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与龙有关的歇后语

与龙有关的歇后语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与龙有关的歇后语

龙下蛋———罕见 形容难得见到。 龙下蛋———稀罕 比喻稀奇。

龙下蛋———天下奇闻 比喻天下少有的奇特动听的事情。 龙行雨———本职 自己担任的职务。

龙行雨———本行 个人一贯从事的或长期已经熟悉的行业。 龙骨水车———心里转 比喻思想或头脑里绕着某物移动。 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比喻两强相斗,弱小的第三者受害。 龙游大海———自由自在 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形容安闲舒适。

龙困沙滩———有劲无处使 比喻人因身处困境而无法施展才能,或指条件所限,有本事却施展不开。

龙困鱼塘———委曲求全 谓曲意迁就顺从,以求保全。 龙困鱼塘———施展不开 比喻人的能力无法发挥。

1 / 25

龙跳蛇窜———各有各的打算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考虑或计划。 龙袍当蓑衣———白糟蹋 比喻不珍惜宝贵的东西,把它白白浪费或损害。

扯了龙袍打太子———一命换一命 比喻亡命之徒的口吻。 推倒龙床杀太子———豁出命去干了 比喻人甘冒风险或不惜一切代价,即使为此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龙须炒韭菜———乱七八糟 形容非常杂乱,没有条理和秩序。 或指事情不正当、不合法。

龙背上刮鳞———痴心妄想 形容一心想着根本不能实现的事情。 龙背上伸手———摸不着头尾 比喻迷惑不解。

做梦骑龙背上天———想得出奇 比喻思索得不平常或特别。 龙吃千江水———也有不到处 比喻办事或想问题总会有照顾或考虑不到的地方。

龙宫里造反———慌了神 比喻神仙吓得难以忍受。 也比喻人心慌意乱。

2 / 25

龙宫里打锣———想(响)得深 比喻考虑问题深远。 落水进龙宫———得意忘形 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 也比喻人意外获得好处而忘乎所以。

乡下人进了龙宫———样样都好 比喻人改善了生活环境,感觉一切都好。

做梦游龙宫———好景不长 美好的景况不会长久。

龙船装狗屎———又臭又长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冗长、空洞、废话连篇。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比喻坏名声传遍各地。 玩龙船攀了打花鼓的———一对穷 比喻两人都很贫穷。 端午节划龙船———载歌载舞 又唱歌又跳舞。 形容欢乐的气氛。

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 争着抢先,恐怕落在他人后边。 河岸上看人赛龙舟———有劲使不上 形容在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人的能力、才干无法发挥出来。

3 / 25

过端午的龙头———耍嘴 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耍龙灯。

龙灯的头部突出的是一张大嘴巴。 比喻人能说会道,全靠耍嘴皮子。

过端午的龙头———就耍那张嘴 比喻某人只会说漂亮话,耍嘴皮子,不干实事。

龙头蛇尾收———不了了之 用不了结的办法了结。 指把未办完的搁置不管,把事情拖过去就算完结。 龙头跟着龙尾转———本末倒置 把树根、树梢颠倒放置。 比喻把主要和次要、轻和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比喻力气和工夫没有用在点子上,白费力气。

龙嘴上拔胡须———找死 比喻人不顾危险自找死亡。 龙嘴上拔胡须———寻死 比喻自杀或企图自杀。 龙嘴上拔胡须———送死 比喻自寻死路或找死。

4 / 25

龙尾巴上的虾子———混上天了 比喻蒙混上升到神佛仙人所在的地方。

龙珠跟着龙尾转———不对头 比喻跟当时的情况不符合或不妥当。 龙灯的脑壳———由人玩耍 耍龙灯时,每人拿着一节,大家同时舞动,用锣鼓配合。

比喻不能自主,任人摆布、耍弄。 也比喻没有主见、听人摆布的人。 〔脑壳〕即龙灯的第一节,叫龙头。

龙灯的脑壳———任人摆布 比喻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任凭别人操纵或支配。

龙灯的脑壳———随人耍 比喻任凭别人玩耍。 龙灯耍得好———全靠头 比喻完全依靠领头的。 龙灯的胡子———不理 龙灯上的龙须不用梳理。 比喻对人对事不予理睬。

龙烦的胡须———没人理 比喻不被人重视,或无人理睬。

5 / 25

半夜里玩龙灯———往回走 比喻走回头路。

狮子龙灯一起舞———张牙舞爪 形容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江陰人耍龙灯———节节活(火) 比喻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瞎子观龙灯———只听家伙响 比喻只听见乐器的响声。 螺蛳壳里玩龙灯———耍不开 比喻无法施展。

