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系统〕

一、概念

1、风管: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金属风管:采用镀锌板、不锈钢板、铝合金板、复合钢板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风管 3、非金属风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风管 4、复合风管:采用不燃材料面层与绝热材料内板复合制成的风管

5、风道: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6、风管配件:弯头、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7、风管部件:各类风口、阀门、风罩、风帽、消声器、过滤器等

二、风管规格

1、圆形风管〔椭圆风管〕

、矩形风管

板材厚度选择:

2、柔性风管:选用柔性好、外表光滑、不产尘、不透气、不产生静电和有稳定强度的难燃材料制作,安装

应松紧适度、无扭曲。安装在负压段的柔性短管应处于绷紧状态,不应出现扁瘪现象。柔性短管的长度宜为 150mm~300mm,设于结构变形缝处的柔性短管,其长度宜为变形缝的宽度加 100mm以上。不得以柔性短管作

为找平找正的连接管或变径管。当柔性短管用单层材料制作时,光面应朝里。当在管内气温低于管外气温露

点条件下使用时,应采取绝热措施或采用带绝热层的成品。 三、金属风管制作

1 、制作工序:

1 / 19

1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注:采用角钢法兰铆接连接的风管管段应预留 6mm-9mm 的翻边量,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或 C形、S形插

条连接的风管管段应留出机械加工成型量。

、风管板材拼接方法

注: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应形成十字形交叉缝,洁净空调系统风管不应采用横向拼缝。板厚大于 可采用电焊、氩弧焊等

3 、风管板材咬口连接形式及适用范围:

2 / 19

2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注:输送无害空气的风管,应采用咬接成型。风管板材的拼接和圆形风管的闭合缝可采用单咬口,弯管的横向连接缝可采用立咬口,矩形风管成形缝可采用联合角咬口。风管不应按扣式咬口。咬口缝必须涂密封胶或贴密封胶带,宜在正压面实施,特殊的尺寸狭小空间或受力状况多变和运动中的受控环境以及输送特殊介质的,可按设计采用螺旋风管或金属、非金属软管。铆接时不应采用抽芯铆钉。

例:东方采用联合角咬口,采用咬口机轧制咬口形状,折方后采用手工进行合缝。 、咬口宽度表

、风管法兰制作①、矩形风管法兰宜采用风管长边加长两倍角钢立面、短边不变的形式进行下料制作。角钢规格,螺栓、铆钉规格及间距:

②、圆形风管法兰可选用扁钢或角钢,采用机械卷圆与手工调整的方式制作,法兰型材与螺栓规格及间距:注:矩形法兰四角处应设螺栓孔,孔心应位于中心线上。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规格的法兰,其螺栓孔排列方式、间距应统一,且具有互换性。法兰螺栓孔不得用气焊或电焊冲孔。

例:液体制剂车间风管制作的法兰螺栓孔间距不一致,不具有互换性,必须做标记。而我司承包班组制作的

3 / 19

3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风管法兰螺栓孔间距一致,只要尺寸一致,可以随意选择进行安装。

6、风管与法兰的组合成型

① 、 圆风管与扁钢法兰连接时,应采用直接翻边,预留翻边量不小于 6mm,且不应影响螺栓紧固。 ②、板厚小于或等于 的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时,应采用翻边铆接。风管翻边应紧贴法兰,翻边量均 匀、宽度应一致,不应小于 6mm,且不应大于 9mm。铆钉间距宜为 100mm~120mm ,且数量不宜少于

个。翻边处裂缝合孔洞应涂密封胶

例:液体车间风管制作时铆钉间距在 200mm以上,承包班组制作的铆钉间距为 120mm。

注:薄钢板法兰与矩形风管的 C形、S形插条制作和连接在排烟系统采用,我们没有采用。

4

7

、风管的加固①、风管可采用管内或管外加固件、管壁压制加强筋等形式进行加固,矩形风管宜采用角钢、轻型型材或钢板折叠;圆形风管宜采用角钢。加固形式如图:

4 / 194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②、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

630mm 、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

压风管单边面积大于 ,中高压风管单边面积大于

800mm ,其管段长度大

1250mm 或低

800mm的风管宜采用压筋加固。边长在 400mm~600mm

交叉筋的方式加固。

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边长小于或等于之间长度小于1000mm的风管也可采用压制十字

例:承包班组现在制作的风管2000X800的长度在1240mm,其单边面积为,应采取加固。③、圆形风管〔不包括螺旋风管〕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且其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总外表积大于4m2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④、中高压风管的管段长度大于 1250mm 时,应采用加固框的形式加固。

⑤、洁净空调系统的风管不应采用内加固措施或加固筋,风管内部的加固点或法兰铆接点周围应采用密封胶

进行密封。

⑥、风管加固应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对称,连接牢固,铆接间距不应大于

220mm.

