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O・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6月第l0卷第¨期Lab Med Clin,June 2013,Vo1.10,No.¨ ・论 著・ 启发式教学法在临床输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曾 涛,肖德乾,何【摘要】 目的德(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评价在临床输血医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10级医学检验专业 本科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等评价 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客观题成绩与综合分析试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启发式教学法受到教师的好评 与学生的欢迎。结论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与沟通,加深学生对输血理论知识的理 解与掌握,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在临床输血医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临床输血医学 D0I:10.3969/j.issn.1672-9455.2013.11.0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672—9455(2O13)1l一1360—02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edicine ZENG Tao,XI— A0 De—qian,HE De(School of Laboratory Science,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Guangdong 52380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edicine.Method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School of Laboratory Science in grade 2010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The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by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and those in controlled group were taught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the course was finish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xamination.Results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in both objective item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em than those in controlled group(P<O.05).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received credit from teachers and welcome from students.Conclusion The heuristic teach— ing could increa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be useful for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increasing of overall quality,which might be effective and worth spreading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teaching. [Key words]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edicine 临床输血医学在血液病治疗、器官及骨髓移植、心血管手 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方法 术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血液制品均经过严格的筛选、 检测和后续处理,但依然存在产生输血传播疾病及输血不良反 应的可能,输血安全仍是输血领域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且血液 制品浪费和滥用等现象仍较为严重。上述问题给临床输血医 1.2.1教学方法 2个班级均采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临床输血学检验(第3版)》。对照组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 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每次课开始时安排 1个有趣并与该章节重点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自由参与交 流(例如:在红细胞血型抗原章节中讨论ABO血型与蚊虫叮咬 及性格色彩的关系,在人类白细胞抗原章节中讨论“狼心狗肺” 等不同种属间器官移植相关知识),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 学教学工作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另一方面,医学各学科的 发展及高新生物技术的出现,使输血医学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 新兴学科,且所涉及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概念繁多,新技术也 难以掌握,导致学生觉得学习较为困难 j。传统教学的授课方 式单一和内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与缺乏与临床实际工作和科研探索的紧密联系,不能满足人才 培养目标的要求 _6l。因此,本教研团队加强了输血医学教学 规律,绘制思路流程图,介绍该章节主要内容的框架及内在联 系(例如:采供血管理章节,按照法律法规、机构设置、人员物 料、设施环境、血液成分制备与检测、血液贮存与发放等环节的 理念的改革创新,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输血教学实践 中,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临床输血领域合格人才积累 经验。 先后顺序进行讲授),然后对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巧妙设置问 题,鼓励学生自由回答(例如:提出能不能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 量变化来判断输注白细胞的临床疗效),不论学生回答是否正 确,都给予记录,并在平时成绩中适当进行鼓励加分;课后布置 研究性思考题或病例分析题,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并通过图书 馆、资料室、网络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 交,根据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及详尽度进行评分,计人平时成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广东医学院2010级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 科生281人,按学号分为2个大班,第1大班(对照组)140人、 第2大班(实验组)141人,班级间平均入学成绩及大学期间成 * 基金项目:广东医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2011021)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6月第10卷第11期 I ab Med Clin,June 2013,Vo1.10,No.11 1.2.2教学效果调研 课程教学全部结束后,以无记名问卷 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和能 力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考核,试题、 