叫花子出龙灯———穷欢 比喻穷尽快乐高兴或起劲活跃。 叫花子玩龙灯———穷开心 比喻人强寻欢乐。 玩龙灯的改行———不耍了 比喻不玩了。

娃子耍龙灯———乱跳 比如动作不合拍或行动莽撞、随便。 娃娃坐龙船———划不来 形容不合算或不值得。

娃娃鱼跳龙门———碰得头破血流 形容人碰撞得伤势严重遭惨败。 蚂蚱跳龙门———想得高 比喻人希望或打算达到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

蚂蚱跳龙门———想头不低 比喻想法虽好,但不现实。 鲤鱼跳龙门———高升 比喻人的地位提升。

6 / 25

鲤鱼跳龙门———想高升 比喻人想爬上高位。

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比喻人的声名、地位大大提高了。 鲤鱼跳龙门———碰碰时运 比喻成功与否没有把握,做着试试看。 鲤鱼跳龙门———大翻身 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得到了大解放。

鲤鱼跳龙门———九死一生 指经历多次极大的死亡危险而幸存下来。

干鲤鱼跳龙门———弥天大谎 大得没有边际的谎话。 鲔鱼跳龙门———碰得头破血流 指头被打破,血流满面。 形容头被碰撞得伤势严重或遭惨败。 〔鲔鱼〕即鲟鱼,生活在热带海洋。

小虾跳龙门———瞎逞能(虾成龙) 比喻没有根据地显示自己能干。

小泥鳅跳龙门———妄想成龙 比喻狂妄地打算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癞蛤蟆跳龙门———蹦跶上去了 比喻蹦跳上去。

7 / 25

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老实(石)人比喻诚实或守规矩的人。 〔龙门石窟〕也叫“伊阙石窟”,分布在河南洛陽城南伊河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

开凿于北魏大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陽前后,延续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

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龛七百八十五个,造像九万七千余尊,题记三千六百八十种。

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龙门石窟的佛像———靠山硬 比喻可以依靠的有力量的人或集体坚强。

茶馆里摆龙门阵———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比喻心中没谱,无目的地随便说。

〔摆龙门阵〕方言,谈天或讲故事。

摆龙门阵抱娃娃———两不耽误 比喻两方面不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

8 / 25

误事。

摆龙门阵抱娃娃———两得其便 比喻两人或双方都方便。 寒冬腊月摆龙门阵———冷言冷语 指讽刺讥笑的言语。 龙门阵缺人———摆不起来 比喻谈论不下去。 画龙点睛———功夫到家了 比喻人的本领十分高超。 画龙不点睛———有眼无珠 比喻没有分析识别事物的能力。 江龙争斗———小鱼遭殃 比喻两方攻战,百姓受害。 江海混鱼龙———贵贱不分 比喻好坏和是非不分。

蛟龙跌水———兴云致雨 原谓神怪的法术惊人,比喻艺术作品气势壮阔。

蛟龙造反———翻江倒海 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汹涌。 也比喻力量声势非常巨大。

蛟龙翻大海———四方遭灾 比喻平民百姓遭灾受难。

蛟龙得云雨———终于池中物 比喻有理想有志气的人,一旦脱离困境,就会大展宏图。

9 / 25

蛟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指令人威服的声势、气派一扫而光。

蛟龙困在沙滩上———抖不起威风 比喻显示不了声势或气派。 蛟龙困在沙滩上———难翻身 形容不容易转动身体。 也比喻不容易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蛟龙头上搔痒痒———溜须不要命 比喻人为了奉承讨好上司或主子的欢心,竟然不顾自己的性命。

