务指导工作,要积极推广 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自2000年 来,黑龙江省政 技术承包到户、到地块的做法,培育技术示范户,建立 府已连续两年拿出5 500万元资金,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做给农 基地建设,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上,本着扶强不扶弱, 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化。地 扶大不扶小的原则,加大了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 (市)、县(市)两级要加强对基地中直接从事绿色食品 的基地的扶持力度。通过引导,全方位动员各方面力量, 生产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绿色食品生产 广开筹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到基地建 的有关知识,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设中来,逐步形成多元化开发绿色食品基地的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