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因势利导
强力推进治河渡镇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治河中学特色学校流动现场会材料
治河渡镇面积不足一百平方公里而人口接近三万,是一个面积小镇,人口大镇。据统计,2012年8月,全镇学龄前儿童有682人。2012年9月,治河中学校长室提出了 “巩固初中教育、提升小学教育、发展学前教育”的总体办学思路,特别是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上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先后建起了四所布局合理的高标准的合格幼儿园;结束了学前教育一盘散沙,群雄争霸的局面;开创了我镇学前教育管理规范、设施齐全、师资合格、服务优良、社会满意的新局面;满足了治河群众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分享教育改革成果的需要;实现了“让家长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承诺。
一、 严峻的现实催人奋进,把家长的期盼化作建园的动力
2012年8月前,治河学前教育可谓乱象丛生,矛盾重重。
一是乱办园,乱招生。全镇规模以上民办幼儿园共8所,仅有三所有办园许可;
二是场地小,条件差。除“新农村”幼儿园条件基本合格外,其余7所均不合格;
三是师资匮乏,管理混乱。全镇幼师仅4人资质符合,且无任何劳务合同;
四是园内管理原始低效。显著特点就是把幼儿园办成了托儿所或者小学化了;
五是安全隐患多。8所幼儿园均用私家小面的超载接送幼儿;设施设备陈旧破烂,几乎没有防护设施,甚至连一般的安全意识也没有。
这些现象引起家长的强烈不满而又无可奈何。许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花更多的钱将孩子送到城关或邻近的钱粮湖、终南、三封等地,2012年上半年外流幼儿超过250人。我们曾联合有关部门多次进行整治和执法,下令关停整顿,但收效甚微。一些有识的家长多次向镇党委政府和治河中学提议修建公办大型幼儿园,让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的学龄前教育。
二、 抓住机遇,积极筹资,整体推进,建起三所标准幼儿园
2012年5月,治河渡镇党委政府召开幼儿教育专题议教会,改变了治河幼儿教育的局面。会议决定成立由镇长符宏智任组长的镇幼儿园筹建领导小组,把幼儿园作为乡镇公共服务设施,与集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提前启动,优先建设。具体做法是:
在硬件建设上,中心幼儿园硬件建设分两步走,先对现有场地进行硬化、圈建,再扩大面积,向南征地2亩。第一期已经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20万元,自筹30万元,完成了对中心幼儿园的全面改扩建。2013年上半年,我们利用合格校建设的契机,投入20万元改建并装备了湘沟幼儿园;利用危改资金投入20万元对潘家幼儿园也进行了装备和改造。
在幼儿园队伍组建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分流培训转岗在职富余教师28人;二是录用现有幼师中的资质合格人员;三是向社会招聘幼儿专业优秀教师。目前三所幼儿园教师基本符合从教资格。
在机构设置上,我们将中心幼儿园作为独立机构,湘沟、潘家幼儿园挂靠完小办园。
2013年8月20日前,我们完成了上述全部工作,三所幼儿园在新学期到来时顺利开园。
三、多措并举,克服困难,净化办园环境
规范幼教行为,净化办园环境是发展幼儿教育的前提,也是工作的难点,为此,我们抓了四件大事,采取了四种模式。
第一,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幼教政策。2013年4月,镇党委政府主持召开了党政负责人、村场部门一把手、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参加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五月,治中校长室主持召开全体幼儿园长座谈会,宣传各级政策和文件精神,介绍我镇幼儿教育发展方针;同时通知,至8月1日前,关停无办园资质的幼儿园,有资质的幼儿园必须改造达标,不能达标的一并关停。我们也建议园长考虑归并公立幼儿园。
第二,认真落实治理整顿,开展联合执法。2013年7月初,镇党委书记符祥军亲自挂帅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全镇八所幼儿园下达了3个整改、4个关停通知书。其中包括治河镇上由原集成移民何元秀办的有117名幼儿的“小太阳”,教育局原幼教股负责人也多次协助我们上门做工作、讲政策、出点子;极大地动摇改变了原幼儿园人员观望不动的想法。
第三,扎实做好招生宣传,让公办幼儿园家喻户晓。从7月上旬开始,我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共印制了1200分宣传单分发到所有幼儿家庭,制作了50张彩色喷绘张贴在全镇各村场主要路口。三所幼儿园教师在学校和幼儿园领导的带领下,顶着炎炎烈日,
分组走村入户,到每一个幼儿家庭宣传走访。特别是中心幼儿园的四个走访小组连续工作了半个月,晒黑了皮肤,脚上磨起了水泡,他们还利用村广播站进行广播宣传,同时租用一辆汽车在全镇进行了两天流动宣传,还多次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观。通过大幅度多方位宣传,幼儿园招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各园在开园后的入园人数都大大超过了计划数。
第四,采用四种模式,统辖全镇幼教市场。
前期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为规范、净化幼教市场铺平了道路。我们结合实际,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模式,分四步循序渐进:第一步,收购“小当家”。“小当家”幼儿园地处集镇要地,规模大,办园历史长,有合格资质,硬件设施较好,师资较优,管理规范,在治河镇有很大名气,有品牌效应。按理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支持,但它的存在势必严重阻碍中心幼儿园的壮大。我们通过多次动员,上门做了大量说服工作,园长周秋云基本接受了收购方案,但其担任居委会支书的丈夫却坚决反对,漫天要价。党委书记符祥军得知情况后,三次亲自找其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由镇财政出资1万元,以总计3万5千元完成收购并注销了办园许可。第二步是兼并“小太阳”。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当家”被收购在全镇产生了连锁反应,“小太阳”幼儿园虽然规模达117人,地理位置好,但无办园资质,硬件软件都比较差,在过去的多次治理整顿中软拖硬抗,但面对强劲的公办幼儿园的宣传攻势,自知无力抗衡,主动要求并入中心幼儿园,在安排其园长到中心幼儿园任教后无条件地兼并了。上述两个步骤为中心幼儿园的兴办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园伊始,入园幼童就达到了329人。
