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检验合格。试验室、标养室,温度、湿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湖北华新“堡垒”牌P.042.5,依据GB/T17671—1999,GB/T1346—2001及GB/T11345—1991试验规程,各项指标符合GB175—1999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表1 厂牌名称等级 水泥批号 细度 (%) 标准稠初凝终凝度用水时间 时间 量(%) (h) (h) 27.1 02:19 04:58 安3天抗3天抗28天抗28天抗定折强度 压强度 折强度压强度 性 (Mpa) (Mpa) (Mpa) (Mpa) 合格 4.7 19.6 12.6 51.2 华新 “堡垒” 厂家取样0 0·58 42.级 2、细骨料:选用赣江河砂,依据JTJ058—2000试验规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JTJ041—2000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表2 名称 河砂 产地 赣江 表观密度 (Kg/m3) 2.630 含泥量 (%) 1.2 筛分 中砂 细度模数 2.88 3、粗骨料:选用赣江卵石,依据JTJ058—2000试验规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JTJ041—2000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表3 名称 碎石 产地 聂桥镇 表观密度 针片状含(Kg/m3) 量(%) 2.808 5.6 压碎值 (%) 7.2 含泥量 (%) 0.6 颗粒级配 (mm) 4.75-19 4、水:饮用水,符合JTJ041—2000规范砼拌制用水要求。 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依据JGJ55—2000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下册,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C30砼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1、计算试配强度:
ƒcu, 0 = ƒcu, k+1.645σ=30+1.645×5.0=38.2Mpa
2、计算水灰比:
aa·ƒce 0.46×42.5×1.13
W/C = = = 0.56
ƒcu, 0+aa·ab·ƒce 38.2+0.46×0.07×42.5×1.13 3、确定用水量:m w 0
已知:卵石Dmax=19㎜,维勃稠度5-10 S,查《规程》表4.0.1-1,选用水量为180㎏/m3。根据经验取水灰比0.43。 4、确定砂率βS:
根据实际经验确定为36%。
5、计算水泥用量m c 0:
m w 0 180
m c 0 = = =367㎏/m3
W/C 0.49
6、计算砂、石用量
367 m g 0 m s 0 + + + 180 +0.01a =1000( a=1)
3.1 2.808 2.63 m s 0
×100% = 36% m g 0+ m s 0
解方程:m s 0 =690㎏/m3 m g 0 =1227㎏/ m3
7、初步配合比为水泥 :砂 :碎石:水用量(㎏/ m3): (1)367:690 :1227 :180
8、计算水灰比±0.03%、βS±1%另两个不同配合比: (2)346:716:1219 :180(3)391:664 :1232:180 四、通过上述(7)的计算,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0.03、βs±1%另两个不同配合比进行试拌,对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
制件,标准养护,进行7天、28天的抗压强度检验,详见下表: 表4 试验设计水灰编强度 比 号 1 2 3 C30 C30 C30 0.52 砂试配 率 强度 % (Mpa) 37 38.2 38.2 38.2 各项材料用量(Kg/m3) 水 泥 346 367 391 砂 716 690 664 碎 石 1219 1227 1232 稠度 水 180 180 180 6s 8s 10s 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Mpa) 度(Mpa) 30.3 32.0 35.3 38.6 39.2 39.9 0.49 36 0.46 35
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表4中试验编号2的配合比为C30涵洞砼的设计配合比,具体用于圆管涵身。 六、附件
1、砼设计配合比试验记录。 2、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 3、砂子试验记录。 4、碎石试验记录。 5、水样试验报告。
A1标中心试验室 2004年3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