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19 年 4 月 10 日
计算机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1672-5913(2019)04-0024-0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胡元闯
(贺州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摘 要: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一种更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贺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八个共同”要求,阐述改革实践过程。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016年6月2日,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意味着经国家认证的工程教育专业具有国际等效资格,对我国大学与全球人才市场直接对接、提升国际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工程类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来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问题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方面不清晰、构建专业培养体系不够合理、实施培养过程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缺乏持续改进等。
在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贺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走校企协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路是最佳选择,是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网络工程专业服务地方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3]。
[1]
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2016年6月2日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第18个成员组织。
《华盛顿协议》是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它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华盛顿协议》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和持续改进(Continue Quality Improvement,CQI)三大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涵盖应用知识、公民责任和综合能力三大方面的12条毕业要求,这对我国高校现行的工程教育模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4]。
2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根据高校相关文件要求,每一届学生还没招生就必须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这对有些学科来说可能没有什么问题,而对于计算机类专业来说,就不太符合实际,因为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几乎每年都会有些新的技术出现。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修订。和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工程教育专业一样,贺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主要是存在着教育理念陈旧、缺乏工程教育标准意识和人才培养质量意识等方面,具体表现在缺乏行业工程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最早始于美国。我国是从2006年
基金项目:2018广西教育厅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与实践”(2018JGZ143)。
作者简介:胡元闯,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协议、无线网络可靠性等,gdhychuang@163.com。
第 4 期
2018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25
背景、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队伍缺乏工程素养、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工程实践教育薄弱等方面。
好的机遇;⑤地域优势,贺州学院距离珠三角仅2个小时以内的车程,非常有利于各种层次的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4改革实践
3
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贺州学院是一所地方二本院校,距离珠三角较近,借助优势的地理位置,结合区域产业的需要,贺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主要面向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培养多层次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借助于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贺州学院在推进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以下优越条件:①学校处在转型发展大环境下,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提出了“八个共同”[5];②加入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和华为ICT学院,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③学校教务处支持每个学期2门课的课程异动,有助于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
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是与思科公司及相关业务企业协同完成的。贺州学院通过与思科公司等相互业务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在通过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华盛顿协议》12条毕业生素质要求和CDIO相关能力培养大纲,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基于教育部网络工程工作组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和《华盛顿协议》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工程实践案例教学改革、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融入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毕业后通过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用人单位的反馈对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持续改进过程,最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ᐕ〻ᮉ㛢⨶ᘥॾⴋ亯ॿ䇞ᤱ㔝᭩䘋Ⲵᮉ㛢⨶ᘥॾⴋ亯ॿ䇞ԕᆖ⭏ѪѝᗳⲴᮉ㛢⨶ᘥ㖁㔌ᐕ〻ᇎ䐥Ṹֻᔿᮉᆖ᭩䶙亩ⴞᔿ㘫䖜䈮าᮉᆖ᭩䶙ࡋᯠࡋъᮉ㛢㶽ޕᮤњษޫ䗷〻ॾⴋ亯ॿ䇞ӗࠪሬੁⲴᮉ㛢⨶ᘥlj儈ㅹᆖṑᵜ、㖁㔌ᐕ〻уъᓄ⭘රӪษޫᤷሬ㿱NJᐕ〻ᮉ㛢⨶ᘥ12ᶑ∅ъ⭏㍐䍘㾱≲CDIO㜭࣋ษޫབྷ㓢ᐕ〻ᮉ㛢⨶ᘥӪษޫᤱ㔝᭩䘋ṑԱޡ਼ᇎᯭษޫ䗷〻ṑԱޡ਼ᶴᔪуъษޫփ㌫ᐕ〻ᮉ㛢⨶ᘥษޫᯩṸⲴ䇪䇱ษޫᯩṸⲴᇑ䇞䈮〻փ㌫Ⲵ⺞䇔ṑԱޡ਼ࡦᇊษޫⴞḷ઼∅ъ㾱≲Աъ䈳⹄㓴ᔪᇎ䇝ᮉᆖഒ䱏ޡ਼ᔰਁᮉᶀ䇢ѹޡ਼ᔪ䇮ᇎ䇝สൠޡ਼ᔰኅࡋᯠࡋъᮉ㛢ṑԱޡ਼䇴ԧษޫ䍘䟿∅ъ⭏ਁኅⲴ䐏䑚઼৽侸ᆖ⭏ᆖҐ䗷〻Ⲵ䐏䑚о䇴ՠᙍ、ޜਨ(ṑԱਸᒣਠ)ᙍ、㖁㔌ᢰᵟᇎ傼ᇔǃ㖁㔌ؑᆹޘᇎ傼ᇔㅹᐸ䍴ษޫ……㖁㔌ᐕ〻ᮉ⹄ᇔ ᙍ、ޜਨޣъ࣑Աъ઼㹼ъॿՊ 图1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图
计算机教育
26
Computer Education
2019
图1给出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方
法流程和实施过程,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自2014年以来,贺州学院每年对每个专业都提供相应的专业调研经费,目的是让每个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市场实际需求相吻合,这就需要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参与才能确保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尽可能符合自身实际。
当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校企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也是基于CDIO能力培养大纲以及《华盛顿协议》中对毕业生的12条素质要求进行制定的。
