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课堂的高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课堂的高效性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课堂的高效性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灵活变动的课堂,要提高其课堂高效性不易,但也有有效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合理、创新和因材施教三大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合理与创新因材施教 秉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各个家长从小学教育抓起,非常重视孩子的各个学科的发展,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数学这门学科成为了大部分小学生的短板,其实小学数学虽内容繁琐,但也有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下我们将进行探讨。

一、合理地设计小学数学课堂习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要遵循合理性的原则,只有合理化的安排,才能做到简洁和高效,而这种合理化又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1.难度合理

我国曾经为了探讨教学难度和学生积极性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其中有一项是题目难度与课堂高效性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会慢慢降低,课堂效率也会慢慢降低,因此我们设计的数学课堂题目要做到难度合理化,而这种难度合理是变化的,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在上《圆的认识》这课时,开始时只是简单地和学生们一起测量同一个圆中的半径和直径,然后让他们自己思考一下同一个圆中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他们会得出半径等于二分之一的直径。这是简单的学习分析能力,然后难度就要慢慢增加,如接着就问学生们怎样来验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刚开始学生们会无所回答你的问题,但过了一会,他们会慢慢地将可能的验证方法告诉你,通过验证方法的对比,然后学生们会选择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分别测量出它们的半径和直径,通过验证的方法,最终我们得出,“在同一个圆中,圆的所有半径都等于直径的一半”,最后难度再提高,将这个定理运用在实际的题目中。

2.数量合理

在小学里,一堂课大概是40分钟,而在这40分钟里,教师教授的知识量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为了实现高效化,我们往往会将众多的题目在一节课里一次讲完,但因为习题的数量增多了,所以每一条题目所用的讲解时间将减少,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力比一般人都差,所以片面追求高效的结果是课堂的效率低下,因此我们要合理地把握好课堂的习题数量,一般来说对于简单的习题,可以讲快一点,一节课大概讲解4到5题即可,而对于难度中等的题目一般是2到3题,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一般是1到2题,但注意,一条题目,无论难易的程度,都要在一节课里讲完,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和集中力都比较差,所以一条没有讲完的题目很可能会你第二次上课时就忘记,这种状况下,你又要浪费一些时间来重复说这条习题。

3.内容合理

上面提到过要实现数学课堂习题难度合理,我们在这里更要提另外一点,习题的内容也要合理化,所谓内容就是每一条题目中运用的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果知识点间的联系密切,如第一条题目运用了“圆的半径”的知识点,第二条题目运用了“圆的周长”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在讲述题目前,主要和学生复习好“圆的认识”这单元,就可以轻松简单地解答好习题,但如果题目间的知识点完全不同,而且相距甚远,如第一条题目运用了“圆的直径”的知识点,第二条题目运用了“正方形的周长”的知识点,那么在你做习题前你就要给学生复习一次“圆的认识”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两个知识点,这样做不仅耗时间,而且小学生的

思维能力也不能很好地接受,导致课堂质量的降低,所以习题在内容上要做到合理与关联。

二、增加数学课堂习题的趣味性

所谓的高效性课堂,都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增加数学课堂习题的趣味性,能很好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习题讲解效率。

1.创新数学课堂习题题型

所谓题型,就是指题目的形体结构特征,简单说就是“题目的问法”或“知识点的考察方法”。传统的题型一般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题型,直接型的题型就是直接问“已知这个圆的半径,请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间接型的题型就是间接问“已知这个圆的直径,请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看出传统型的题型问法枯燥,内容古板,一点都不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所以我们就要创新题型,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如“在一个圆形的喷水池里,有一个平行喷射水花的水柱,水柱刚好能喷射到水池边上,已知中间水柱的喷射范围是3米,请问这个喷水池有多大”。这样的新题目,不仅贴近生活,而且问法新颖,学生们也会感到非常有意思。

2.创新数学课堂习题的讲解思路

习题的讲解思路,就是一个将习题每一个知识点逐个分析出来的过程,这也是身为教师要教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以下我们以上面说到的“求喷水池有多大”的创新题型为例,进行事例解说。首先读懂题目,然后分析整理出这条题目包含的知识点,从“请问这个喷水池有多大”,我们可以得出这条题目运用“圆的面积”的知识点,此外,从“已知中间水柱的喷射范围是3米”得出,这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3米,注意上面这些都是头脑分析出来的知识点,而我们的习题讲解是要讲明白给学生听的,所以我们需要在黑板上抄写出这条题目,然后引导学生,顺着思路分析,分析好题意,找到关键句,将每一句关键句圈划出来,标明每一个关键句得出什么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写在另一边,分析这些知识点能否一起组合,最终满足我们题目的所求,最终得到这条题目的答案是:S=πR²=π×3²=9π平方米。

3.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气氛

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提高一个人的兴趣与积极性,所以创新课堂教学气氛,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至于如何打造一个诙谐有趣的课堂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讲笑话,有关于数学方面的笑话,如“一元一只鸡”猜一个数学定理,答案是“绝对值”。每天在课堂上用2到3分钟,讲一个笑话,绝对能提高你的课堂的效率,小学生们也会喜欢上你的课堂。

三、分析好小学生的群体特征,因材施教 无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高中生,我们都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特征,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来说,我们在教学是主要加强学习的引导性。根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和中学生一样具有叛逆性,因为小学生都是比较单纯的,他们不喜欢被束缚,所以一旦你强求他们做某些他们不喜欢的事,他们就会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去学习,所谓引导性,就是用一种抛砖引玉的方法,间接地教导小学生如何做,最好的引导法当然是物质引导,利用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贴纸的物质引诱,可以很好吸引小学生们的解题积极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教师出发,可以从小学生出发,但有三个总原则,第一是合理,第二是创新,第三则是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宋善坤. 优化练习设计的几点做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2) [2] 徐峥. 小学数学个性化练习设计浅探[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9)

[3] 王苏林.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例谈[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9) [4] 黄浩.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0) [5] 蒋梅. 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冷”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1) [6] 陈钰茹.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J]. 克拉玛依学刊. 2012(04)

[7] 周永元. 数学练习设计要凸显“四个注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