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标准化基本任务和指导原则。企业标准化的机构设置和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素质。
基本任务: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对标准的 实施进行检查。
指导原则:增强法制观念、自主管理的观念、适应市场竞争的观念、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的观念、主动服务的观念。 机构设置:
基本素质:1、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 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资格。2、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和法律、法规、规章。 3、应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4、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 力,计算机应用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和实施原则。企业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实施要求
制定范围:(l)没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产品标准;(2)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
作标准;(3)设计、采购、工艺、半成品以及服务的技术标准(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补充);(4)为提高 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 实施原则:
(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标准和强制性条款,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 产、销售和进口;
(2)推荐性标准,企业一经采用,应严格执行; (3)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应严格执行;
(4)山口产品的技术标准,依据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 实施要求: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企业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的产品,可以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已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合同约定执行;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协定采用国际标准;企业应当在所生产的产品或其说明书、包装物上标注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编号、名称;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制定程序:1、调查研究、收集信息;2、起草标准草案;3、编写标准送审稿;4、审查标准;5、编制标准报批稿; 6、批准和发布
修订程序:
3、企业标准体系的概念、编制企业标准体系原则和总要求
概念: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结构性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 体系表的要求:
(1)全面成套——技术事项齐全、单项标准齐全;
(2)层次恰当——表中标准左右、上下关系合理恰当; (3)划分明确——按照标准的功能划分,避免重复和缺位;
4、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构成(5个部分)
结构图;
体系表(技术标准体系表、管理标准体系表、工作标准体系表); 标准明细表;
标准统计表(或称“汇总表”); 体系表编制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