与此同时,湘沟完小照此模式兼并了规模达80人的学会幼儿园,潘家小学兼并了70人规模的“芊芊”幼儿园,并注销了其办园资质。
第三步是将潘家小学幼儿园与“新农村”幼儿园实行合作,因“新农村”幼儿园是我
镇唯一一所民办合格幼儿园,条件好、场地大、资质符、管理好、师资强,为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我们通过洽谈实行合作办园,“新农村”纳入公办体系,实行分块合作,统一收费、统一管理,潘家小学为法人主体。本部开设三个班,“新农村”开设三个班,师资统一调配,整体规模现已达到220人。
第四步,关停四个违规幼儿园。在政策的感召下,在严格执法的形势下,在全镇规范幼儿教育洪流的冲击下,余下的四个幼儿园眼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自动关门停办了。
四、科学管理,内涵发展,争创市级示范幼儿园
治河渡镇现有三所公办幼儿园共640名幼儿,其中中心幼儿园320人,湘沟幼儿园110人,潘家联办幼儿园220人,保教人员共有49人。我们在各幼儿园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工作条例》,组织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幼教法规,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为重点,强化保教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管理水平,力争把中心幼儿园办成市级示范幼儿园,其他幼儿园达县级合格园标准。
首先,我们制定了《治河渡镇幼儿园管理规范》、《幼儿园教学常规》、《幼儿园安全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了各种责任制,严格实行考核评价,坚持每天进行卫生、安全、教学检查,把各类检查结果与绩效奖励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一年多来,各个幼儿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有一起体罚幼儿事件,没有一个家长取闹上访。
其次,我们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这个主题,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不断加大幼儿师资培训力度,认真落实幼儿教师“国培”、“市培”、“县培”工作,
引导中小学教师经专业培训后转岗为学前教育教师,建立学前教育教师轮训制度,先后有28名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我们还通过外出学习、请专家讲座、印发学习资料、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实验课题、开展讲课比赛等方式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2013年10月,我镇中心幼儿园成功举办了华容县“沱江杯”幼儿教师教学竞赛。
第三,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去除“托儿所”“学前班”的陈旧形象。为美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各幼儿园进一步完善了绿化和美化工作,在设计上力求做到生活化、趣味化、艺术化和儿童化,尽量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在环境布置上,通过图画、实物等装饰,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环境风格,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乐园。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讲故事,可以一同画画、搞制作,这不仅让孩子痴迷于课堂;也让家长津津乐道,起到了双重教育效果。孩子们通过学习音乐、绘画、舞蹈,增添了艺术素养。我们的幼儿园地处乡村,老师还带领孩子们走向田野,认识大自然的花鸟虫鱼,学到了教室里学不到的知识。
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乘势而上,再创佳绩
目前,治河幼儿教育已经形成了统一管理、规模办园(中心幼儿园320人、湘沟幼儿园110人、潘家联合幼儿园220人、共计640人),内涵发展的良好局面,回首艰辛的办学之路,我们有太多的感慨!我的体会是两点:一是主管部门的支持、党委政府的重视是攻坚克难的法宝;二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只要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天道必酬勤!
随着治河渡镇经济的发展和治河集镇廉租房的竣工,我镇常驻人口也在不断增多,2015年,幼儿人数将达到800人左右。现在,我镇幼儿教育发展还面临三大瓶颈:一是中心幼儿园超班额缺学位的问题;二是师资配备与培训转岗的问题;三是教师分流压力大的问题。急切盼望主管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确保分流教师晋岗、晋级、评优的核心利
益。
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坚定信念,开拓进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再作新的贡献!
2014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