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l2年第l8卷第5期IMHGN,March 2012.V0 J_18 N0.5 [3]卢欣欣,于兰贞,魏代艳.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 lJ1.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57—58.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9. [7]杨美洁,张红卫.10例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分 娩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 14(10):1180—1181. [5]费秀珍,何仲.导乐式分娩临床应用进展l J1.国外医 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09—411. (收稿日期:201 1—1 1—21) 『61胡晓红.有效地控制疼痛IJ1.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6(8):282. (责任校对:沈伟华) 人性化管理在综合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王红霞吴玉玲何丽君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作为护理管理者要为护理人员创 造宽松健康的T作环境,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发护士的潜能和丁作热情,提高他们的 工作积极性,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结果结论患者、护士满意度提高(分别占99.2%、99.3%), 人性化服务薏:识增强,护理质量提高,科室的整体形象改善,工作效率、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人性化管理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值得广泛开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的水平是护士长管理艺术的集中 1.2.1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环境与 体现…。实践证明,人性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少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 医院护理质量。我院综合病区自2009年开展实施 的有效保证l 2l。调查显示 ,护士身心健康的危 “人性化管理”后,本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 险因素高于常人。因此,作为护理管理 作者要 热情、:【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明显的提高,现报告 尊重、关心和体贴护士,利用各种机会从细微人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手给每位护士以关怀。由于本科是一个大科室, 病种多、病人多,病人出入院频繁,I 作量大, 护士经常加班,因此,合理弹性排班就显得极为 1.1一般资料 综合科是我院最大的科室,共有骨科和内 重要,在保证El常T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量 科两个病区,病床114张,收治病多为老年 给予她们个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从而使护上 人。护士共有28人,年龄19~36岁,工作年限 班后能集中精力搞好工作。节假日科室间断举 1~17年,学历:本科3人,大专18人,中专7 行一些活动和竞赛,同时鼓励护士积极参加院 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21人, 年轻和刚参加工作的护士比例高。 1.2方法 内各种竞赛活动,如爬山、郊游、聚餐、兵乓球 和羽毛球比赛、至少一年一次的外出旅游等;护 士生病、有困难时及时予以看望和帮助,生El时 组织科室人员给予祝福。这样,使大家聚在一 起,增加交流、沟通的机会,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DOI:10.3760/ema.j.issn.1007—1245.2012.05.047 1.2.2人性化分工根据护士年龄结构、身体状 作者单位:5l0405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 区内科 况、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需求,尽量在人员数量、 身体状况及技术力量上保持均衡 I。由于本科护 718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第18卷第5期IMHGN,March 2012,Vo1.18 No.5 士人员多,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将科里 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将其所学知 的护士分为三组,让责任心强、各方面技术过 识应用到工作中,自觉地为病人服务。 2.5对病人的管理人性化的病人管理,能有 硬、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每组8人;安 1.排有责任心、细心的护士(2人)负责各种物品、 效地提高病人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信 药品管理及消毒隔离等 _厂作;每月轮流一人作 任度和真诚度。我科对病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 为科室秘书和临时支援性工作;尽量做到充分 几点:(1)对新人院的病人介绍科室的基本情 利用资源、人尽其才。 1.2.3情感化、民主化管理况,消除其紧张、忧虑、不安的心理。(2)实行 在管理中多点人情 “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三级管理模 味,人格上一律平等,注重护士的内心世界,视 式,即护士长一组长一责任护士三级;在日常护 护士为亲人、朋友,不处处以“领导”自居,与 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依法,依制度办事,注 她们平等相待,关心、爱护、理解护士,激发她 意对病益的尊重和保护,同时注意保护自 们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情感。积极了解科室每 己,多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已取得其充分信任和 位护士的性格和特长,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 理解,了解病人对医疗服务的建议与意见,及时 才,才尽其用,发挥她们最大的潜能。对护士偶 逐级向组长、护士长、上级有关部门反馈并协调 尔出现的工作失误,尽量不当众批评,以引导为 解决,最大限度的避免纠纷的发生。(3)发放联 主、以理服人,共同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找出 系卡,卡上注明科室主任、护士长、经管医生、 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护士参与管理,广泛听取她 责任护士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以便病人有什么 们的意见,集思广益,对于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化 要求和意见,可以得到及时解决。