2)校企共同构建专业培养体系。
按照贺州学院“八个共同”的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肯定需要企业的参与。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基于华盛顿协议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来构建,其次要基于教指委的《高等学校本科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来构建,再次需要和企业共同来构建,从培养方案的论证、审议到最终的确认,均需要企业和学校来共同完成。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专业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贺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原来存在的教育理念陈旧、工程教育标准意识和人才培养质量意识缺乏、人才培养缺乏行业背景、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队伍缺乏工程素养、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工程实践教育薄弱等问题。依托“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理念,按照贺州学院校企合作“八个共同”的要求,与思科公司及相关的合作企业展开专业共建和联合人才培养,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共建的契合点,探索一条以提升培养质量为目的并符合贺州学院特色的内涵式网络专业建设之路。
3)校企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根据贺州学院“八个共同”的要求,校企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共同组建实训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教材讲义、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几年来,贺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已将这几点逐步落到实处,与多达10多家企业形成合作办学关系,共
同组建实训教学团队。贺州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从大一的第2个学期开始,在每个学期期末最后1~2周时间进行集中实训,授课教师为来自企业的讲师,就是把企业讲师请进学校为学生教授实训课程,每个班安排1个校内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4)对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持续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弊端是缺乏持续改进。贺州学院与时俱进,每个学期允许调整1~2门课程,且每年都有专门的专业调研经费,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便利。每年暑期学院都会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根据对往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跟踪与反馈,以及学生对各门课程学习的跟踪与评估,综合各种因素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改进,使其与时俱进,与行业需求相符合。
5改革成效
贺州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学生特点具有地方二本院校特有的一些特点。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结合贺州学院的“八个共同”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1)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这主要体现在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中,如2017年的思科网院杯,共有5人获得了全国三等奖;2018年的蓝桥杯,有22人获得了省级以上奖项,8人获得省一等奖并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全国总决赛中有1人获得一等奖(排名广西第一)。2018年的网络技术挑战赛中,我校共有19个团队参赛,其中有16个团队获得全国三等奖及以上奖项。这些与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施密不可分。
2)基础更加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近三年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软考中的中级网络工程师等考试,学生的通过率显著提高。
3)学生就业信息统计也说明了改革的有效性。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第 4 期
2018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表1 近3年毕业生从事本专业人数比例
27
养模式的改革分不开。
768186
年份2016届2017届2018届
总人数809095
从事本专业人数
617382
比例 /%
6结语
针对贺州学院学生特点,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总结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更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共同构建专业培养体系,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持续改进等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改革方案的有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由表1可知,2016届80个毕业生中有61个从事本专业,占76%;2017届90个毕业生中有73个从事本专业,占81%;2018届95个毕业生有82个从事本专业,占86%。由此可见,近3届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说明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好,这与我们对人才培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华盛顿协议[EB/OL]. [2018-05-05]. https: //baike. baidu. com/item/%E5%8D%8E%E7%9B%9B%E9%A1%BF%E5%8
D%8F%E8%AE%AE/3555069?fr=aladdin.
[2] 杨振宏, 杨书宏, 宋守信, 等. 国外工程教育(本科 )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2): 61-66. [3] 胡文龙. 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1): 163-168.
[4] 齐书宇. 《华盛顿协议》毕业生素质规定及其对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J]. 高校教育管理, 2018, 12(1): 48-53. [5] 张波, 胡世洋. 以 “八个共同” 为指导推进校企合作专业共建的思考和探索[J]. 社会科学, 2017(4): 12.
(编辑:史志伟)
(上接第23页)
分享、学习工具推介等,尤其是将计算机网络当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第一时间分享给学生,通过微信群随时随地答疑解惑,为师生交流提供便利。
络专有名词(英文及英文缩略词)解释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把握专业术语,积极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文资料查阅水平,为将来使用外文原版经典教材做好铺垫。文中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此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二是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设计和解决。
3结语
本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讲授方法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的,此外,课堂教学可增加网
参考文献:
[1] 兰晓红. “计算机网络” 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 84-88.
[2] 蔡京玫, 孟庆华, 张新谊. 计算机网络基于 SPOC 模式下的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8(5): 15-19. [3]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M]. 7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4] 刘彬, 林伟, 胡建伟.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观察, 2018(1): 126-128.
(编辑:宋文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