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畜禽养殖环境概念新解和具体应用

畜禽养殖环境概念新解和具体应用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畜禽养殖环境概念新解和具体应用

作者:石作栋 孙运华 殷献文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5年第07期

本文所指养殖环境其概念内涵和外延均已扩展,简单地说有三个相互对立统一的概念,一是大环境和小环境,二是外环境和内环境,三是硬环境和软环境。按此分类和表述尚属一家之言,目的在于探索当下畜禽养殖所处的“环境”。下面作一一解读,并结合在畜禽养殖领域生产实践加以应用。

一、畜禽养殖环境概念新解读

1、大环境和小环境,是以某一畜禽养殖场为观察对象而言。大环境指能对某一畜禽养殖场生产发生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和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两方面。小环境是指某一畜禽养殖场自身具有的生产条件、尤其是畜禽舍内环境的控制,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噪声等。

2、外环境和内环境,是以某畜禽个体为观察对象而言。外环境指某一畜禽个体在生长发育、繁殖或育肥过程中所处的外在条件,可分为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外环境概念的内涵应是上述大环境和小环境概念各自内涵的总和。内环境是指某一畜禽个体机体内部一切与生存有关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因素。这里内环境的概念与动物环境卫生学的概念相同,但与生理学上的概念不同。

3、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原指基建中为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畜禽养殖的硬环境与之相仿,是指与某一畜禽养殖场或某一地区畜禽养殖有关的各种物质生产条件。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二、不同环境概念在畜禽养殖领域具体应用

1、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也可简单理解为某一养殖场所处的公共环境。创办一个养殖场或新上马一个养殖项目,首先考察所在地区的大环境,如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和劣势、气候条件、农牧业资源状况、畜牧产业政策、市场供求等。大环境下的各种条件很少受养殖场个体的影响,又不易为其所左右,畜禽养殖企业要详加考察和掌握,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或陷于盲目。譬如引种,不考察引种的环境适应性,就可能出问题,有的不好养,有的养不活,有的不对路,有时还会输入新病。养羊业的小反刍兽疫,本是国外的疫病,现已“引入”国内,内陆省份已有流行。考察本地特种养殖之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其根本原因是大环境不适宜。因此,养殖企业要掌握本地区的养殖大环境,引种饲养时,要考察新品种的“泊来”特性,将这些了然于胸,并为本场小环境的打造提供依据。小环境,这是考察畜禽养殖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区域。小环境控制指标主要包括畜禽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饲养密度和噪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随着现代工业物资装备和微机电算迅速发展,这些装备的使用,为畜禽小环境的打造和控制提供了帮助,体现出对养殖场小环境的控制水平,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如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均要与之结合挂钩。事实上,小环境是饲养畜禽所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小环境控制好了,畜禽疫病防控就算完成了一大截,畜禽的健康状况就有了很大的保障。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清新是确保畜禽健康的重要因素。再比如,空气湿度与温度叠加,形成有效温度。在冬季同一温度指标下,有时西部兰州比东部郑州感觉还稍暖和,原因之一是两地的空气湿度不同。掌握有效温度概念,对指导畜禽养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小环境的控制有一项内容十分重要,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要求养殖场要做好雨污分流、逐级沉淀、厌氧发酵、畜禽粪便收储和腐熟还田,做到废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这既是环保的要求,也是防疫的要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2、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对畜禽养殖的指导意义前已述及、不再赘叙。近年,现代医学、尤其是微生态学在内环境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在畜禽饲养管理上、尤其是动物保健对微生态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是一个朝阳产业。众应所知,动物机体内外(粘膜、皮肤)是由众多微生物“包被”起来的,畜禽的健康也有赖于不可或缺的微生物菌群。畜禽胃肠道内存在着数以10的11次方---10的13次方个各类微生物,其数目是机体细胞数的10倍。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是有益的,肠道内的一些益生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已在微生态制剂中得到应用,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机体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作用是肯定的。又譬如,畜禽包括人类自身的某些皮肤病,也与微生态失调有关。畜禽微生态失调是指正常的微生物群之间和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畜禽)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简单说,畜禽微生态失调就是体内菌与菌的失调,或是菌与机体的失调,或是菌和机体的统一体与外环境的失调,使畜禽从健康态转为病态。

3.硬环境和软环境。畜禽养殖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打造一般要由政府进行。近年,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各地均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电力、通讯、设备等各类物资供应均较前优越很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比如畜禽疫病监测、畜禽及产品检疫设施、设备建设明显滞后等。软环境建设方面,畜禽养殖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已相继出台并日臻完善,如《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等,但总体软环境尚需进一步改进,其重点要在以下三方面着力:(1)、打造高效管理体制。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时机,乘“四风”整顿之势,建立精干、高效、规范的执法主体和技术队伍,完善和提高畜禽养殖监督管理和服务水平。(2)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畜禽生产管理制度,二是将行之有效的已有制度深入贯彻。(3)优化政策措施,近年农牧政策对畜禽养殖发展的调节作用是明显的。上级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出台更具针对性、高效便捷的畜牧产业政策。

作为畜禽养殖主体,要利用好现有软环境。法规方面,学好用好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自觉规范自身的生产行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环保为要的宗旨,争做养殖行业的文明道德标兵。政策方面,畜禽养殖场尤其要解读国家层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养殖业发展的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既具有发展导向作用,又具有发展提高作用。如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畜禽良种繁育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家庭农场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既要有序科学申报,又要按标实施,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文化方面,要把握和利用文化资源软实力,宣传自身的产品,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总之,养殖企业要综合用好软环境,发展生态环保畜禽养殖,抢占畜牧科技制高点,打造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争做养殖行业排头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