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洋流教案

洋流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本节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读图、图图转换过程提高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学会信息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本课是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五、教具:教学所需空白地图,用于描绘地图的红、蓝笔。 六、教法、学法: 教法:支架式教学方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绘图分析法,比较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

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二)新课教学 1、洋流

采取“搭脚手架”的方法,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概念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推导出洋流。

2、洋流的特点(进入情境)

通过用PPT展示墨西哥湾暖流的资料图片,创设一个情景,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

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看书的同时,书写板书)(多媒体展示概念中的要害词语是“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并分析提问墨西哥湾洋流的形成原因,性质,流向,受哪些因素影响? 3、世界洋流模式(探索)

复习世界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 在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参照图3.5在洋流模式图中划出箭头表示方向

4、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以上是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是理想状态下的洋流分布状况。那么,实际洋流是怎么分布的?请同学们结合洋流模式图,阅读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注意实际洋流分布与洋流模式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了解各海区洋流名称。分3个小组学习 第一组:观察太平洋海区洋流的分布状况; 第二组:观察大西洋海区洋流的分布状况; 第三组:观察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状况;

(让各小组成员认真观察图3.5,分析洋流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对比洋流模式图和实际洋流分布,加深理解。)

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5、效果评价

通过在空白的太平洋海域上 绘制太平洋海域的洋流分布 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完善板书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

洋流概念、

洋流的类型(按性质分):寒流、暖流、

洋流的成因:盛行风、轮廓、地转偏向力

(二)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式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