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教育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大意义。
2、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形成与发展、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懂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尤其是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课时为40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参照下表 序号 课题 教学时数 1 绪论 4 2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理论 4 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4 4 第三章 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 2 5 第四章 统一战线理论 2 6 第五章 关于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 的理论 7 第六章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4 8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2 9 第八章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2 10 第九章 关于国家政权的理论 2 暑假实践 6 复习测验 2 机动 2 总计 40 三、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
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这一科学体系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取得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新的实践经验发展毛泽东思想。
重点: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难点: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理论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和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的。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而经历了艰辛历程,实践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将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重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难点: 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的内容。
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 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三章 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找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进行
了长期探索,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客观条件。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是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 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
难点: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第四章 统一战线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列宁把它提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其统一战线理论直接指导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点: 中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 难点: 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 关于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的唯一宗旨、统一的革命纪律、根本原则、三大民主制度和三大政治原则。提出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游击战理论,提出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为主要内容的十大军事原则。建国后毛泽东及时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的现代化的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
重点: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难点: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 第六章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干部政策的内容。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三大作风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党内矛盾的性质、党内斗争的目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基本类型及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正确把握。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整风是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
重点: 党的建设理论
难点: 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思想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
持的一系列原则,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同时他也提出了符合人们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分析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提出文艺作品要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提出并全面的阐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重点: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八章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根据中国革命因政策和策略错误而遭受挫折的教训,毛泽东提出政策和策略是革命政党的生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政策和策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是其对敌斗争的策略方针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是具体的对敌斗争策略。同时毛泽东还总结党在城市和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的在反动统治地区进行对敌斗争的原则。
重点:革命斗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难点: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第九章 关于国家政权的理论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在政权的阶级构成和概念的文字表述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重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本质和形式
难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考试考查。
五、教材:使用江苏省统编教材。
六、说明:本大纲适用于海船轮机/商贸英语专业
主编:林 彬 主审:马志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