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目的------------------------------------------------------------------------32.适用范围--------------------------------------------------------------------33.参考文件--------------------------------------------------------------------34.职责------------------------------------------------------------------------35.工伤事故类别----------------------------------------------------------------46 工伤认定--------------------------------------------------------------------4 7.工伤保险待遇----------------------------------------------------------------58.事故报告--------------------------------------------------------------------59.事故调查--------------------------------------------------------------------610.事故处理-------------------------------------------------------------------611.记录管理-------------------------------------------------------------------712.附件-----------------------------------------------------------------------7附录A:工伤保险处理流程图--------------------------------------------------8附录B: 雇主责任险索赔流程图------------------------------------------------9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1.目的
本程序按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描述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认定批复及建档工作,以规范工伤事故的管理,落实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工伤事故管理工作。 3.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493号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42-86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99-1995 4.职责
4.1 安全生产办公室 —负责工伤事故管理工作; —必要时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负责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 4.2 人力资源部
—负责宏观指导各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和社会统筹工作及其它工伤待遇相关工作。 4.3 各单位 4.3.1 HSE管理室
—参加工伤事故认定并负责工伤事故上报、建档工作及与当地社保部门的业务接口; —准确、及时上报事故。 4.3.2 人力综合部
—负责项目部员工的工伤保险投保和社会养老统筹及与其它工伤保险待遇相关的工作,联系办理项目部员工的工伤鉴定残疾等级(与当地工伤鉴定残疾等级鉴定医院接口)有关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监督、参加(需要时)工伤事故的处理工作和因公受伤人员及家属的善后思想工作。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4.3.3 后勤保障部
—进行因工受伤人员的紧急医疗救护、护送医疗、与医疗单位接口办理相关医疗、诊断证明、医疗费用结算等事宜;
—做好受伤家属接待及相关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需要时做好因工受伤人员家属的接、送、住宿等服务工作。 4.3.4 合同部
—为企业员工办理雇主责任险的投保、发生工伤事故的索赔事宜。 5.工伤事故类别
5.1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类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5.2事故按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5.3轻伤:指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不小于1日且不大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5.4重伤:指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5.5死亡: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事故。死亡的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 6 工伤认定
6.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患职业病的;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6.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伤保险待遇。 6.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为工伤: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醉酒导致伤亡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7.工伤保险待遇
因工受伤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参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三条规定。 8.事故报告
8.1 报告时间规定
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按照《事件、事故调查处理程序》中工伤事故的报告逐级上报至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如需要时,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填报伤亡事故快报表(格式见《事件、事故调查处理程序》)上报。 8.2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将填写完整的伤亡事故快报表、医务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工伤鉴定结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事故调查材料等相关档案材料存档,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
8.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8.5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6事故发生后,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9.事故调查
9.1公司应指定技术、安全、人事、工会代表配合有关组成的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9.2未造成人员伤亡,且由县级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的一般事故,应按下列程序进行调查:
9.2.1由项目部指定技术、安全、人事、工会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 9.2.2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以及直接经济损失; 9.2.3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9.2.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9.2.5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9.2.6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格式见《事件、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9.3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应当积极配合调查组开展的事故调查工作。 10.事故处理
10.1由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
公司将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的批复,对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10.2委托的事故调查
按照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处理建议对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10.3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10.4安全生产办公室应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跟踪,确保责任单位严格按“四不放过”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11.记录管理
11.1记录包括:伤亡事故快报表、医务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工伤鉴定结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事故调查材料等相关档案材料;
11.2事故档案由各单位、公期保存。 12.附件
附录A:工伤保险处理流程图附录B:雇主责任险索赔流程图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附录A:工伤保险处理流程图
项目部人力综合部向当地社保管理站投保员工因工受伤后,其部门上报项目部HSE管理室 HSE管理室上报当地安全生当地社保管理站接收投保并记录相关信息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并经审查盖章HSE管理室按照要求上报当地社保管理站有记录无记录不受理当地社保管理站登记、建档 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调查处理(需要时) 当地社保管理站与指定治疗医院进行费用结帐因工受伤造成骨折以上的,按照工伤保险规定进行鉴定残疾等级当地社保管理站与投保单位进行医疗费用清算根据鉴定残疾等级,由当地社保管理站给予一次性经济赔偿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附录B: 雇主责任险索赔流程图
项目部合同部向保险机构投保员工出现工伤事故后,其所在部门上报项目部HSE管理室 项目部HSE管理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项目部合同部,并提交相关资料 保险机构接受投保并记录相关信息项目部合同部接到通知后,准备相关索赔资料,并向保险机构商讨索赔事宜保险机构确认索赔是否 合同部和保险机构确定保险责任不需跟进合同部和保险机构确定赔偿金额执行索赔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