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浩ꎬ王瑞昆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ꎬ天津300387)
[摘 要]知行合一是教学过程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ꎮ在大学教学过程中ꎬ最新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是紧密相关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ꎮ但由于教材编写的严谨性等特点ꎬ其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前沿理论的发展速度ꎮ因此ꎬ如何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当前课程教学中ꎬ并通过实践真正让学生掌握这些理论ꎬ从而做到知行合一ꎬ是大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ꎮ本文以最新理论的教学及实践为对象ꎬ探讨研究了面向最新理论的知行合一的课程教学方法ꎮ[关键词]知行合一ꎻ最新理论ꎻ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9)01-0169-04
以来ꎬ**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ꎬ六次强调“知行合一”ꎮ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ꎬ领会知行合一时代内涵并以实际行动做到在教育领域的知行合一ꎬ在教育领域务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ꎬ做到“知”中有行ꎬ“行”中有知ꎻ二是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做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进行结合ꎬ做到从“知”到“行”ꎻ三是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ꎬ回顾反思其实践过程ꎬ从实践过程中领悟到更多的知识ꎬ从而做到“行”到“知”ꎮ
为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知行合一ꎬ采用以自然科学类典型的计算机学科及社会科学当中典型的韩汉翻译教学为具体实例ꎬ逐步展开说明如何进行最新理论的授课ꎬ从而让学生掌握最新理论及方法ꎬ为其走向社会、创造价值提供有力的帮助[1]ꎮ本文以知行合一为基础ꎬ分析了学习最新理论过程当中的不同的“知”与“行”及其关系ꎬ为最新理论的讲授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知行合一的方案[2]ꎮ
一、以“知”为导向的教学流程设计
“知行合一”其含义是知中有行ꎬ行中有知ꎮ既倡导学习与立志ꎬ又倡导学以致用ꎬ崇尚实践ꎮ自2009年
随着科学理论及知识的日新月异ꎬ不管是理工类还是人文学科类大学生ꎬ在毕业之前都需要掌握相关最新理论知识ꎬ才能更有利于找到相关领域的工作ꎮ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ꎬ已经不能将某种工作简单地定义为某一专属专业的范畴ꎬ很多工作领域不但融入了最新科学理论ꎬ还融入了跨学科的内容ꎮ因此ꎬ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对这些最新理论学习及实践的需求ꎮ目前ꎬ很多大学课程往往无法对学科领域中最新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新[3]ꎮ因此ꎬ只有结合课堂内外的学习ꎬ才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ꎮ
(一)建立课程内和外的“知”的结合
教材的优势往往在于系统化地教授相关知识ꎬ并且将最为核心的内容传达给授课者ꎮ为了实现对最新科技的“知”ꎬ本文提出了课程内和课程外结合的模式ꎮ其核心方法主要为:课程内以教材为主进行教学ꎬ让学生掌握理解最新理论所需要的基本知识ꎻ课程外通过成立讨论小组或布置相关作业ꎬ如读最新理论文章与科技读物等方式进行课程的延展ꎬ从而实现对最新科技的“知”[4]ꎮ同时ꎬ可以根据最新内容ꎬ将课程内外进行
[收稿日期]2018-08-21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市民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16JCYBJC42300)ꎮ[作者简介]金光浩ꎬ男ꎬ讲师ꎬ博士ꎬ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视觉研究ꎮ[通讯作者]王瑞昆ꎬ男ꎬ实验师ꎬ硕士ꎬ从事人工智能、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研究ꎮ
169
结合ꎬ即在课程内通过着重讲解最新科技相关理论知识部分ꎬ课程外拓展讲授最新科技动态及应用领域ꎬ从而搭建课程内外的关联机制ꎬ形成动态的授课过程ꎬ构筑教材与最新科技知识之间的良性互动ꎮ
(二)泛“知”与深“知”的结合
对最新科学知识ꎬ很多学生可能多多少少已有接触ꎬ但不一定所有学生都感兴趣ꎮ同时ꎬ每个学生感兴趣的领域都有所不同ꎮ这些特点意味着学生有可能产生分流ꎬ即有些学生需要大致了解ꎬ而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深入了解ꎮ同时ꎬ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既相关ꎬ又有所区别ꎮ对课堂内需要介绍或者讲解的部分ꎬ需要合理选择ꎮ可以在课堂内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宽泛的介绍及讨论ꎬ从而让学生大致了解最新科技技术ꎮ部分学生在课堂外可以通过定期小组讨论等形式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或研究ꎮ通过上述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流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或精力投入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知”ꎮ这种分组讨论有利于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方式及强度的教学ꎬ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认识自我ꎬ发现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部分[5]ꎮ
(三)结合对知识领域划分的“知”作时ꎬ也需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6]ꎮ
初分类
目前ꎬ社会需要“专业型人才”ꎮ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协作的需求ꎬ“专业型人才”在从事其专业领域的工
表1 深度学习划分及与其他理论或应用结合的部分
二次分类检测理论
理论
识别理论数据分析手机平台开发
应用
网站平台开发机器人平台开发
现行理论或应用结合
计算机图形学分类算法数学APP开发技术Web开发技术单片机等技术