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一致;试题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 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不仅加深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启发 学生的发散思维,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自身知识框架,更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文献检索、逻辑推理、分析与解决实践问 题等各方面能力,为其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为期1年的启发式教学,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勤 率高、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成绩不佳等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加深了学生对输血理论知 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_『教学效果,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查 阅文献、语言表达、分析与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深受教师的好评与学生的欢迎。但部分学生比较害羞内敛,不 型试题,内容囊括课程所有章节;考试后密封试卷,流水作业阅 卷;收集学校督导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及其对教师的评分。 1.3统计学处理收集调查问卷信息和期末考试成绩,采用 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建比较采用 。检 验,计量资料组建比较采用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a= 0.05。 2 结 果 善于表达,或习惯于记忆而不善于归纳总结,对这种教学法不 太适应;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有限,抓不住重点,花费大量时间 查找资料和自学总结,学习负担加重,难免影响其他课程的学 2.1课堂一般情况 实验组学生出勤率、精神面貌、课堂气 氛、回答问题准确率优于对照组,课后就感兴趣的话题与教师 交流较多;学校督导对教师在实验组班级表现的评分较高,认 为教师教学有新意,问题设置合适,与学生互动较多,教学效 果好。 习。因此,本教学团队将在既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探 究、总结、改进和优化,使该启发式教学法的各个环节规范化、 合理化,增加新颖性与有效性,提高临床输血医学的教学质量, 2.2 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无记名问卷回收率为98 ,8O 培养综合素质较高、能胜任临床输血工作的后继人才。 参考文献 l 1】Pape A,Stein P,Horn O,et a1.Clinical evidence of blood 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法可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 趣,有助于师生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 握,查阅文献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加强,85.1 的 学生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可行,值得推广。实验组学生客观题成 绩与综合分析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O.05)。 3讨 论 transfusion effectiveness[J].Blood Transfus,2009,7(4): 25O一258. [2]Gilliss BM,Looney MR,Gropper MA.Reducing noninfec— tious risks of blood transfusionl-J].Anesthesiol,2011。115 (3):635 649. 临床输血医学教学肩负着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及输血相关 法规,推广科学用血、合理用血,避免血液资源滥用等重要使 命,授课内容包括血型抗原系统及检测方法、血液制品制备和 保存、临床输血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辅 相成。共同串联构成输血理论体系。输血医学具有明显学科交 叉性,与基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联系紧密,新概念多、 抽象、内容不易理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 r 3]Bloch EM,Vermeulen M,Murphy E.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n Africa:a literature review of infectious disease and organizational challenges[J].Transfus Med Rev, 2Ol2,26(2):164-180. [43马骄,韩威.高校输血医学教学的实践[J].检验医学与I临 床,2010,7(20):2295—2296. 倦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 加深其对输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临床输血医学的内在规 律,借鉴国内外同行的成功经验,本教研团队对输血医学课程 [5]陆华,赵树铭,肖瑞卿.进一步完善临床输血教学的建议 -I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83. [6]禹莉,李玉云,郝艳梅,等.临床输血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初 探[J].检验医学教育,2010,15(2):2O一21. [7]张献清。王文婷,穆士杰,等.PBI 教学法在输血医学选修 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 758—759. 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了改革创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 实践进行了有效的尝试l7 ]。授课前首先安排有趣的话题进行 交流,让学生带着兴趣接受教师的讲解。教师则根据学生思维 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课件,绘制思维流程图,直观、 生动地介绍各章节主要内容的框架与内在联系,让学生对所有 章节的内容有清晰的轮廓,并对重要知识点巧妙设置问题,加 深学生对内容重点与难点的理解。提问式互动能够促进学生 课前预习,锻炼学生胆识与信心,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课后 思考题与病例分析题(例如: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交叉配 血不合的后续处理方法、新生儿溶血病病例分析等),让学生通 [8]张晨光,张婧婧,丁肖华,等.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临床输 血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 (12):2069—2071. (收稿日期:2O12-】2-28修回日期:2013-0卜l2) (上接第1359页) Fitoterapia,2003,74(6):600—602. salpinina sappan on growth and invasion of methicillin——re— sistant staphy1ococcus aureus[J].J Ethnopharmaeol, 2004,91(1):81-87. E9]和生琦,李军,吴狮,等.以PBP2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 技术筛选提取拮抗MRSA中药[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7,23(5):353—356. (收稿日期:2012 12-06修回日期:2ol3—02 12) [10]Kim KJ,Yu HH,Jeong SI,et a1.Inhibitory effects of 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