深潭里的蛟龙———独来独往 形容毫无阻碍地独自往来行走。 也比喻不仰仗他人,全靠自己。

耍龙尾的———老落后 比喻经常在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或工作进度迟缓,落在原定计划的后面。

秃尾龙拜山———搞风搞雨 比喻坏人搞鬼。

抱着龙尾巴上天———带上去的 比喻附带某种势力升上去的。 揪着龙尾巴上天———抬高身份 比喻借着别人的势力或威望抬高自己。

10 / 25

地里的蚯蚓———成不了龙 比喻成不了出类拔萃的人。 强龙斗猛虎———互不相让 比喻彼此不肯让步。

乌龙扒泥潭———越扒越深 比喻越向下挖掘潭的深度就越深。 跳蚤充龙种———冒牌货 冒充名牌的商品。 比喻假冒混充的人或事物。

驴头插龙角———四不像 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裁缝做龙袍———格外小心 比喻人做事特别谨慎。

麻袋上绣龙袍———不是这块料 比喻某人能力差,不能胜任某项工作。

戏子穿龙袍———假的 比喻伪装的,不真实。

戏子穿龙袍———成不了皇上 比喻冒充,总归还是假的。 大龙不吃小鱼———看不上眼 比喻不把别人放在心上。 青龙白虎下界———凶神恶煞 凶恶的神。 指十分凶恶的人。

〔青龙〕古代以为是吉祥之神。

11 / 25

〔白虎〕古代以为是凶恶之神。

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料比喻是吉是凶未可预料。 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形容走路、前进非常困难。 也比喻处境非常艰难。

禾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比喻在平凡的地方或平凡的工作中出现了有才能的人。

虾公子躲在龙底下———傍龙得雨 比喻靠着有权势或有能力的人得到好处。

出得龙潭又入虎穴———祸不单行 指不幸的事往往一件接着一件。 龙王设宴———净吃海鲜 比喻只吃新鲜的海鱼、海虾等食物。 〔龙王〕神话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 龙王靠边站———人定胜天 指人的意志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 龙王的住宅———深不可测 水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道理极为深奥。 也比喻人心隐晦,难以捉摸。

12 / 25

龙王管土地———管得太宽 比喻超越职权,什么都管。

龙王开茶馆———神乎(壶)其(沏)神比喻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龙王摆筵席———净尝海味 比喻光吃一种味道的菜肴。

龙王吹喇叭———好神气 形容自以为比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傲慢的神情。

龙王斗祝融———水火不容 水和火不能合在一起。 比喻双方矛盾极大,不可调和。 〔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 名重黎。 高陽氏颛琐之后。

龙王揍河神———自打自 自己人打自己人。 龙王发兵讨河神———自相残杀 自己人互相杀害。

龙王爷行雨———尽职尽责 比喻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尽力负起责任。

龙王爷作法———呼风唤雨 能使刮风下雨,旧时术士骗人的话。

13 / 25

后比喻能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有时也比喻具有很大的煽动性。

龙王爷督战———净是虾兵蟹将 比喻都是恶人手下的喽啰。 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前句也说“龙王爷发怒”。 本形容野兽凶猛的姿态。 亦常用以形容人的凶恶样子。

龙王爷过江———风大雨大 比喻事情产生的影响很大,引起了一场风波或挑起大的事端。

龙王爷投江———死得其所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龙王爷放水———正办 指正在办事。

龙王爷放火———改了行 指换做别的工作或职业。 龙王爷翻脸———要变天 比喻政治上发生大变化。 也比喻天气有变化。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比喻难以对付或忍受。 也指人的性情凶猛蛮横。

14 / 25

龙王爷发怒———百姓遭殃 指平民百姓因某人横行霸道而遭灾受难。

龙王爷发脾气———别(鳖)急 形容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龙王爷发脾气———兴风作浪 掀起大风大浪。 比喻挑起事端,无事生非。

