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李秋全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M〇99)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水平,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建筑工程设计

领域引用BIM技术,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有效缩减建筑工程 设计周期,实现建筑工程的优化设计Q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工作效率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领域当中,一

文章编号:2〇95 -4〇85 (2〇16) 10 - 0034 - 〇2

工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

(4)优化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每一个环 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从表面上

来看,这种优化似乎与BIM技术并没有什么本质 的、实质的联系,可是,如果将该技术应用到建筑施 工行业当中,就可以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优化,极 大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水平。

方面可以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优化,另一方面也可 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BIM技术在建筑 工程领域的应用首先要在开始设计之前对所有的数 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数据 实现动态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促进建筑工程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

1 BIM技术的特点

(1)

筑行业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例如,在进行施工 图纸的分析过程中,运用该技术就能够将施工图纸 中单调的线条汇集成构造形式,极大减轻了建筑施 工人员的压力,避免了建筑施工人员自己想象和理 解构造形式。在当今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 境下,形态各异、造型复杂的建筑越来越多,如果我们 紧靠设计师的人脑去构想建筑造型,这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切实际的。而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应 用的积极作用可视化。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对建

首先,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备高效快捷的 优势。BIM技术能够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深化设 计,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率。 如果将BIM技术应用到复杂钢筋节点排布上,这样 做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最长时间可以缩短整整六天, 极大地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其次,将该技术应 用到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当中,还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实现BIM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只要在建立的

中,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给广大设计师营造出 模型中进行深化调整就可以了,换句话说,该技术的

一种可视化的感觉,将那些单调、复杂的线条转化为 应用不需要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进行优化调整,一方 三维立体实物图,使建筑施工工作变得更加简单[2]。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省人力和

(2) 协调性。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筑施工的 物力;再次,BIM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

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BIM技术可以实现超高层 客户,在解决有关于建筑施工设计问题的时候,都必

须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否则工作就难以得到开 建筑的优化设计,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以建筑 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建筑设计图纸存在问题,或 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的总包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 是工程建设本身存在问题,此时就必须将所有参与 式可以同分包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建筑模型 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人员召集起来,寻找到产生 深化成果的具体应用,极大的提高高层建筑项目施 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问 工质量,为建筑施工单位打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最

后,BIM技术还具有较高水平的直观性[4]。将BIM 题的解决。

(3) 模拟性。本文所指的模拟性技术内容非常 技术应用在超高层建筑工程当中,可以为广大施工 广泛,既包含模拟建筑物模型,还包括模拟很多在现 实世界中难以实现具体实时操作的事务。例如我们 常见的建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节能方面的模拟以及 热能传导模拟等等。不仅如此,BIM技术还可以实 现对招标和具体施工阶段的4D模拟,从而实现施

• 34 •

人员提供包括基础模型、工艺搭接等建筑的形体信

息,通过这些信息,建筑施工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建筑 的复杂节点的空间位置和不规则形体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提高复杂节点的工作效率,进而有效确保建 筑工程的可靠性。

设且^_______

—~^一

eiiMfi ufi腦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优化中的

具体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优化中的具体应用对 于建筑行业来说是具有非常意义的一件事情,有利 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笔者通过研究与实践认 为,现阶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中,为建筑设计行业水平的提高发挥自己的力量。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正因如此,笔者认为相关研究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1) 在综合关系安排不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 深入了解BIM技术的实际情况,了解其在建筑设计 自身独有的优势,促进了这些国家建筑设计行业的

发展。然而在我国,该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甚至部 分建筑行业的设计师仅仅是听说过这一技术,对于 这一技术还缺乏深入的了解。但我们也应当意识 到,该技术的科学性和数字化决定了在未来的几十 年时间里,其将会逐步应用到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当

用。在实现建筑工程建设时,很多工作人员都面临 这样一种现状,即地下部分集中了大量的机电管线, 这些机电管线错综复杂、变更频繁,极大的增加了高 层建筑工程管线排布的难度。不仅如此,部分超高 层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还将部分楼层设计为双层机械 停车位,与正常的楼层相比,这种结构为空间比较狭 小,空间紧张,施工难度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笔者认为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到基础建模、碰撞 检测和管线综合调整方面,从而实现二维深化,将施 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避免在具体施工 过程中出现碰撞,给工程施工带来风险,进而影响整 个工程施工的监督,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2) 在复杂钢筋节点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节点等内容是非常复杂的,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例如六根梁和钢骨交叉应用 的情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 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施工人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钢柱和钢梁之间出 现交叉错误,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BIM技术来

调整和深化钢筋排布,实现钢筋节点的进一步优化, 有效节省人力,实现建筑工程的有效开展[5]。(3) 在其他部件深化设计中的应用。与其它建

筑相比,超高层建筑的构建相对比较复杂,这就需要

我们运用BIM技术逐一进行深化设计。笔者通过

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该技术建立 机房大样模型,并做到提前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这

样做可以为进行的实际安装工作和线路的排布工作

奠定基础。

(4) 在不同专业协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在具

体的建筑设计活动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创建

数字化和唯一的模拟信息化模型来实现不同专业设

计的协调与沟通,例如,运用该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水

暖和机电等系统之间的灵活交换。BIM技术更加方

便、快捷的将不同专业设计师完成的三维模型所携

带的信息呈现给大众,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位参与方

都能够全面掌控所有有关于建筑设计的信息,这种

方式改变了施工企业、制造商以及业主参与工作的

方式,实现了各方的协同工作。

4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在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BIM技术的应用

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发挥了

领域中的应用趋势,并为其广泛的应用铺平道路。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该技术在建 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从国家角度主要体现在一下几 个方面。首先,在国家方面,近年来,我国逐步将这 项技术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并督促相关部门制定 与该技术相适应的技术应用标准,实现了各种模型 的进一步完善;其次,为了确保该技术在我国建筑市 场的应用,我们还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为该技 术的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在具体的运用和实 践中,政府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该技术的落实,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人力物力保障。正是由于 上述措施,使得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工作人员应用该

项技术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种高度协同化、集成化的设计方法,BIM 设计技术必须在建立起完善的流程基础上,不断的 深入挖掘和应用,并实现渐进式的推广。如果在应 用过程中过于急躁,就很可能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 的,甚至还有可能给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阻碍。 因此,该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必须与协同

设计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建筑 设计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发挥出来,才能够实现建

筑行业的发展,为广大民众营造更好的、更舒适的生

活环境。

5结语总而言之,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优

化环节当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

不同专业的协调沟通,对建筑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建筑行业

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

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1 ]荣华金.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2015.[2] 张坤南.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可视化仿真应用研究

[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5.

[3] 汪军.基于BIM的MEP方案可施工性论证与优化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2014.

[4] 郭珑珑.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集成设计优化研究

[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5] 尹航.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初步研究[D].重

庆:重庆大学,2013.

•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