(4)深入病房, 建议,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经常与下属谈心, 加强巡视,护士长每日早晚各1次,责任护士至 及时了解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允许合情合理 少每2小时1次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的发牢骚,提倡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 (5)对危重病人,建立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 1.2.4激励和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开发 组长和责任护士等组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 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科主任、护士长和主管医生报告。 使护士合理的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 。每个月 1.3统计学处理 末,我科都作一次护理1:作总结,每组评选出一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采用 z检 个表现优秀的护士、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的护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士,以及有进步的护士等,给予肯定和表扬,并 2结果 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另外,科室为了加强业务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护士 学习,每周业务学习2次或3次,每次10 min左 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护士自身素质、护理质量以 右,每个月坚持1次全体护士的业务学习,规定 及主动服务意识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使科室 每个护士必须讲课1次,对于典型病例、疑难病 的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工作效率, 例随时讨论;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定期 2008—2010年度护理质量情况检查见表1。 由她们介绍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让其感到学有 3讨论 所用;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了解国内外护理新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 动态、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加强学习、 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 补充新知识,更新专业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护 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和 表1 2008—2010年度护理质量情况(%) 注:与2008年度相比较,aP<0.05 719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第1 8卷第5期IMHGN,March 2012,VoI.18 No.5 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 归属感和荣誉感,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 工作效率。 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 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l 7l。护理工作是一项 参考文献 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护理人员由 …高淑丽,周敏.浅谈护士长的科学化管理 中外健 康文摘,20l0,7(14):110. 于其工作的性质和对象特殊、工作负荷重、人事 制度改革以及新闻媒体的不当宣传和炒作等因 素,使其工作压力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工作I引。 作为管理者,人性化地管理好科室,创造和谐的 【2]陆毅,张战地,罗园萍.影响忽视 t9理健康的常见 因素与调适【JI.护理管理杂志,2003,3(2):2. 『31王小林.临床护理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健康维 护『J1.护理管理杂志,2002,2(3):10一l2. 工作氛围,合理排班,尊重、关心、理解、爱护 [4]麻洁,武雅玲.影响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囚素与 护士,注重激励功能,对病人人性化管理等,充 对策 护理研究,2003,17(1):1-2. 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 [5】王卉琴.影响基层医院基层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lJ1_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60. 员的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促进护士素 6】姬娟娟,吴红艳.论现代护理管理者的人文素质[Jj .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B):64.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信任度。本科自2009年应用 人性化护理管理以来,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护理 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人性化服务意识增强,科室 [7]邵桂花.加强老年患者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J1_齐 鲁护理杂志,2008,14(21):90—91. 的整体形象明显改善,工作效率、社会效益明显 提高。 总之,人性化管理是围绕人的行为、需要、 动机等人性本质的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者要树 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了 护士的潜能,赋予了每个员工价值感、责任感、 [8]钟明思,陆燕英,梁胜玲.血透室护士一 作压力产 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IJ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 l4(23):105—106. (收稿日期:2011—11—28) (责任校对:沈伟华) PIC C标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李妙青 【摘要】 目的建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标准化护理模式,并对其实 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PICC置管操作者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PICC安全管 42例置管患者中,全部符合置管适应征,一次置管成功40例, PICC标准化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能提高置管成功 理模式,并进行质量管理。结果置管失败2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论率,降低并发症,有效地保证了PICC置管患者置管过程中及使用期间的安全。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模式;效果评价 DO1:10.3760/cma.j.issn.1007一】245.2012.05.048 作者单位:51 504l 汕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7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