龙王爷的脾气———摸不透 比喻弄不清底细。 龙王爷招女婿———水里来,水里去 怎么来就怎么去。 比喻物归原主。

龙王爷的前站———瞎(虾)精 形容非常精明。

龙王爷的帮手———虾兵蟹将 比喻大大小小不中用的头目和帮手。 也比喻乌合之众。

龙王爷的后代———龙子龙孙 旧指帝王的后裔。 也指富贵人家的后代。

龙王爷的帽子———尽是道儿 比喻人的主意多、办法也很大。 龙王爷的帽子———褶儿太多 比喻假托的理由最多。

15 / 25

〔褶儿〕指借口。

龙王爷的横批———风调雨顺 风雨调和而适时。 形容年景好。

龙王爷讨饭———穷神 比喻极为神气。 龙王爷凑热闹———涨水 指河水横溢。 龙王爷放屁———神气 比喻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也比喻精神饱满。 含戏谑之意。

龙王爷打呵欠———神气十足 形容十分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龙王爷打哈哈———看你这般神气 比喻人的精神饱满。 龙王爷跳大海———正规(归) 指正确而规矩。 形容没有虚假。

龙王爷掉海里———回老家了 指回原籍。

龙王爷掉进海里———不消你劳(捞)比喻劳驾不起。 龙王爷拉家常———神聊 比喻漫无边际地闲扯。

16 / 25

龙王爷找水喝———旱到家了 形容田地开裂,庄稼枯死。 龙王爷面前挑水———敢想敢干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龙王爷面前挑水———有斗龙的胆量 形容敢于同凶暴的人作斗争。 龙王爷拜太陽神———差把火 水神龙王爷拜火神太陽,就因为自己少一把火。 比喻家庭缺少温暖。

龙王爷拜太陽神———还能差那把火 比喻自己已有足够力量,不必再指望别人帮助。

龙王爷身边的虾子———见过大阵势 比喻小人物却经历过大风险或大场面。

龙王爷长个偏心眼———旱涝不均 形容雨水不调匀。

龙王老爷请客———净是鱼鳖虾蟹 比喻都是些牛鬼蛇神和地痞流氓。

龙王老爷请喝酒———够吃 形容满足食欲。

17 / 25

龙王老爷告状———天知道 比喻无法知晓,难以理解、分辨。 龙王老爷的宫殿———冷冰冰的 形容非常寒冷。

龙王女儿嫁火神———水火交融 比喻把两者不相容的对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龙王庙前求雨———正合适 比喻正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龙王庙里失火———慌神 比喻人因遇上麻烦事而心慌意乱,没有了主意。

龙王庙里着火———慌了神 比喻人的神色慌张。 龙王庙里拜山神———走错了门儿 比喻跑错了门。

龙王庙里拜山神———找错了对象 比喻行动或思考时找错了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

赶龙王下海———巴不得 比喻迫切盼望。 老龙王下海———哄谁(混水) 形容骗不了人。 老龙王下海———不迷方向 形容神志清醒。 海龙王发火———六亲不认 与所有的亲属都不来往。

18 / 25

形容没有情义,不讲情面。

〔六亲〕胞亲、堂亲、表亲、姨表亲、连襟亲、姻亲。 海龙王吃螃蟹———敲骨吸髓 比喻残酷地剥削和榨取。 海龙王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形容人不顾实际地撒谎吹牛。 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形容内外全是水的世界。 〔四海龙王〕据《西游记》中说,东海龙王敖广,是大哥;南海龙王敖钦,是二弟;北海龙王敖顺,是三弟;西海龙王敖闰,是四弟。

水推龙王走———自顾不暇 比喻自己尚且顾不了自己,更不用说帮助他人。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比喻自己人发生误会。 有时含有翻脸不认人的意思。

玉皇爷管龙王———以上压下 形容玩弄权术,欺压百姓。 〔玉皇〕即玉皇大帝,也称玉皇。 是神话世界的主宰神,居于天上。

19 / 25

道教称其为天上最高的神。

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比喻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寻找知心者。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比喻骂人话。 比喻都是坏人。

