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及策略研究 Spo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王健 WANG Jian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习惯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研究,分析其消费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 素,为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策略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ciousness,habits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 this paper analyzes tIlei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rul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college sports development and sports industry. Key words:college;student;sport consumption;behavior;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8o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1)一13010—0018—1 来他们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大。从体育市场的角度讲,他们既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工 作,学习之余,谈论的话题已由温饱、增资、住房转变为娱乐、健 身、旅游等。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休闲的生 活方式,已融入现代生活中,被人们广泛重视。进入21世纪,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新 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有效实施,全民体育基础 设施建设、体育服务体系、体育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每天锻炼--4'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等体育 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文化素质的社会 群体。扮演着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其完整的人格、 巨大的消费群体,又是体育市场的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体育 消费是预测高校体育发展、体育产业发展的晴雨表。研究和了 解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正确地引导大学生 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实际 意义。 表1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鲜明的个性、健康的体魄都不容忽视。伴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 深入开展,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健身热情不断高涨,他们把积 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时尚来追求,体育锻 炼和运动休闲便成了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学习,工作压力 的主要选择,追求健康,向往和谐是他们推崇。本文通过了解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习惯、体育消费行为与结构,讨论大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阳 光体育活动、社会交往、娱乐休闲、缓解压力、展现个性。强身 健体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增强体质,促进 身心和谐发展是体育本质和原始功能,在这一点认识上大学更 为全面深刻,尤其是女生,体育在健美健体,塑造气质等方面追 求更为强烈。随着阳光体育的深入开展,体育课、课外体育活 动处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第二位,学生进入大学后,知识结构 和对人生认识更加全面,运动的主动性增强,同时,大学社团协 的消费特点和规律,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树立了正确 的消费价值观,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 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商洛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安康学院、榆林学院、陕西 理工学院学生。 1.2问卷调查法 会、俱乐部体育组织更加广泛,为大学生参与,组织阳光体育活 动提供了场所,使体育消费行为更加主动和广泛化。展现个 性,弘扬自我处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第三位,大学是展现自我, 弘扬个性的舞台,体育运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特殊的场所,大学 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呈上升趋势。随着大学生学习,生 研究的内容、对象、目标、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发放问卷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0份。 1.3数据统计法对有效问卷进行处理,并进行数据处理。 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体育已成为一种休闲,时尚的生活方式。 成为当代大学生缓解学习,生活压力,社交沟通的主要手段。 (下转第29页) 1.4文献资料法并进行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查阅了与大学生体育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 2.1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消费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购买体育相关产品或服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院级科研项目(课题编号10sky006) 务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需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人们 买票去观看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演出,而更主要的是指人们为 间,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而花钱去从事各种各样与 作者简介:王健(1978一),男,陕西商洛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 教学与训练。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商洛学院体育教学部,陕西商洛726000 了取得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获得美的享受、欢度余暇时 作者单位:体育有关的个人消费行为。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近年 726(B0,Shaanxi China. ●固 ; LL d 住 [3]李伟.2004—2005赛季英超联赛红黄牌判罚情况的统计分析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2):58—60. [6]世界杯视频[EB/OL].http://2010.s.sohu.com/. [7]世界杯[EB/OL].http://2010.sina.12ore.cn/. [4]足球竞赛规则2009/2010[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 [5]国际足联[EB/OL].www.iffa.tom. 母 《一 《 《 中 嘶 《 妒 《 唾 嚼 [8]薛俊.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运动员犯规特征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8):47—49. 。《 移 《 《 《 《 《 雌 。 《 《 《 《 《 妒《 《 ;《 《 《 (上接第18页) 2.2课外体育锻炼消费水平及结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2课外体育锻炼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 表3课外体育锻炼消费结构的调查结果 体育消费是指学生用于体育生活的物质消耗的经济投入。 主要分为直接性和间接性消费,学生体育消费用途包括校内健 身班、社会健身房、购买服装鞋帽、购报定刊、购买体育彩票和 体育欣赏等 。学生体育消费反映了学生经济状况和消费观 念。从调查中显示(表2、3)大学生年平均消费50—100元占 67.6%;50元以下占18.9%;100元以上占10.5%。消费用于 购买体育服装的学生占52.9%,体育欣赏呈上升趋势,列第2 位,社会健身房参与人数最少。占到5.2%。消费水平高的学 生中男生比重较大,家庭富裕的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由此 看来,大学生体育的消费受学生的经济状况、对体育的兴趣、爱 好、消费意识水平以及学校的体育消费环境等情况制约 。 2.3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体育消费行为是由体育锻炼意识、习惯、价值取向和经济 基础决定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综合意识,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尤 其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有:体育 消费的价值观;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和行为;场地设施;学习任 务繁重。 1.体育意识、习惯方面。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以及 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功能、价值、认识不够全面 准确,认为体育是运动而已,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 参与。因而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的教育,使 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2.体育基础设施方面。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 行为的主要因素,由于场地硬件设施不足或投资过少,影响了 大学生的锻炼热情,从而使学生习惯选择体育消费的项目太 少,在这种原理上也极大制约了他们体育消费的活跃。 3.体育师资方面。高校体育教师不足,长期以来,随着高 校人数的不断增加,体育教师的师生比严重失调,使参与锻炼 的人群处于盲目、无组织无指导状态。大学生体育锻炼人群日 益减少,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处于低状态。因此,应加大体育设 施投资,同时合理分配体育指导人员,以便高校科学的指导大 学生体育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高校教育打下基础。 4.其它方面。当今社会,竞争趋势愈烈,随着高校人数的 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要掌握必须的知识,在此同 时,参加考研,考博及部分资历考试使得任务繁重,学习任务 重、压力增大,留给他们体育消费的时间大大减少。可见,学习 忙,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3 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认知比较模糊,但对影响形 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和对体育锻炼应具有的作用在认识上 有较大的趋同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作用、体育消费的认知 程度教高。目的明确、增强体质、减肥健美为主要功效。同时 要求自身与人际的和谐发展,他们在对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多以 跑步、球类、游泳、健美操为主。同时倾向于一些时尚运动项 目。如:瑜伽、街舞、体育舞蹈、搏击操等。 2.由于受经济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大学 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相对不高,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消费的 盲目性、不科学性等特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显著,而且女 生比男生更明显;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呈多元化。但从大学生 全体体育消费结构来看,呈多层次状,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有 待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经济投入的 流向将会明朗——以传统性,实用性为主。 3.2策略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加强学生综合体育 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的 认识,使体育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育;深入高校体育课的改革, 优化体育课课程结构,加大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健全俱 乐部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在对项目的选择上向多元化发展,促进 阳光体育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健身工程”的 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大体育场所设施的投入,加强校园,社区, 体育共享,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养成课外经常锻炼的良好 习惯,推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全面持久地开展,为终身体育奠 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虹.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2010, (11). [2]王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价值工 程,20 11,(2). [3]王玉友;高宝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分析[J].文体用 品与科技2011,(1). [4] 高博.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2005,(4). [5] 吕树庭,崔海等.广州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暨体育人 口调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 [6]马新华.试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价值工程,2011, (2). [7]张和平.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劳动保 障世界(理论版),0211,(1). [8]张玉玲.小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2). [9]汤国杰.大众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6, (6). [10] 王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11,(1). 体育 ;●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