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学而》篇,也是“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的第一条。孔子说:“人不知道而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却没有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希望比别人更加出类拔萃,却往往忽视了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做人的品格。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并取得长久的成功,除了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外,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孔子所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确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在这里孔子教育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认识到社会中还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所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的,这时候我们应当持有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它们。从哲学角度讲,正是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正确,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才使世界变得如此迷人、深奥和神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未知而否定别人知道的,也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而否定自己知道的。
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实效,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了,关系也变得冷淡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你骗我,我骗他,结果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了信任,从而陷入了一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怪圈。因此,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诚待人。孔子所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教育我们要真诚
- 1 -
地对待他人,宽容待人,遇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会减少矛盾和冲突,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仍有一些人存在着贪污腐败、见利忘义的现象。这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欺上瞒下,胡作非为,最终只会把自己送进监狱。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以诚待人,以诚立身,否则就会丧失人格、名誉和尊严,落得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下场。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成绩,勤奋学习,把握好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努力成为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做一个谦虚好学、与人为善的君子。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