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认识近似数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课标分析 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设计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4至第99页共10节内容安排13个例题。教材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一年级已经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了解数的组成,数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生已经熟悉10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读法写法,并且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近似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区分近似数和准确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的近似数的意义。 使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意义。 使学生学会区分近似数和准确数。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计数器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填一填 2700 2699 4387 4378 1000 999 3620 4100 2540 2523 4238 4228 1357 897 988 899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近似数。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郝老师听新闻联播说,今年我市举办全运会,有9985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全运会。我想,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有将近10000人呢。这两个表示运动员的人数,有什么不同?大家思考并讨论。 生1:我认为9985这样说的很精确。 生2:9985快10000了,更容易记住。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好极了,10000是个容易记住的数,而9985是参加全运会的准确人数,也就是精确的数据。10000是个大约、大概的数字。 生3:9985很接近10000。 师:这位同学补充的很好。10000人是参赛运动员的大约人数,它是一个整完万数,说起来比较方便好记,与准确数很接近,因此,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师生总结:怎么确定哪些数是近似数:看到“约”“大约”“大概”“将近”“接近”“可能”等词语,就敢确定这个数是近似数。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用近似数的例子吗? 生1:我们学校二年级大约150人。 生2:教学楼高大约40米。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近似数在生活中很常见。 归纳总结:与准确数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就是近似数。生活中,有的时候不需要用准确数,可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课本做一做第91页,93页5.6两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请完成的同学成果展示。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94页9-11题。 七、教学板书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