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配套技术MATCHINGTECHNOLOGY文章编号院1005-2690渊2019冤06-0044-01中图分类号院S512.1文献标志码院B浅析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王俊涛上海224100)(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摘要院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食品加工业也出现了稳定增长的趋势,这也促使小麦需求快速增长。就市场这种情况对小麦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对小麦种植业的研需求而言,中国对小麦的需求将长期保持高位,究,解决小麦播种中的各种问题也变得异常关键。介绍了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关键词院小麦栽培;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在我小麦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促进我国农业市场经济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加强管理,识别和分析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以改善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这对于实现中国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1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土地的耕作质量较差降低成本,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播种效率、大多数农民通常更喜欢通过人工撒播和旋耕技术来实现播种,但这种技术仅能够将种子播种于土壤表面,很难进行深层耕作。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壤板结化并增加病虫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小麦作物倒伏的风险,最终降低作物产量。1.2播量提高小麦的播种数量是实现高产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如果幼苗数量过多,小麦会因生长空间不导致小麦的病虫害足,造成生长速度减慢、生长质量恶化,如果播种数量太少,会造成收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获穗不足,这也会降低小麦的产量。1.3除草剂的使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可以防病杀虫,但是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农药的泛滥,而如果使用错误,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2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提高秸秆还田质量为了使小麦秸秆返回田地进行可持续利用,以便在田地上获得最大产量并有效地改善土壤土质,有必要提高秸秆还田的效率。为此,可以使用适当类型的农业机械进行秸秆还田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必须能够将秸秆进行碾碎处理(如粉草机)以及有足够动力的翻耕能力(如犁),来进行秸秆还田作业。要使用具备强大动力的拖拉机,确保犁深在底肥在20~25cm,这样可以完全掩埋秸秆。翻耕之前,加速中加7kg尿素,可以提供秸秆腐烂时所需要的氮肥,秸秆还田速度,并缓解小麦苗期的供氮压力[1]。2.2制定播种衡量的科学标准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可以获得适宜的基本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的群体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需要根据土壤、气候、湿度、种子发芽率及分蘖力等因素进行全面确保小麦种植达到最优水分析,以制定适当的种植标准,在该地区肥力中等的土地上平。以江苏里下河地区为例,种植的扬麦16系列品种,基本苗保持在16万~20万株。确定好所需的基本苗后,可以根据发芽率、田间成苗率和千粒重来确定每667m2的播种量。2.3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田间管理是确保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出苗后,应及时调查生长情况,应及时进行进行全方位把控。当幼苗有渍害情况发生时,田间沟系建设,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当幼苗黄化土壤肥力不足时,需要追施苗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使小麦能够需要仔细进正常生长,安全越冬。在小麦进入拔节阶段后,行田间调查管理工作,密切注意小麦纹枯病和蚜虫的发生情况,达到防治指标的要及时用药。为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在小麦进入穗期时应及时进行普防。此外,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在防治赤霉病时添加磷酸二氢钾对小麦进行喷洒,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小麦有机物的积累,提高小麦的品质[2]。2.4科学整地施肥小麦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平整,可以为小麦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将作物生长的有机质翻上来,使细菌在阳光直射下死亡,还可以消灭杂草。正常条件下,收获整地深度应为上一批作物后,土壤应及时进行耕耘平整,20cm,使土壤细碎,达到播种需要的状态。对于那些连续种植小麦多年的土地,耕作层变浅,可以每3~5年时间进行1次深松,松土的深度应控制在40~50cm,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防止板结。翻整过程中要做好为土壤施底肥的工作,正常情况下每667m2施30kg复合肥、7kg尿素,将肥料翻耕入土,提高利用率。施加尿素的目的主要是为秸秆腐烂提供氮素[3]。2.5合理使用除草剂在小麦种植中应当准确地进行农药的使用,依据田间杂草的类型,使用相应的除草剂,在适当的时期进行除草保证除草剂的剂的喷洒,并且要控制好除草剂的使用量,高效使用,确保小麦能够健康生长。常规条件下,小麦化学在小麦播后3d内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除草需要一封一补,1次封闭。在越冬前小麦3叶期以上,根据田间杂草的发生情况,对杂草多发的田块进行补除。综上所述,小麦种植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麦生产者应提高小麦的种植水平和管理模式,(下转49页)窑44窑

