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汉语言文学 王佳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犹如我们的影子依依相伴,不离不弃。它表现为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反应,与生俱来,并随年龄递增其日益复杂化。于是我们在弄种程度上若能了解情绪对人产生的影响,把握情绪的变化规律,学会调试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那么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便会更加让自己感觉舒心安心。
情绪是人体健康的必备条件。正所谓古人云“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喜怒哀乐无不影响着我们的身理器官正常运行,于是健康人生需要积极良好情绪做保障。情绪也是人认识和行动的中介。在正确的认识下付诸实践迈出的一步在有了乐观大胆勇于开拓的情绪下才可迈得更稳更实,于是它作为人格的核心支柱特殊地存在着,并且为我们的成功给予助推之力。爱伯特巴德说过:“没有一件伟大的事,不是热心促成的。因为热诚,所以我们选择风雨兼程义无反顾。
反之,你抑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郁郁寡欢,兴趣丧失,食欲大减,你拿什么来奋斗;你愤怒——丧失理智,从愚蠢开始只会是以后悔结束;你嫉妒;武大郎开店容不下比他高的人,这样的你恐怕只会丧失良知,一无是处。
那么,既然情绪已与我们相伴且生生息息时刻左右着我们的行动趋向。于是,把握自己的情绪成为当务之急。本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和德同时发现有一些病人因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3天或者28天来治疗一次。经过苦心研究,他们将23天定为“体力定律”,将28天定为“情绪定律”。情绪定律表现为在高潮期人精神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动被愉悦心境所笼罩着;在临近期内,自我感觉特别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发火,在活动中易发生事故;而在低潮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抑郁心境所笼罩着。由此我们可以学着通过有意识地记录我们的情绪变化周期来预测控制情绪变化,避免因为情绪的起伏而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自然地更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调适我们的情绪?很多心理学家就此潜心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方法。引用三个为例: 方法一:尽可能的变化生活环境。
环境对于人而言,不能直接地将人引入积极的情绪状态,它对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心境,这种好的心境是积极情绪发生的必要场所。
一般而言,较大的空间对于人而言总是有利的,因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是有直接联系的。通常人们都不喜欢太过于拥挤的地方,外界空间的拥挤会导致人的烦恼和压抑。心理学家对于这种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微妙联系无法做出解释,更多的是将之归于类似于动物划分领地而互不侵犯的本能行为。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大海、草原或各种各样荒无人烟的地方的喜爱是十分有道理的。
对于我们而言,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熟悉程度来达到类似的效果。一般而言,新鲜的环境对人总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布置环境来达到创设良好心境的目的。改变居室的布置,播放动听音乐,养养花花草草,这些都是改变环境的有效措施,能够对于情绪的调节有一定的帮助。 方法二:表情训练法。(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日本人的情绪训练法)
以上讲的是人会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其实人可以更为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放了这样一则新闻:
日本人善于做生意,这是举世公认的。但由于日本人强烈的东方民族的色彩,他们在做生意的时候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感情,特别是不喜欢笑。所以,日本人在谈生意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压抑和刻板。由于日本人的主要贸易伙伴大部分都是西方人,而西方人性格外向,因此这两种文化之间往往会产生冲突。为了能够在生意场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日本人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这则新闻所介绍的。公司的老板为了让职工面带笑容,于是在下班之前的半个小时里,训练他们笑。具体的方法是每人发一只筷子,横着咬在嘴里,固定好脸部表情后,将筷子取出。此时人的脸部基本维持一个笑容的状态,再发出声音,就像是在笑了。
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呢?一般人是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这种做法有着心理学研究的依据。这种研究的最主要问题是:究竟是情绪引起身体的反应,还是身体的反应引起情绪的变化呢?换句话说,人们是因为哭才会愁,还是因为忧愁而哭;是因为恐惧而发抖,还是因为发抖而恐惧呢?
通常而言,人们都认为是情绪引起人的反应。也就是说,人们忧愁的时候才会哭,恐惧的时候才会发抖。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并不完全是这样。恰恰相反,人们会因为哭而发愁,会因为发抖而感到恐惧。这就是说,人的情绪是可以由行为引发的。根据这种观点。人可以通过控制行为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日本人的面部表情的锻炼正是充分运用了这个观点。
最常见的一项研究证明,当你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一面镜子,对着镜子努力做出笑容来,持续几分钟之后,你的心情会变得好起来。不信你回家试试。 方法三: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来调节情绪。
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可以导致情绪的极大不同。例如,当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认为老师是在和他作对,故意刁难他;而有些人认为老师是在教育他,帮助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正是因为这些认识上的不同,人们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前面一个学生会对老师产生厌恶甚至对立的情绪,而后一个学生会觉得和老师的关系更为亲密。所以情绪的变化有事取决于人对事物的看法。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认识的方式来调节情绪。例如,考试失败的时候,可以问自己:“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唯独我不能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人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失败,你当然也不例外。然后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开始狂奔的新的起跑线。
我们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远方是迷茫还是空旷,我们只要将目光锁定美好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好心情,保持着我们的好心情,那么留给自己的就是快乐的记忆,留给世界的就是美丽的背影,道一声:“我的好心情有我来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