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名校课堂】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8 《老王》(语文版)含答案

【名校课堂】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8 《老王》(语文版)含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8 老 王

01 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dì( )了。

(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 qiàn( )在门框里。 (3)kū lóu( )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4)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 )着钱,zhì bèn( )地转过身子。 2.字词积累——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惶恐 肿胀 默许 慰籍 ________ (2)塌败 骷髅 湖涂 抱歉 ________ (3)荒僻 善良 取谛 闲聊 ________ (4)滞笨 诲辱 凑合 愧怍 ________

3.语言运用——在下列句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语言运用——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

(2)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5.语言运用——在下列句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序号,使之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爱心是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 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

6.语言运用——在辩论中,如果能做到语言幽默,带来的效果一定会很佳。请你说说

下列语段中萧伯纳的话有什么妙处。

一天,瘦削的萧伯纳遇到了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商人讥讽道:“看见你,人们会以为英国发生了饥荒!”萧伯纳回击道:“看见你,人们就会明白饥荒的原因。”

7.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2)文中提到“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8.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

9.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1)【拟写标语】云南红问川发生地震后,学校组织“我为灾区儿童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希望灾区儿童能感受到心连心的温暖,微笑着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以下是学生会主席为本次活动拟出的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根据上面画线文字拟出下句。

上句:伸出援手,手拉手战胜困难;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栏目设计】班级要办一期以“奉献爱心,你我传递”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栏目

示例,再给黑板报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示例:爱的故事我来讲

栏目设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设计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襄州区杨忠共从1979年开始用捡破烂、卖棉花糖攒下来的钱,持续捐助贫困生。据当地教育部门粗略统计:34年来,受他捐助的学校有20多所,总金额达10多万元。杨忠共说,能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们,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材料二:颜拥军是一名爱心公益志愿者,他投资近300万元创办襄阳展颜特殊教育学校,接纳自闭症以及其他智障儿童。他说,尽管每年都还贴钱,但看到有孩子顺利转入普通学校,看到孩子们每天都有进步,自己能为这些孩子奉献点爱心,就觉得很满足,很快乐。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拓展阅读 (温州中考改编)

嘿,邻居!

——中国邻里关系调查

编辑:Lily 制图:Clyde

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民意中国网,搜狐新闻中心

(节选自《凤凰都市》2016年第5期)

10.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受调查者中根本不认识自己邻居的人的比例并不大。 B.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群。 C.居住环境改变是邻里关系变冷漠的最重要原因。

D.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社区多举办活动能增进邻里关系。

11.【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

12.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信息捕捉、筛选能力和语言归纳概括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之后,把最核心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有机组合,并要求简明扼要。

【典型例题】文中老王是一个善良纯朴、忠厚老实的人,试通过文中第5、6段,概括能体现老王性格特点的生活片段。

【参考答案】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载病人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确认。

【技法点睛】提取概括材料信息的步骤: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题提示,如答案可能出自哪一则材料、可能有几点、应该紧扣什么内容寻找答案等。

(2)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 ①摘录句段法。关注材料中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原文原句。 ②材料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用材料合并法,即把每则材料的中心意思连起来。

(3)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力求规范、简明扼要。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0。

8 老 王

1.(1)缔 (2)镶嵌 (3)骷髅 (4)攥 滞笨 2.(1)籍—藉 (2)湖—糊 (3)谛—缔 (4)诲—侮 3.。 ? , ? 。 : 4.(1)语言描写 (2)肖像描写 (3)动作描写 5.④ ② ③ ① 6.示例:萧伯纳的语言机智幽默,揭露了商人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损失基础上的事实,起到对那个商人强烈讽刺的效果。 7.(1)文章通过使用“镶嵌”这个词语,夸张地描绘出老王因病身体极差,行动不灵活,身体僵直的状态。而“站立”一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因为老王在病重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看“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感动,这份真情是无法用具体数目来衡量的。 8.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9.(1)献出爱心,心连心笑迎明天。(2)爱的诗词我来吟 爱的建议我来提 (3)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爱是一种善良的品德,爱是温柔的,更是甜蜜的,人类需要爱!世界需要爱!让我们每个人都把爱献出来,让我们一同走进爱的

世界,一起享受爱的阳光。 10.C 11.邻居之间缺乏深入交流,甚至没有交流。从数据看,邻里之间相处的活动中比例最大的是“见面打招呼”,而“互相串门”“生活上互相照应”等深入的相处的活动比例却极少,没有相处活动的比例也高达34.8%。 12.“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对陌生人缺乏信任、邻里互助的需要减弱等原因,让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而社区多组织活动能让邻里之间交流更加深入,尊重邻居、不影响邻居生活则能增进邻里关系,所以“互信互助不互扰”的确是最合适的邻里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