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下岗职工心理状况调查及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下岗职工心理状况调查及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岗职工心理状况调查及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作者:于福成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2期

摘要:下岗职工心态是关系到能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文章对下岗职工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下岗职工心理状况;下岗职工心态;下岗职工;健康教育;下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下岗职工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问题,对于下岗职工而言,他们的心理状况如何,又怎样引导其健康发展。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下岗职工心理现状调查

经调查发现,下岗职工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1、失落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旧观念碰撞产生失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生、老、病、死由企业“全包”,企业成为职工赖以生存的家。现在一旦下岗失业,就会感到无依无靠,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二是与别人比较出现心理失衡。在老同志、老朋友、老同事间比较,觉得自己的能力、工作态度、贡献均不差,但人家“在岗”,自己下岗,心理极不平衡,增强了失落感。三是下岗前后生活反差大。下岗职工主要生活来源,依靠企业发放基本生活费或政府救济。职工下岗前后收入反差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2、依赖心理。下岗职工大多存在“等、靠、盼”的依赖思想:一是等待国家安置。有的认为,社会主义饿不死人,总会有饭吃。有的认为,进了国有门,就是国家人。既为国家人,就要国家管。还有的认为,下岗是暂时的,国家不会撒手不管。二是依赖企业和亲友。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职工一旦离开企业,顾虑重重。有的职工下岗后不找市场找厂长,寄希望于企业的复苏,能够重新回原单位工作。三是对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有的认为,只有进国有企业才算就业,才有安全感。进集体企业、摆摊、干个体、在外打工都不算就业,小时工、弹性工时等多种形式都不算就业。据调查表明,50%多的下岗职工等待政府和企业的安置,30%多的职工暂时予以考虑自谋职业,但最终还是希望政府和企业重新安置。 3、抵触心理。下岗职工丢掉了几十年的“铁饭碗”,意味着利益受到影响,而留岗人员却在减员增效中增加了利益。这种利益矛盾,使下岗职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一是个别宣传媒体出现误导,将职工下岗视为对职工能力缺乏的惩处,引起下岗职工反感。另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社会上一些人往往对失业人员产生一种偏见,认为失业就是无能。有的人甚至把失业人员比喻成“社会的累赘”等等。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下滑不是自己的错,自己在企业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二是下岗职工主人翁荣耀缺乏。有的职工下岗前,长时间感受到主人翁荣耀,一夜之间成为下岗者,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产生一种羞耻感。个别的甚至呆在家中不愿见人,更不敢抛头露面自谋出路。三是再就业难度大。职工下岗后,要求就业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由于下岗职工文化水平较低,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就业渠道窄,再就业环境不够宽松。

4、恐惧心理。一是担心生活没有着落。职工下岗后,生活会受到明显影响,带来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二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职工下岗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怕社会歧视,担心被人看不起,不愿去从事服务性和苦脏累的活。三是担心难以再就业,有的下岗职工没有技术专长,对下岗后能不能找到饭碗感到担忧。四是担心失去依靠。下岗职工都担心企业撒手不管,或者企业有了新的转机和就业机会,把他们排除在外。

5、自卑心理。下岗职工中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有一定困难,在心理上产生强烈自卑感,悲观,消沉,丧失信心.

6、盲从心理。一些下岗职工不能正确地客观地选择自己所适应的就业点,而是抱着随大流的特点,盲目地结伴外出打工或合伙做生意,一事无成;有的轻信招工、致富广告,不辨真伪,以至上当受骗,陷入困境。 二、引导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健康教育是预防下岗职工心理障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治下岗职工身心疾病的有效手段。针对社会上新出现的下岗职工增多,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工作需求量加大的特点,我们应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

1、使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国家要抓立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该考虑制定一部《健康教育法》或条例,政府主管部门在企业效益状态好时就应该加强这方面教育工作,明确企业承担对职工健康教育的责任,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再就业心理素质。

2、政府要加大对健教工作投入。在大批下岗职工心理状态较差时,政府应集中力量组织专业人员和资金,展开专项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对下岗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难题,职工用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实事求是的寻找自己的再就业之路。通过教育使下岗职工感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方面问题,减轻职工的心理负担。较快的度过心理负重期,这对于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3、设立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专线。各级卫生部门要注重下岗职工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疏导,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免费为下岗职工开设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专线服务。各地市健康教育单位也应设立这方面的咨询门诊和“电话热线”,通过新闻媒介播放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专题节目,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从医学的角度提高下岗职工的心理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加大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力度。在职工比例居住较多的社区内,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委员会要加大对下岗职工的服务,有组织的开展群众性的谈心会、联谊会,使社区群众心心相通,邻里相助,与下岗职工同心同德,共度难关。社区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的同时,要加大对下岗職工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