、配件的制作

弯头、三通、四通、变径管、异形管、导流叶片等

5 / 19

5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①、矩形风管弯头可采用直角、弧形或内斜线形,宜采用内外同心弧形,曲率半径已为一个平面边长。 ②、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且内弧半径与弯头端口边长比小于或等于时,应设置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宜采用单片式、月牙式两种类型。导流叶片内弧应与弯管同心,导流叶片应与风管内弧等弦长。

③圆形风管弯头的弯曲半径〔以中心线计〕及最少分段数

④、变径管单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30°,双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60°。圆形风管的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的夹角宜为15°~60°。

⑤、边长小于等于 630mm的支风管与主风管连接

6 / 196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洁净风管不应从总管上开口接支管,总管上的支管应通过放样制作成三通或四通整体结构,转接处应为圆弧

或斜角过渡。

例:承包班组施工局部采用的整体结构的三通,局部采用联合式咬接。

四、风阀与部件

风阀、风罩与风帽、风口〔百叶、散流器、孔板风口、旋转式风口、球形风口〕 、消声器、消声风管、消声

弯头、消声静压箱、软接风管、过滤器、风管内加热器。

7 / 197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8 / 198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五、风管的安装

、支吊架的制作与安装①、风管支吊架制作完成需要除锈涂漆,绝热衬垫采用规那么平整经过防腐处理的木质材料。②、风管支吊架制作工序

③、风管支吊架材料选用:

④、支吊架横担长度应预留管道及保温宽度,柔性风管的吊环宽度大于

与风管贴合紧密。

25mm,圆弧长应大于9 / 199

周长,并

1/2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10

注:支吊架型钢采用机械开孔。

⑤、支吊架安装间距

10 / 19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柔性风管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宜小于

1500mm

。〔铝箔聚酯膜复合柔性风管、布袋风管〕

200mm 。

注:a:支吊架不应设置在风口、检查口处以及阀门、自控机构的操作部位,且距风口不应小于

b:支吊架距风管末端不应大于

吊架距干管不应大于

1200mm 。

1000mm ,距水平弯头的起弯点间距不应

大于

500mm ,设在支管上的支

c:边长〔直径〕大于或等于

630mm 的防火阀宜设独立的支吊架, 水平安装的边长〔直径〕大于 200mm

的风阀部件与非金属风管连接时,应单独设置支吊架。

d:消声弯头或边长〔直径〕大于 1250mm 的弯头、三通等应设置独立的支吊架。

e:长度超过 20m的水平悬吊风管,应设置至少 1个防晃支架。不随风管的位移而移动。

、风管系统安装①、风管连接密封材料的选择

输送温度低于70℃的空气时,可采用橡胶板、闭孔海绵橡胶板、密封胶带或其他闭孔弹性材料;输送温度高于70℃的空气时,应采用耐高温材料;防排烟系统采用不燃材料;输送含腐蚀性介质的气体,应采用耐

酸橡胶或软聚氯乙烯板;厚度宜为3~5mm。洁净风管密封垫选用弹性好、不透气、不产尘、多孔且闭孔的材料制作,不得采用乳胶海绵、泡沫塑料、厚纸板等含开孔孔隙和易产尘、易老化的材料,密封垫厚度宜为 5mm~8mm。

②、密封垫接头

( 法兰垫料采用对接接口、阶梯接口和榫形接口时,应在对接部位涂密封胶,洁净空调系统采

用阶梯接口或榫

sun〕形接口,不能采用对接接口。应尽量减少拼接,严禁在垫料外表涂涂料。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

11 / 19

11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③、风管在安装前应使用无毒性的中性清洗液并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后用不掉纤维的长丝白色纺织材料擦

拭干净,并将端口密封。安装时,拆开端口封膜后应随即连接,安装中途停顿时,应将端口重新封好。 注:a:风管与洁净室吊顶、隔墙等围护结构的接缝处应严密。

: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穿越变形缝、设备连接〕

c :风管的连接应平直、不扭曲。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 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 20mm。 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2/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 20mm。暗装风管的位置,应正确、无明

d

显偏差。

:除尘系统的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与水平夹角宜大于或等于 45°,小坡度和水平管应尽量短。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 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h: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输送含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不应设置接口,并应具有严密不漏风措施。