配套MATCHINGTECHNOLOGY技术剂与杀菌剂混合喷施,一次喷药兼治多种病虫害。防治麦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哒螨酮);防治纹枯病,可用防治井冈霉素;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在茎基部喷施;小麦吸浆虫,可在4月上中旬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兑细沙可采用混土撒施地面并划锄浇水。如果病虫害混合发生,合药剂施药防治。防止“倒春寒”危害2.6.4密切关注天气变化,2018年早春冻害(倒春寒)对小麦产量影响较重,造成个别地区个别品种甚至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冻害程度不同,绝产的地步。防止早春冻害,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突然降温之前及时浇水,以减小地表温度的变化。2.7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2.7.1适时浇好小麦扬花灌浆水小麦扬花灌浆期为需水临界期,此期墒情不足,不仅会影响小麦正常抽穗、开花,还会影响穗粒数、千粒重,造成大幅减产。所以,小麦扬花期前后,若墒情不足,应及时还可改善田间浇好扬花灌浆水,确保小麦籽粒正常灌浆,小气候,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中后期应特别注意不要在风雨天气前后浇水,以防倒伏。2.7.2绿色防控病虫害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等,尤其抽穗以后是病虫害发生盛期,若控制不力,将给小麦产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提倡针对小麦抽穗以后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的情况,于抽穗扬花期进行“一喷三防”,一次喷药防治多种病虫(上接44页)注意调查土壤质量问题、作物播种量、病虫草害和冻害发生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并采取合理措施恢复土壤肥力,防治病虫草害,以提高种植的水平,满足市场对小麦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参考文献:[1]魏毅,周小珂,孙君莲,等.淅川县丹江口库区优质小麦栽培“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中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麦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要在小麦抽穗达到70%、关键措施。“一喷三防”小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并在小麦扬花期再次喷药。药2

剂每667m可选25%戊唑醇乳油20~30g、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g和0.2%~0.3%磷酸二氢钾100g,于晴天无风9:00~11:00AM、4:00PM以后喷洒,喷水量不得少于30kg,注意喷洒均匀。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开一般在10:花授粉时间,00AM以后进行喷洒。在喷施前应留意气象预报,避免喷施后24h内下雨,影响防治效果。2.8适时收获山农111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应于蜡熟末期适时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收获。该期籽粒的千粒重最高,质最优。收获前7d杜绝浇水,否则易造成小麦贪青晚熟,影响籽粒品质,造成籽粒商品性降低。2.9联姻面粉加工企业,让种植户增收增效,提高社会效益山东省宁阳县万丰种业有限公司在积极引进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山农111的同时,同济南民天集团(面粉)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中徽农业等大在小麦型小麦面粉加工企业洽谈合作,收获后,各项品质指标验收合格,以高于同期普通小麦市场价格0.2~0.3元/kg增的价格收购,让种植户既增产又增收、效,既增加农民收益又提高社会效益。(收稿日期:2019-01-10)扫一扫,看你的观点管理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18,6(12):76-78.[2]江冉.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种子科技,2018,36(11):21,24.梁连萍.小麦栽培和越冬管理措[3]袁桂兰,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9.(收稿日期:2019-05-15)扫一扫,看你的观点配合药物喷洒的方式黑粉病,可采取拌种前掺入粉锈宁,予以防治。参考文献:[1]潘春霞.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和方法[J].江西农业,2019(4).[2]王凤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看你的观点(收稿日期:2019-05-15)扫一扫,罗桂莲.花椒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2]罗永明,梁龙赵,业工程技术,2016,36(5).[3]李泽珠,杨成甫,李开勇.花椒栽培管理技术[J].绿色科技,2012(2):95-98.[4]杨立春.花椒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北京农业,2013(18).看你的观点(收稿日期:2019-05-14)扫一扫,(上接45页)高产栽培,需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蚜虫、纹枯病、黑粉病等,针对不同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所不同。针对玉米螟,可选取辛硫磷颗粒剂放入玉米植株中,针对玉米蚜虫,可通过清或利用其天敌赤眼蜂予以消除;理杂草、放置生物天敌小黑蛛等手段予以防治;针对纹枯病,可通过杀菌消毒、涂抹井冈霉素等药剂予以防治;针对(上接46页)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花椒在种植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际栽培时,一定要提前制定好种达到高产植方案,尽可能保证花椒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优质的目的。参考文献:[1]李燕,王懿军.浅谈花椒的栽植与管理技术[J].科技信息,2012(15):428.窑49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