如表1所示ꎬ对计算机学科中最新的科学知识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进行划分ꎬ并结合教材中所提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因材施教ꎮ如表2所示ꎬ在进行韩汉翻译时ꎬ也需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或兴趣选择研究方向ꎬ并通过积极的实践ꎬ真正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ꎮ通过结合其他知识理论或实践ꎬ可以将最新理论学习及应用实践进行扩展ꎬ从而为学生提供学习最新理论的切入点ꎬ让学生更容易开展最新理论的学习ꎮ目前的大学课程ꎬ有可能因为从事某一专业教师的知识局限性ꎬ无法做到跨学科领域的讲解ꎮ因此ꎬ需要动员不同领域的专业老师进行相互协作ꎬ培养跨学科的学生[7]ꎮ
表2 韩汉理论及应用划分、及与其他理论或应用结合的部分
二次分类
翻译和译者伦理ꎬ韩汉翻译中的常见偏误韩国语词汇汉译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理论
韩国语词汇及句式中的汉语翻译韩国文学作品汉译文章翻译
应用
专业领域文献翻译
电影电视剧、网络产品、游戏翻译
初分类
现行理论或应用结合社会学、认知学、语言学
历史学、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科技等谷歌、百度等人工智能翻译
专业领域科技知识
多媒体技术
二、以“行”为主的实践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结合实践ꎬ需要设计合适的实践过程ꎮ根据学生的需求ꎬ区分每个学生的特点ꎬ对其任
务进行详细的分析ꎮ之所以要进行这种分析ꎬ主要不是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ꎬ而是因为学生需求的多样性ꎮ要对最新理论学习及实践进行分层ꎬ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打造相应的教学方案ꎮ表3将学生需求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扩展、深入ꎮ学生可以按照其能力ꎬ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论知识ꎮ170
表3 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的层次化“行”
分类基本扩展深入
需求
就业或学习有帮助从事相关行业从事相关研究
目标简单实现真实项目或案例为主
深入研究理论
通过这种多层次的实践ꎬ做到“量体裁衣”ꎬ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选择相关学习内容ꎬ并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成果ꎬ因此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ꎬ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执行能力ꎬ从而做到由“知”到“行”的真正转变[8]ꎮ
(一)基于样本项目或者典型案例的初步实践
通过最基础的样本项目或者典型案例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最新理论ꎮ比如ꎬ目前计算机领域普遍采用共享代码的方式ꎬ通过网络将其代码及功能升级ꎬ广泛开展技术交流ꎮ因此ꎬ可供参考或运行的样本程序呈现井喷态势ꎬ在GITHUB等各种平台上都能找到对应的样本程序为42853个ꎬ而且大部分程序都有安装说明文档ꎬ因此只要掌握计算机最基础的知识ꎬ都可以下载并安装ꎬ进而体验ꎮ同样ꎬ在“韩汉翻译”领域ꎬ将大学生最近感兴趣的漫画或游戏等作为其体验对象ꎬ进行相关翻译ꎬ能让学生感受到最新文化产品的魅力ꎬ还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ꎮ
(二)基于最新科技成果的深入实践
基于上述分析ꎬ需要从已经进行过基本体验的学生当中选拔对该领域学习感兴趣的学生ꎬ在这些学生当中展开更为深入的学习及实践活动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ꎬ以兴趣为基础开展最新理论的深入实践ꎮ在重视因材施教及个性化发展的当今社会ꎬ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不同需求ꎬ不应该强制灌输所有最新理论ꎮ在更为深入的实践当中ꎬ需要结合学生当前所掌握的知识ꎬ进行扩展及延伸ꎮ通过与人工智能外沿的结合ꎬ可以得到显而易见的效果ꎬ那就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科技带来的魅力ꎬ帮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ꎮ随着网络的高度发展ꎬ很多人文社科研究当中ꎬ可将最新文化产品介绍给学生ꎬ并且让学生从中体验其所学的知识是如何融入成果的ꎮ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ꎬ让其更好地深入到相关领域的研究ꎮ
(三)基于理论创新的深入研究
学生进行了深入实践之后ꎬ会对最新科学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ꎬ逐渐产生想深入了解其原理并对其改进的愿望ꎮ因此ꎬ对这部分学生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ꎮ目前ꎬ人工智能尚处在解决基本问题的阶段ꎮ因此ꎬ很多实际场景中人工智能方法尚无成熟的方案ꎮ目前ꎬ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如何让机器拥有人类的能力ꎮ因此ꎬ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能力的观察及思考ꎬ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ꎬ从而提高思考能力ꎮ
从生活体验当中提炼出问题的能力ꎬ正是大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需要获取的重要能力ꎬ可以培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理论学习ꎮ通过本文的体系ꎬ可以培养大学生观察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ꎬ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ꎮ
三、对“知”与“行”进行评价
本文提出评价体系的目的ꎬ不仅是检查学生掌握理论及进行实践的能力ꎬ更是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及回顾ꎬ为更好地进入下一步学习进行准备ꎮ通过评价ꎬ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ꎬ检验自己的实践能力ꎮ本文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ꎬ给出以下两种评价体系ꎮ
(一)项目或案例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
大部分行业开展业务是以项目或案例为主ꎬ因此可以通过项目或案例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ꎮ因此ꎬ通过项目或案例实践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是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ꎮ同时ꎬ通过实际项目或案例当中的培训及体验ꎬ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内的实际项目开发及案例分析过程ꎬ形成对整个行业的“知”的过程ꎬ加速学生在毕业后转变为高科技人才ꎮ一个实际项目或案例ꎬ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周期长ꎬ往往需要团队协作ꎮ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过程ꎬ学习如何与别人协作ꎬ同时体验一个大的工程由哪些步骤组成ꎬ从而可以“知其所以然”ꎮ通过这些项目或者案例中的实践过程ꎬ可以让学生客观评价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ꎮ反过来ꎬ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ꎬ可以探索哪些知识适合当前的项目或案例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ꎮ