:风管测定孔应设置在不产生涡流区(三通、阀门、弯头、开口)且便于测量和观察的部位,吊顶内的风管测定孔部位,应留有活动的吊顶板或检查口。

④、风管部件的安装

a:各类风阀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b: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为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c:止回风阀、自动排气活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d:防火阀、排烟阀〔口〕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 距墙外表不应大于 200mm。 e:手动密闭阀安装,阀门上标志的箭头方向必须与受冲击波方向一致。

: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与装饰面相紧贴;外表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可靠。

条形风口的安装,接缝处应衔接自然,无明显缝隙。同一厅室、房间内的相同风口的安装高度应一致,排列 应整齐。明装无吊顶的风口,安装位置和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 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 2/1000。

g:送风末端过滤器或送风末端装置应在系统新风过滤器与系统中作为末端过滤器的预过滤器安装完毕并可 运行、对洁净室空调设备安装空间和风管进行全面彻底清洁、对风管空吹 12h之后安装。

六、风管系统绝热

①、风管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②、电加热器前后 800mm和防火墙两侧 2m范围内风管的绝热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A级

12 / 19

12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③、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 当采用非闭孔性绝热材料时,隔汽层〔防潮层〕必须完整,

且封闭良好。

④、位于洁净室内的风管及管道的绝热,不应采用易产尘的材料〔如玻璃纤维、短纤维矿棉等〕。

⑤、绝热材料层应密实,无裂缝、空隙等缺陷。外表应平整,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允许偏差为 5mm;采用涂 抹或其他方式时,允许偏差为 10mm。防潮层〔包括绝热层的端部〕应完整,且封闭良好;其搭连缝应顺水。

⑥、风管绝热层采用粘结方法固定时, 粘结剂的性能应符合使用温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 并与绝热材料相匹

配;粘结材料宜均匀地涂在风管、部件或设备的外外表上,绝热材料与风管、部件及设备外表应紧密贴合, 无空隙;绝热层纵、横向的连缝,应错开〔禁十字〕;绝热层粘贴后,如进行包扎或捆扎,包扎的搭连处应

均匀、贴紧;捆扎的应松紧适度,不得损坏绝热层。

⑦、风管绝热层采用保温钉连接固定时,保温钉与风管、部件及设备外表的连接,可采用粘接或焊接,结合

应牢固,不得脱落;焊接后应保持风管的平整, 并不应影响镀锌钢板的防腐性能; 矩形风管或设备保温钉

分布应均匀,其数量底面每平方米不应少于 16个,侧面不应少于 10个,顶面不应少于 8个。首行保温钉至

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 120mm;风管法兰部位的绝热层的厚度, 不应低于风管绝热层的 倍;有防潮 隔汽层绝热材料的拼缝处,应用粘胶带封严。粘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 50mm。粘胶带应牢固地粘贴在防潮面

层上,不得有胀裂和脱落。

七、风管系统检测与试验

1、低压系统〔≤ 500Pa〕风管的严密性试验,宜采用漏光法检测。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应对漏光点进行密

封处理,并应做漏风量测试。

13 / 19

13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2、中压系统〔〉500Pa≤1500Pa〕风管的严密性试验,应在漏光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进行测试。 30% 抽检

3、高压系统 〔〉1500Pa〕风管的严密性试验为漏风量测试。 ①、漏光法检测可采用不低于 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 或其他低压光源。 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

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 有光线射出,那么说明查到明显漏风处,并应做好记录。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 每 10m

接缝,漏光点不大于

2处,且

100m

接缝平均不大于

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风管每

10m接缝,漏光

点不大于 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 8处为合格。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作密封处理。 排放含有害化学气溶胶和致病生物气溶胶空气的风管应用焊接成型,并应按不低于 1.5 倍工作压力的

试验压力进行试验,漏风量应为零。

②、漏风量检测

a:漏风量检测仪结构及主要部件b:主要技术参数 工程

参数

风管展开面积m2

说明

主管:~39

测量范围

本设备中,可通过调节输入气体压力,

调节测

干管:~17 支管:~22

量风管面积范围。注

输入气体压力 通过减压阀【2】调节,输入气体压力变化,

14 / 19

14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测量范围变化。注

风管试验压力 0~2000Pa

量程:0.6~6m3/h,压力≤1MPa,精

通过针型阀【4】控制

转子流量计

度≥5%

量程:0~3000Pa,精度≥0.4% 量程,精度≥5%

微差计 压力表

流量〔即:吸气流量〕决定漏风量检测仪说能

空气压缩机

压力,流量

测量的最大风管面积。

c:操作方法

〔一〕、每制作好一段风管〔可以含一节或一节以上的管道和一个或一个以上部件〕 ,先在地面用盲板封堵

所检测风管的两端开口,将漏风量检测仪出风口与被检测风管盲板上接口相连,向被检测风管内鼓风。 〔二〕漏风量检测仪操作流程

1、连接漏风量检测仪近气管道、出风管道。 2、关闭针型阀【 8】,关闭出风阀门【 7】,关闭针型阀【 6】、【4】和转子流量计上的流量调节阀。 3、启动空气压缩机。4、翻开进气阀【

