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主权货币的概念只是个概念,简单命名也许叫地球元,就像欧元一样,统一全球货币,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结算费用,有点像秦朝时代的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意思,有利于全球的协调,不可避免动了不劳而获的美国部分人的奶酪应当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3日撰文提倡“超越主权的储蓄货币”,文章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资金担心作为美国国债大买主的中国可能暗示要抛售美元。 虚拟货币的发行量是固定的,而经济在增长,科技在创新,财富在积累。如果虚拟货币成为通货,势必带来价格的相对收缩,抑制经济繁荣。这种束缚经济发展的货币,肯定会遭到各国的唾弃。迄今为止,货币都是以主权为基础的发行。主权担保带来信用,信用带来流通,货币是历史延续并具有社会内涵。摈弃这一点去人为地制造货币,许多困难是难以逾越的。以一种不可靠的货币替代另一种不可靠的货币,并不能带来值得信赖的储蓄载体。
这场危机已经为美国人的过度消费打上了休止符,中国经济也不得不通过内需来推动转型。当出口不再是增长和就业的主要源泉时,人民币升值其实利多弊少。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过程,从交易货币到投资货币,最终再成为储蓄货币,中间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政策难题。
这是自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首次有一个经济大国的高官倡议,以人造货币来代替美元。周小川如此高调地提出构建超越主权货币的思路,相信与中国争夺G20峰会的议题制高点有直接关系
这一不同于之前美、欧各怀私利的主张,它具有高度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并无显著倾向于本国利益的动机,因而又平添了几分公信力。这是一个看起来极其理想主义的设想,其现实障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提议,已经受到国际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也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支持。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等一大批国家都已公开表示支持,就是欧洲很多国家和很多国际金融货币组织也表示支持。因为欧洲非常明白,欧元要摆脱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控制,仅仅依靠欧盟和欧洲央行的努力是不行的。美国的一些开明的经济学家也都认识到,以美元霸权主义为核心的现行世界金融货币体系的极大危害性,表示应该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美元霸权主义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
以美元霸权主义为核心的不合理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其严重的弊病和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性,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因为不对现行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世界还将回到不合理不公平的经济秩序之中,世界金融与世界经济还将处于美元经济体的衰退和动荡的严重威胁之下,各国的金融货币政策还将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严重影响,甚至控制之中。不改革现行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未来世界经济一定不能走出周期性衰退的规律性的怪圈。改革不合理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的世界货币,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有远见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的共识。
假如它能梦想成真,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实际流通但却同时又承担着沟通地球上所有不同货币间交易结算使命的货币符号。然而,在一个至今仍完全由主权国家规则支配、“世界政府”遥不可及的“丛
林式”世界体系中,发行这种“世界货币”的“世界中央银行”——权且假设它是IMF——自身的权威又托身何处呢?退一步说,就算IMF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国家或主要大国的共同支持,在技术上它又如何确定“世界货币”的发行量呢?会不会由于这种“世界货币”本身的发行不当而造成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但是假如建立了超主权的世界货币,中国的二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怎么办?是否会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担心的言论起先发之于日本。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因为现在需要美国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政治上军事上还受着美国的严厉控制,国防上还需要美国的保护,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的市场,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又没有大智慧,总是被美国的政治政策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牵着鼻子走,更没有改革的能力,也缺少应对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发生变革而出现变化的应有的智慧,故而发此言论说,建立超主权货币,会使日本和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遭受严重损失。而且如果中国不买美债,可以买什么?欧洲、日本并没有发行大量债券,因为它们的储蓄与消费没有像美国那样失衡。国与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必须在相适应的资产供应和适当的价格下进行。流动性在个人投资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国家间的资金交流却举足轻重。如果中国硬要买欧洲、日本债券,只会将它们炒出泡沫来,为自己的投资制造新的陷阱。而且欧元债券和日元债券,其实均面临着基本面问题,未必比美债保险。周小川的文章凸现中国外汇储备的无奈,而这种无奈引起了多数国家领袖的共鸣。
中国储备和美国国债基本上坐在同一艘艇上,根本没有全身撤出的可能。至于新增的外汇储备,少量地分散风险是可能的,不过主力资金仍不得不买美国国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贸易逆差国,是最大债券发行国。相反,中国是最大贸易顺差国,是最大债券购入国。从国际经济角度来看,贸易顺差是国际间的储蓄,最终必须以资本回流形式周转到逆差国,唯有如此国际收支才能平衡,贸易才能持久。如果中国不买美债,可以买什么?
一个王朝的覆灭,需要另一个王朝的诞生。美元持续贬值的前提是至少有一个主要货币具备持续升值的基本面因素,欧洲和日本经济各自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国家信用并不比美国高,它们的货币均难堪国际储蓄货币的重任。恰恰因为现实货币中没有值得长期持有的财富载体,周小川才将目光转向超现实的替代货币,希望找到一个超越主权,又得到大家认可的新货币可以摆脱国家政策影响。超主权货币不存在央行滥印、政府滥借的风险,理论上贬值风险较小。但这种概念先行、缺乏历史和社会基础的货币,弄不好就只能是虚拟货币。
总的来说,建立超主权的世界货币,就给中国的外汇储备多了一个避风港,多了一个投资方向的选择,并不一定会给中国的外汇储备造成损失。而死守美元储备乱买美国债券坐而待毙,必然会造成中国的外汇储备重大的汇率损失和国民财富的巨大损失。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以及能够有一个最公正的机构出面得到大家共同的认可,这一举措还是可行的,只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大量大量的障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