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 2010年第1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1,2010 对“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罗文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职业教育.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关 键因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抢抓机遇,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开展专升本“3+2”职教师资班试点,探索职 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本文阐述了“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也分析了落实“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 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 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2010)01—0ll6—03 一、“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意义 奎 菜 先行先试的职教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验区。 会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罗伟其厅长讲话精神的具体 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号)》的文件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 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 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l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 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 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 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 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 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 行动.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抢抓机遇,落实学校“面向职 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办学定位的重要举措,开辟广东 “3+2”职教师资班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创新试点班,从广东职业技术院校挑选优秀毕业 生,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进行继续教育,学制五年,即学 生在职业技术院校学习三年,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习 两年。2009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装潢设计 与工艺教育等四个专业,从专升本招生中以单独组班方 式探索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职教师资人才培养 模式跟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本科+技师”Ⅲ职教师资人才 培养模式相比,生源更优、培养人才的周期更短,能为各 类中职学校及职业技术院校补充急需的职教师资。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有大量的既懂职业教育又懂技术的 嘉 篓 二、一、一 ‘‘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 。 专业课教师,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为广东技术师 范学院广大师生作的《抓住机遇,转变观念,科学发展,为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服务》辅导报告中强调,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资教育,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为广东职教事业乃至广东经济社会服务,广东技术师 范学院责无旁贷。他要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领导班子和 全体教职员工要全面转变办学观念,全面调整学科、专业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首先确定人 才培养目标,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通过系统的人 才培养方案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培养人才 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3+2”专升本职教师资班的培养目 标明确,就是为职教培养师资,针对职业教师的素质和能 和课程结构,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职 力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上,打破以往的学科 本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研究部分成果 技术师范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一O1 收稿日期:20o9—10—02 作者简介:罗文华(1971一),湖南祁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第1期 罗文华:对“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17・ 体系,以课程体系建构教学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师范技 工业实训中心根据各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 能和专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3+ 2”专升本职教师资班人才培养方案分三大模块如图1.即 必修模块一、必修模块二和选修模块。教师教育模块作为 必修模块,重视学生的教育能力和师范技能的培养,各专 业都明确规定了技能考证培训模块必须修足的学分。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开门联合办学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 学院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特点及发展要求, 牢牢把握住时代脉博,立足市场,转变观念,面向社会开 门办学,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 创造良好的条件,走访调研相关企业、行业及高职高专、 中技学校,了解他们的人才需求情况,聘请行业、企业专 家和高职高专学校优秀教师参加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委 员会,请他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和建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3+2”职教师资班的试点 中,力图充分整合优化校内资源,发挥学校高起点高水平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同类型工业中心接轨的“广 东工业实训中心”(以下简称“工业中心”)的作用,二级学 院和工业实训中心共同负责办班。其中,二级学院负责制 定并执行人才培养计划,工业实训中心协助二级学院负 责有关课程的实训教学及其指导,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 程。同时重视利用企业单位的实验实习基地、科研基地、 生源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和教师 的科研项目服务。 (三)质量求精,特色取胜 “3+2”职教师资班是落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办学定 位的一大特色,短期内追求小规模、内涵式发展,追求质 量和效益,以特色取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上 广泛调研,积极吸收行业专家和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参与研究,针对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都经过脱产的正规 学历教育,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已接受了大 学教育的各个环节的情况,学校为专升本学生量身定做 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衔接专、本科课程,避免一些课程的 简单重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利用两年 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学习一些更深层次、 更广内容的新知识、新技能。为具体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实行双专业负责人制,让二级学院和工业实训中心 共同管理学生,以职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主导设计课程体 系,增加职教师范素质模块,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应用 性与强化基础性相结合,鼓励课程教师开发反映社会需求 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 容,选用内容新颖、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教材,编写符合社会 需求和学科发展、具有职教特色的新教材,教学方法上以 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各专业根据各自的 专业特点创新教学,实行项目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广东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四)创新教学 为保证“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质量,需充分调动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就是遵循 创新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学。它是一种先进的教 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无定法,教师针对不同的教 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发展学 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民主和 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把自 己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尊 重学生、鼓励学生、感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 学生从传统教学的被动学习转向创新教学的主动学习。教 师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着问题展开,让学生主动参 与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 性,形成体现21世纪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找 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具有 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具有职 教师资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打基础。 三、落实“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已初步形成,目 标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去落实、去运作、去推动。高等职业 技术师范学院务必要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 开门办学,争取省教育厅的支持,不断完善学校人才培养 的配套措施,力争办出特色、办出精品。 (一)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的支持 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四川、重庆、湖北、 河南等五个省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分别共同建设天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四川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试验区、重庆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 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和河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试验区。五个改革试验区有三个是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另外两个改革试验区中职业教育也是重要的改革试验内 容。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部都是围绕“深化职业教育 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共 建改革试验区是促进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2]。为贯彻落实《珠江三 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职业 技术教育发展壮大工程。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广东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 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适应人的职业生 涯科持续发展的需求,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实施高 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工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 主要任务中明确,“鼓励本科院校探索‘本科+技师’人才 ・1l8・ 罗文华:对“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第l期 培养模式,开展在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四年级选拔优秀学 生‘订单式’培养职教师资班试点,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量,还需要学校从宏观层面进行改革,不断解决办学过程 中出现的新问题,把人才培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如: 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 制,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 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培训、 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师资要求的培养模式。”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基本办学定位就是为职教培养 师资,应抓住广东省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工程的机遇,大胆 探索,先行先试,着手“3+2”专升本职教师资班职教人才 吸纳、交流、兼职等多种途径,切实提高学校教师的技术技 能,可派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或聘请相关产业 领域的优秀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 与教学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教师竞争机制、激励机制 和保障机制,把实施绩效工资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紧密 结合起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 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考 核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培养新模式的试点,以学生为中心,办出特色,办出精品。 同时,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争取省教育厅的办学经费和 招生政策支持。如同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面向广东职业 技术院校单列考试,招生职业技术院校优秀毕业生就读 “3+2”职教师资班,保证优质生源。 (二)不断完善学校的配套措施 为保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3+2”职教师资班的办学 质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持了“3+2”职教师资人 才培养综合改革研讨会.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 学性、可行性进行了反复论证完善,教务处为搞好职教师 资班的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 得预期效果,也制定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专升本职教师 [1]黄银忠、孟庆国、张兴会,等.培养“本科+技师”型高等技术应 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U].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4): 1—2. 资教改试点班教学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这些都是办 好职教师资班的良好开端,要保证职教师资班的办学质 [2]王继平.解放思想,先试先行,加快职业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 报.2008-12-05. [责任编辑:陈赞晓] (上接第94页) 出较高要求。一些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管理措施可能逐渐 演化为常态管理手段,相应申请和审批手续必须简化以 保障教学正常运转。教学管理的流程也因而发生变化。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从根本上要求院校内部教学管理模式产生相应 变革。这一变革表现为:管理主客体增多、管理幅度加大、 参考文献: [1]文少保.产学合作中的大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吴东明,董西明.非盈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3. [3]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教 高[2006]16号. 以及管理效果评价标准变化导致的决策模式改变。校企 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反映了其在 外界制度环境中,根据自身办学行为的转变所进行的管 [责任编辑:张瑜东] 理行为调试,有利于增强其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