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10道,总分:50分】 1.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 政府议程 B. 行政议程 C. 正式议程 D. 公众议程 正确答案:D
2.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A. 政策表面化 B. 政策替换 C. 政策缺损 D. 政策扩大化 正确答案:C
3.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A. 政策表面化 B. 政策替换 C. 政策缺损 D. 政策扩大化 正确答案:A
4.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 A. 麦克拉夫林 B. 米特 C. 史密斯
D. 拉宾诺维茨 正确答案:C
5.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监控 正确答案:B
6.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 替代 B. 分解 C. 合并 D. 缩减 正确答案:B
7.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 外在创始模型 B. 动员模型 C. 内在创始模型 D. 史密斯模型
正确答案:A
8.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B. 主体权威性 C. 信息的反馈性 D. 空间广泛性 正确答案:A
9.在物价放开上,我国采取的是逐步放开的价格政策,而不是一步到位的价格政策。这就避免了因物价大幅上扬而可能带来的社会混乱。这体现了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A. 事实分析 B. 价值分析 C. 规范分析 D. 可行性分析 正确答案:D
10.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A. 史密斯 B. 麦克拉夫林 C. 雷恩 D. 巴德克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道,总分:25分】
1.一个合格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至少应该具有( ) A. 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 B. 较高的管理水平 C. 合理的知识结构
D. 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 正确答案:ABCD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方法中的类比分析法包括( ) A. 人的类比 B. 直接类比 C. 符号类比 D. 幻想类比 正确答案:ABC
3.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 决策方案的提出 B. 法制部门的审查 C. 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正确答案:BCD
4.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成本收益,可从( )等角度分析 A. 个人 B. 政府 C. 社会
D. 以上角度都不是 正确答案:ABC
5.公共政策问题的结构类型有( )
A. 结构优良的公共政策问题 B. 结构宏观的公共政策问题 C. 结构不良的公共政策问题 D. 结构适度的公共政策问题 正确答案:ACD
三、判断题【共5道,总分:25分】
1.公共政策评估不涉及投入公共政策的间接成本。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公共政策在其有效期限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关于政策执行的浴盆模型认为,通过执行中的一段阵痛后,随着人们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执行过程逐步进入正常状态。这时,政策功能的设计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政策失效也就不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政策议程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