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令⼈羡慕的,顺治帝虽然是皇帝,但是对于董鄂妃却是⽤情⾄深的。下⾯就跟⼩编⼀起来看看顺治帝和董鄂妃的历史故事吧! 顺治帝和董鄂妃的历史故事
顺治帝⼀⽣册⽴了两位皇后,⼀位是他母亲的侄⼥博尔济吉特⽒,和顺治帝是亲上加亲,在顺治帝⼗四岁的时候,两⼈便举⾏了婚礼,到了顺治帝即位之后,册⽴为皇后。这位皇后并不受顺治帝的垂爱,因为她⽣性嫉妒,⽓量狭⼩,不能容⼈,⽽且喜欢过奢侈的⽣活,让崇尚简朴的顺治帝很是厌恶。再加上这门婚事是多尔衮⼀⼿操办,年轻的顺治帝并不喜欢压在⾃⼰头上的摄政王多尔衮,认为他有觊觎帝位的嫌疑。从飞扬跋扈的博尔济吉特⽒⾝上,顺治帝总是隐约可见多尔衮的势头,便对她更加敬⽽远之。在结婚两年后,顺治帝最终还是痛下决⼼,不顾朝⾂反对,以志趣不合为由,将博尔济特吉⽒降为了静妃。 另⼀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是科尔沁部镇国公后封贝勒卓尔济之⼥,在顺治⼗⼀年(1654)五⽉被聘为妃,六⽉册封为皇后。但是顺治帝对她依然不满意,但⼜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废掉她。加上这个皇后虽然不讨皇帝喜欢,却有太后呵护,所以没有被顺治帝废掉,⽽是⼀直活到了古稀之岁,也算是完满的⼀⽣了。
直到董鄂妃进宫之后,⼀向挑剔的顺治帝才算满意了。他对貌如天仙的董鄂妃⼀见钟情,很快便坠⼊情⽹。董鄂妃进宫之后便被封为贤妃,短短⼀个⽉后,便被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之上者”为由,晋封为皇贵妃。如此快的升迁速度,在历代后宫中都极为罕见。因为顺治找不到理由废掉孝惠章皇后,便特意为董鄂妃举⾏了⼗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其排场之⼤,堪⽐皇后的册⽴仪式,之后还按照封后的⼤礼颁恩诏⼤赦天下。此举在清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仅此⼀次。⾜见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恩宠程度。
婚后的⽣活⼗分甜蜜,顺治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增⽆减,简直到了⾔听计从的程度。幸好董鄂妃不是妲⼰、妺喜那样的⼥⼈,她从⼩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的职责所在,便利⽤⾃⼰对顺治帝的影响⼒,时时规劝他做⼀些对国计民⽣有益的事情,纠正他不好的习惯和脾⽓。
根据顺治帝亲笔所写的《孝献皇后⾏状》的描述,每次当他看奏折看得⼼烦的时候,便随⼿将其弃置⼀旁,⽽这时,董鄂妃会轻轻捡起来,温柔地递给他,请他仔细看过,以免误了国家⼤事。顺治帝有时候耍孩⼦脾⽓,要求董鄂妃陪着⾃⼰⼀起批阅奏章,董鄂妃则连忙拜谢,不敢逾越规矩,妄谈国事。
她尽⼼尽⼒地照顾着顺治帝的起居⽣活,每当顺治帝下朝之后,她总是亲⾃安排饮⾷,斟酒劝饭,嘘寒问暖,让顺治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怀。顺治帝有时候要熬夜批阅奏章,董鄂妃也常常在旁边侍奉他,给他展卷研墨,或者做⼀些滋补的夜宵,为他调养⾝体。所以,⾃从有了董鄂妃,顺治帝原本急躁的脾⽓也收敛了很多,整个⼈变得平和了很多。
顺治⼗四年(1657),董鄂妃和顺治帝爱的结晶诞⽣了,是⼀个⼩男孩。虽然并⾮第⼀次得⼦,顺治帝还是欣喜若狂,并颁诏天下“此乃朕第⼀⼦”,对这个孩⼦的待遇如同嫡出,⼤有册封太⼦之意。可是,这个孩⼦不到三个⽉就夭折了,让顺治帝和董鄂妃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尽管顺治帝将这个不幸的孩⼦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命能⼯巧匠为他修建了豪华的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的宠爱和痛惜之情,都未能抚平董鄂妃⼼中的创伤。加上她⾝体本来就弱,如此打击之下便⼀病不起,结果不到两年,便撒⼿⼈寰了。
先是丧⼦,⼜是丧妻,这接连⽽来的打击让顺治帝精神崩溃了。董鄂妃这样的奇⼥⼦天下⽆双,难得⼜和他如此珠联璧合,竟然⼆⼗⼏岁就⾹消⽟殒了。顺治帝⼀时间看破了红尘,所谓⼈⽣如梦,⼀切都是浮云,美好的东西总是如此难以把握,何苦再留恋什么呢?顺治帝决⼼出家为僧,摆脱⼈世间的羁绊和痛苦,甚⾄让和尚溪森为他剃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迫他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顺治帝将她追封为孝献庄和⾄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并且下令举国上下哀悼,不从者送交官司问罪。为了避免董鄂妃地下苍凉劳累,他本来还打算将太监、宫⼥三⼗名做陪葬赐死,幸亏皇太后出⾯劝阻,才最终作罢。由此可见董鄂妃在顺治帝⼼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简直胜过⼀切。
顺治⼗七年(1660)⼋⽉⼆⼗七⽇,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竟然都是满洲⼋旗⼆、三品⼤⾂。这在有清以来,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当董鄂妃的梓宫移到景⼭以后,顺治帝还为她举办了前所未有的超⼤规模⽔陆道场,请了⼀百零⼋位⾼僧连⽇诵经。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帝如遇国丧,便改朱批为蓝批,以⽰哀悼。这本来只需要坚持⼆⼗七天,可董鄂妃死后,顺治帝⼀连四个⽉都⽤蓝批,可见其⼼中的悲痛之情。
为了让后⼈铭记董鄂妃的贤德嘉⾏,顺治帝命⼤学⼠⾦之俊撰写董鄂妃传,⼜令内阁学⼠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语录。不仅如此,他还亲⾃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状》,以⽣动的事例再现了董鄂妃⽣前的点点滴滴。
在董鄂妃死后半年,伤⼼欲绝的顺治帝得了天花,最终追随她去了黄泉。这⼀对苦命的鸳鸯⽣不能执⼿到⽼,死后便可化为⽐翼鸟、连理枝,永世不分离了。 ⼈物简介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23⽇),董鄂⽒,清世祖顺治帝皇贵妃。满洲正⽩旗⼈,内⼤⾂鄂硕之⼥,⼤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三年(1656年),董鄂⽒⼊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五⽇,封为贤妃。仅⼀⽉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亦进三等伯,顺治⼗七年⼋⽉⼗九⽇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位独⽴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