171
(二)以论文发表为主的评价体系
对最新理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ꎬ应接受更为深入的辅导ꎬ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更大的提高ꎬ从而产生“真知灼见”ꎮ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ꎬ相关产业迫切需要在理论及方法上做出创新ꎬ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ꎮ因此ꎬ大学教育应该满足这种需求ꎮ中国已经从“简单制造”逐步走向“创新型制造”ꎮ各种学科教育应该符合这种趋势ꎬ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ꎮ创新最主要的依据是对现有理论的创新ꎬ即形成新的“知”ꎮ理论创新的最大依据应该是对理论的深入理解ꎮ以发表论文或专利申请等方式进行评价ꎬ可以通过相对客观的评价回顾整个知行合一的过程ꎮ同时ꎬ在大学评奖或者研究生保送等场合ꎬ论文及专利申请证书等都被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ꎮ在企业中专利申请是至关重要的ꎬ是中国走向“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依据ꎬ同时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式ꎮ因此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尝试ꎮ论文作为硕士乃至博士课程中的重要产出ꎬ标示着一个国家在理论方面的创新能力ꎮ因此ꎬ让有相关需求的学生提前进行准备也是十分必要的ꎮ综上所述ꎬ基于论文发表的评价体系对理论创新方面有需求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ꎮ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将最新理论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方式及方法ꎬ目的是提高对最新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ꎮ“知行合一”是各行各业应该积极探讨及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ꎮ领会知行合一的时代内涵ꎬ要以实际行动为主ꎬ通过在教育领域的知行合一ꎬ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ꎬ做到“知”和“行”的统一ꎬ做到从“知”到“行”的相互转换ꎬ做到对“行”和“知”的客观评价ꎮ将知行合一思想应用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当中ꎬ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ꎬ也可以提高学实践能力ꎬ因此非常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ꎮ
[参考文献]
[1]廖凤灵.科学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ꎬ2018.
[2]邱晓航ꎬ程鹏.大学化学教学中多层次培养平台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ꎬ2018(5):53-56.
[3]崔天兴.从方法导向到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转变和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ꎬ2018(9):58-59.
中国电化教育ꎬ2018(11):118-125.
[4]熊媛ꎬ王铭军ꎬ盛群力.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设计的启示———以学习方式分类学(ICAP)研究为例[J].[5]魏晶ꎬ吕婷ꎬ刘意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创新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ꎬ2018(7):48-51.[6]魏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ꎬ2018(10):76-77.[8]贾海波.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对韩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设计[D].沈阳:沈阳大学ꎬ2018.
[7]李芳.美国创业教育的模式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ꎬ2018(10):141-142.
TheTeachingMethodofLatestTheoryBasedonDoctrineofKnowingandDoing
(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ꎬTianjinPolytechnicUniversityꎬTianjin300387ꎬChina)
JINGuang-haoꎬWANGRui-kun
Abstract:Doctrineofknowinganddoingisimportantprincipleintheteachingcourseoftheuniversityeducationꎬespeciallyinthatofthelatesttheory.Astheupdatingspeedofcurrenttextbookslagsbehindthedevelopmentofstate-of-the-arttheoryandtechnologyꎬhowtointegratethelatest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tothecourseofteachingandmakethestudentstrulymasterthatlatestpertakeslatesttheoryteachingandrelatedprojectpracticeastheobjectꎬdiscussesandstudiestheteachingmethodofintegratingknowl ̄edgeandpracticeorientedintothecourseofteachinglatesttechnologyandtheory.Keywords:thelatesttheoreticalteachingmethodꎻlatesttheoryꎻteachingmethod
contentthroughprojectpracticehasalwaysbeenanimportantissuethatneedstobepaidattentionduringtheteachingprocess.Thispa ̄
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