跟着龙王吃贺雨———帮凶 比喻帮助坏人行凶或作恶。 〔贺雨〕求雨时的祭品。

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穷心 比喻贫苦的人有善良的心肠。 火神爷和龙王爷———专找别扭 比喻专门找毛病,难对付。 火神爷找龙王爷———存心闹别扭 比喻故意为难,彼此合不来。 叫花子同海龙王比宝———输定了 比喻在比赛中处于劣势地位,肯定有一方要失败的。

叫花子同龙王比宝———比输了 比喻劣者比不过优者。 一竿子插龙潭里———探不出个水深浅比喻对人或事情的底细摸不清。

20 / 25

正月里的龙灯———由人耍 比喻由人来玩耍。

正月半出龙灯———盛况空前 指从未有过的盛大而热烈的状况。 正月十五舞龙灯———热闹一阵子 比喻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一段时间。

正月十五耍龙灯———越玩越转去 比喻人的生活境况越来越差。 正月十五观龙灯———眼花缭乱 形容事物纷繁,色彩耀眼,使人眼睛感到迷乱。 也形容看不清真相。

二月间的龙灯———不是耍的时候 比喻不是玩的时间。 两个人舞龙灯———有头无尾 只有开头,没有结尾。 谓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两条龙玩水———翻大浪 形容声势浩大,波涛汹涌。 五月赛龙舟———个个出力 比喻每个人都拿出了力量。

五月龙舟逆水去———力争上游 指把劲头鼓得足足的,努力争取先进或第一。

21 / 25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比喻过时了许多时候。 八月十五坐龙盘———真糟(蒸枣)糕比喻实在事情或情况坏得很。

十几个人舞龙灯———齐心协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十五个人摆龙门阵———七嘴八舌 形容你一句我一句,人多嘴杂。 孟母三迁———望子成龙 希望子孙取得突出成就,成为有名气的人。

〔孟母〕战国时孟轲(孟子)的母亲。 叶公好龙———假的 不是真的。

〔叶公〕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载,叶公非常喜好龙。 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叶公一见,吓得面无人色,拔腿就跑。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另一套。 指心口不一。

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

22 / 25

好。

叶公好龙———不敢见真的 形容没有勇气面对真实。 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 指王朝或统治集团的更替。 引申指时代变化很大,与旧时代的情况大不相同。 〔赵匡胤〕宋朝建立者。

张羽的横笛———惊动龙女啦 惊扰别人了。 〔张羽〕明初诗人。

张僧繇写真———画龙点睛 比喻作文或讲话在关键地方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张僧繇〕南朝梁画家。

隋炀帝游江南———自坐龙舟人拉纤 比喻坐享其成。

〔隋炀帝〕名杨广,隋朝第二个皇帝,生活荒婬奢侈,为游江南,动用了数十万人开凿了大运河。

朱元璋试坐龙廷———又喜又怕 比喻人矛盾的心理状态。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的建立者。

23 / 25

慈禧太后坐龙廷———垂帘听政 原指君主专制时代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竹帘间隔,不让臣下看到她的面貌。 现用来比喻已经下台的人还在幕后指挥。 〔慈禧太后〕即叶赫那拉氏,清咸丰帝妃。

咸丰帝死,六岁之子即位为同治皇帝,她被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郑板桥画九狮图———活龙活现 形容把事物叙述和描写得真切生动,跟真的活的一样。

〔郑板桥〕即郑燮,清书画家、文学家。

武则天的九龙玉佩———有来历 比喻有历史背景。 〔武则天〕唐太宗妃。

〔九龙玉佩〕是唐太宗的太子赠给武则天的。

唐僧的龙马———任重道远 比喻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唐僧〕《西游记》中的人物。

24 / 25

唐僧的龙马———腾云驾雾 比喻速度之快犹如乘云雾而行。 孙悟空的本领———降龙伏虎 佛教指高僧法力高强,能制服龙虎,使之听命。

后比喻人本领高超,能战胜巨大的困难或邪恶势力。 〔孙悟空〕《西游记》中的人物。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5 /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