1】。

5、当压力表【3】显示压力到达中某一选定值后,依次翻开针型阀【 8】、出风阀门【7】。 6、慢慢翻开加压针型阀【 6】,逐步加大流量;注意观察微压计【 9】的压力,微压计的读数到达风管试验压

力时,关闭加压针型阀【

6】。

7、翻开并慢慢调节转子流量上的流量调节阀,逐步加大流量;注意观察微压计【 9】的压力,微压计的读数 为风管试验压力,并保持稳定。

8、漏风检测时采用的风管试验压力〔即微压差计【 显示的读数〕

1〕总管〔与空调机组连接的管〕取1500Pa;

2〕干管〔总管与支管之间连接的管〕取1000Pa; 3〕支管〔与送风装置连接的管〕取700Pa; 4〕或者风管的工作压力。

9、在翻开和调节转子流量计时,须调节减压阀【 2保持压力表【 3】的读数为 中某一选定值。

10、微压计的读数到达风管试验压力后,观察四个转子流量计【 读数。

11、当四个转子流量计【 5】的读数均为 0时,关掉一个转子流量计,如果其余转子流量计的读数仍为 再

关掉一个转子流量计,直到只剩一个转子流量计,然后读取转子流量计读数,通过以下〔公式 量。重复以上操作,测量次数为

2次。

9】

】,5】的0,

1〕计算漏风

15 / 19

15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12、假设最后一个转子流量计的读数为

13、假设通过〔公式

0,那么漏风量以所用未关转子流量计的最小刻度的

5倍计算。

1〕计算漏风量不符合?洁净室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591-2021〕规定,那么被测风管漏

量不合格,应检查风管,并进行处理。

16 / 19风

16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三〕由于漏量气端入气体空气,必行算。

∵ P1×V1÷T1= P2×V2÷T2

〔理想气体状方程〕

其中

P1:漏量入空气力〔

【3】表Kpa +大气力〕; V1:子流量数

m3/h〕

T1:漏量入空气的温度〔 K〕

P2:漏量出空气力〔 【9】表Kpa +大气力〕,由于【9】表很小,算 中P2可取;

V2:被管漏量〔

m3/h〕 T2:漏量出气体的温度〔 K〕

T1=T2

∵ 本量中漏量、出口温度 ∴

本漏量的漏量算公式:

V2= P1×V1÷

〔四〕量完后关气【 1】,撤除漏量出口管与被管相管道。

〔五〕量完后即可将合格的管行安装。

四、漏量的算

1、管段漏量算公式

〔L’1+L’2+⋯+L’N〕/ N

式中:L——量管段漏量〔 m3/h〕 L’1⋯L’N——管段每次量的漏量〔 m3/h〕 N——量次数

2、位面漏量算公式

位面漏量 =L / F

式中:F——量管段展开面〔 m2〕

3、漏率的算 〔1〕算漏量∑ Q

Q=Q1+Q2+⋯+QN

式中:Q1⋯QN——各管段漏量〔

m3/h〕

〔2〕算漏率 ε

=∑Q/QP

式中:QP ——系量〔

m3/h〕17 / 1917

P2

⋯⋯⋯⋯⋯⋯〕〔公式

1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八、系统调试

1、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 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 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 带冷〔热〕源试运转。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不应少于 2h。

2、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前应在回风、新风的吸入口处和粗、中效过滤器前设置临时用过滤器〔如无纺布等〕, 实行对系统的保护。净化空调系统的检测和调整,应在系统进行全面清扫,且已运行 24h及以上到达稳定后

18 / 1918

通风及空调风管系统

进行。洁净室洁净度的检测, 应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或按合约规定。 室内洁净度检测时, 人,

人员不宜多于 3均必须穿与洁净室洁净度等级相适应的洁净工作服。

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状态分三种:空态、静态和动态。

空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物料及人员。

静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经净化设备生厂家认可,在无人员状态运行。 动态是指设施以规定的状态运行,有规定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3、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 10%;空调冷热水、 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 10%;舒适空调的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恒

温、恒湿房间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

19 / 19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