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吉彬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9年第8期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好语文不仅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还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格外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差异性较大,并且学习程度层次较明显,因此,教师不能采用“一把抓”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磨灭学生的积极性,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分层教学法”,这样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进而才能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日常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谈谈分层教学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语文;划分层次;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088
随着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教学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教师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大多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直观地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教师不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且可能导致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总之,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而分层教学法可以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高效小学语文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划分学生层次,并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然后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将分层教学法融入课堂,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针对学生差异,有效划分学生层次
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合理划分学生层次。与此同时,教师划分之前要对每名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大致知道每位学生的成绩排名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划分的时候也可以以此为标准。按照学生的成绩排名,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肯定包括表达能力较强并且乐于帮助学生的人,教师还可以从这些学生中选出组长等。所以,有效划分学生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推进教学进度,并且教学更有针对性。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某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按照排名对学生进行划分。首先,按照成绩把学生平均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层次,方便之后的教学活动;其次,从每个层次中选出两名轮值组长,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利于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成绩;最后,教师告诉学生,由于他们的成绩是不断变动的,所以层次的划定只是暂时的,中游的学生要不断向上游努力,下游的学生要向中游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成绩的进步,轮值组长的设置也是如此。
二、根据课堂实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划分学生层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所以应该结合课堂实际,为学生设施不同的学习目标。如果设定的目标较高,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欲望。反之,如果目标太低,学生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质,导致很难进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以《矛与盾》这一课的讲解为例,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为三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下游的学生能够流利地对文章进行朗读,并
且可以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要求中游的学生可以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要求上游的学生不仅可以流利地朗读课文,还可以读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再如,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之前,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下游的学生可以完全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可以进行文章小标题的概括;对中游学生的要求是可以完全掌握概括文章小标题的方法;对上游的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能够自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分层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结合教学情况,不断完善评价标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告诉他们对与错,或者采用统一的评价体系,导致他们不知道错在哪里,或者打击到学习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并使学习较好的学生没有上进的心态,这些表现都不利于学生成绩的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课堂的评价标准。
例如,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对上游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采用严厉的口吻,不仅要看学生的准确率还要看他们的书写和逻辑性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进步,还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质;对于中游的学生,可以降低一下标准,评语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向上游过渡;对于下游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写评语时一定要用鼓励的口吻,例如“加油,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的。”既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当然,评价机制多种多样,只要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都可以采用,这也起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合理划分学生层次,并有效设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挖掘学生潜质,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分层教学,为提高学生成绩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 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
[2] 张恩忠.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31).
[3] 海生贵.浅谈小学语文有效开展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黎家湾小学 748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