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级联考】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市级联考】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海口市七年级生物科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木马病毒 B. 蘑菇 C. 钟乳石 D. 机器人 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 有光、无光 B. 有光,无水 C. 干燥、湿润 D. 有空气、无空气 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 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有着与其坏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环境能影响生物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 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D.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7.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阳光一>草一>免一>狼 B. 鹰一>蛇一>青蛙一>昆虫一>草 C. 鼠一>蝗虫一>吃虫的鸟 D. 花生一>鼠一>蛇 8.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一个统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

第 1 页 共 8 页

1

C. 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供人类长期居住的生物圈Ⅱ号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人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人类的活动也会对它有影响 9.每年制造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湖泊生态系统 10.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右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B. 若视野中物像向右上方运动,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 当光线较暗时,用⑤的凹面来对光

D. 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 1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B.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质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C. 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由④控制着的 D.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12.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13.“藕断丝连\" 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 )

第 2 页 共 8 页

2

A. 保护组织 B. 营养组织 C. 分生组织 D. 输导组织 1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 细胞分裂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发生变化 C. 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D.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 15.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最先分裂

B. 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C. 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分裂

D. 在原来的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收和细胞膜

16.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 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 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垂体都属于器官 D. 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17.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B. 能独立生活

C.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 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18.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三类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C. 蕨类植物无根、蒸、叶的分化 D. 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19.下列哪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

第 3 页 共 8 页

3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基,胚根发育为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 )

A. 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子叶 B. 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子叶 C. 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胚乳 D. 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胚乳 21.移裁青菜幼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坨土,这是为了( ) A. 防止幼苗出现萎蔫现象 B. 防止幼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 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 有利于幼苗根的呼吸

2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人选取若干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壤;③组:常温+干燥土壤;④组:常温+湿润土壤+隔绝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和③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 ②和④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 ①和②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 ③和④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将自身条件满足的绿豆种子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 肥沃的土壤里,在 25~30℃温度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态是 A. 甲先发芽 B. 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

24.某农民伯伯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无机盐,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施肥情况 小麦收获量/千克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无机盐是( )

A. 含钾的无机盐 B. 含氮的无机盐 C. 含磷的无机盐 D. 无法确定

甲 含氮的无机盐 55.60 乙 含钾的无机盐 65. 50 丙 含磷的无机盐 56.33 丁 不施肥 55.32 第 4 页 共 8 页

4

25.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能发育成西瓜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分别是( ) A. 子房和胚珠 B. 子房和受精卵 C. 雌蕊和珠被 D. 子房壁和受精卵 26.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A.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 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7.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 )

A. 1 B. 2 C. 3 D. 4

28.人们食用的红薯块根俗称“地瓜”,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 A. 红薯根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 B. 红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 C. 红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来的 D. 红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

2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 ) A. 光合作用不需要光 B.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种产物 C. 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D. 光合作用吸收氧气

30.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时,会感觉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3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

①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源②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③降低叶片温度 ④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源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32.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第 5 页 共 8 页

5

A. 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 增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C. 散失热量,降低生物体的温度 D.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34.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B. 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 C. 地壳变迁 D. 气候变得干燥

35.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席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惜濒危物种及生物多样性等,下列说法不正确( )

A.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而不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是

B.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因为它们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D.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

36.小张想了解香茄,用显微镜观察备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1)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盖上盖破片的方法必须正确,否则容易产生____,不利于观察。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填字母)。

(2)图乙中,观察时,调节[_____]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已知她使用的目镜是10倍,物镜是40

第 6 页 共 8 页

6

倍,则物像被放大了_____倍。

(3)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

(4)若制作的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b的操作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7.海口市某校几位七年级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一)实验步骤: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A、B、C,并且在瓶底各铺两张餐巾纸,各加适量水。 (2)取30粒黄豆种子随机分别放入A、B. C杯底的餐巾纸上。

(3) A杯不作处理,B杯用黑布全部罩住,C杯内抽干气体并密封。然后把A、B、C均置于24度—27度环境中。(如图) (二)实验现象

几天后,A. 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三)回答问题:

(1)要证明空气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两组作为对照实验。

(2)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两组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老师认为这儿位同学在实验步骤2中的描述欠严密,处理欠妥当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不足: ___ 、__________。

38.春天是桃树开花的季节,桃树的果实是人们夏季喜爱的水果。下图甲、乙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7 页 共 8 页

7

(1)甲图中[1]________[2]_________所示结构和子房共同组成_______。

(2)甲图中的[5]_________和[6] _______所示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虚线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 (3)有一种“公园蜜桃”果大、味甜,其鲜嫩的“果肉”[ a ]由甲图中的_______ (填结构中文名称)发育而来。

(4)乙图中的[ b ]是由甲图中胚珠内的_______ ( 填结构中文名称)经过受精后发育成的。

39.把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后,分别移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中。用黑色袋子将A装置罩住后,再将A、B两装置移入太阳光下照射3-4小时(如右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

(2)照射3-4小时后观察,A、B两密闭玻璃壁上都有水珠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

(3)取A、B两装置中的盆载植物叶片各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清洗后,滴加几滴碘液观察,发现B装置中取出的叶片显现蓝紫色,而A装置叶片颜色无变化,由此可见B装置中的叶片形成了______, A 装置未出现蓝紫色,原因是_____

(4)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_____

(5)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光.而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保证_____

(6)在这实验过程中,B装置为A、B两装置内的植物呼吸作用提供_____,B装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来源于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