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溪水湾花园(8#楼)
一.计算依据: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附录A所示公式进行计算二.计算条件:
建筑物的长度 L(米)--------------------------------56.5
建筑物的宽度W(米)--------------------------------42.6
建筑物的高度 H(米)--------------------------------81—注1
建筑物50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 Td(天/年)-------------35.7
四周建1.5—注2 校正系数 k------------------------------------------------1—注3
注1:防雷计算中 注2:选1为四周 注3:一般情况取1;位于山顶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金属屋面无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河湖边、山坡下 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三.计算过程及结果:
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Ng=0.1×Td=0.1×35.73.57= 等效面
积Ae计算:
Ae={LW+2
公式①
(L+W)×Ae=
{LW+(L+W)Ae={LW+2(L+W)×Ae=[LW+2H
公式② 本建筑
(L+W)+π
物高度
Ae=0.04969年
0.1774预四.确定结论: 根据计
算结果,
四周无建筑四周有建筑
四周部分有建筑
该建筑物按第三类防雷建筑设防。
附录:GB50057-2010第3章防雷分类依据:
第二类:N>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及火灾危险场所; N>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第三类:0.01≤N≤0.05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及火灾危险场所; 0.05≤N≤0.25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在平均雷暴日>15d/a的地区,高度≥15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在平均雷暴日≤15d/a的地区,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不依据计算确定防雷分类的相关规定详见GB50057-2010第3章相关条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