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躜勖国自国咽 杨德清 (四川省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四川成都620577) 动物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免疫接种、疫情报 告和诊断、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和检疫、疫病的隔 离和封锁、动物饲养场地和动物及动物加工、疫 病的药物治疗,以及经营场地的消毒、杀虫、灭 鼠、防鸟。其中,免疫接种是其『lff重要的一环, 一、免疫接种方法 根据所用生物制剂的品种不同,可分为皮下、 皮内、肌肉注射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口服 等不同的接种方法。如猪瘟活疫苗可用皮下注射或 笔者从接种方法、接种注意事项、疫苗免疫效果 影响因素j个方面总结丁自己的经验,以供大 家探讨。 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可拌冷饲料或给猪灌 服;布鲁氏菌病活疫苗(M5或M5—90弱毒菌株) 可经皮下、滴鼻、喷雾和口服法免疫;鸡痘活疫 对环丙沙星的含量进行检测,检测限可达 1.2 X 10 mol/L(Sun H w,2006)。该方法具有灵 FQs结构中具有共轭双键,在紫外光区有紫外 吸收,因此可采用uV来检测FQs的含量。Amin利 用FQs与一些显色剂如:BCG、BCP、BPB等反应, 其产物能在紫外光区有吸收,建立电荷转移分光光 度法检测加替沙星的含量(Alaa S Amina,2007)。该 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不需外加光源和散射 光等背景干扰,在体内药物残留检测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误差小,但相比其他光谱分析 法其灵敏度偏低。 5展望 4.2荧光分光光度法(FL) 荧光分析法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简便,在FQs含量检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利用 FQs本身能发荧光的特性,对其进行直接检测。 也可利用FQs对可发荧光的物质产生荧光增敏 综上所述,目前对F0s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量 检测方法比较多,且各具特点。微生物法是比较经 典的检测FQs残留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不 高,容易出现假阳性,准确度不高。而HPLC等色谱 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准确等优点,但对样品的前 处理过程繁琐,且设备价格昂贵。免疫分析法主要 现象,从而对FQs定量的方法。如李娟娟等利 用I 一半胱氨酸修饰的ZnS量子点作为荧光探 针,基于荧光增敏原理来检测诺氟沙星的含量。其 检测限为7.4 X 10 。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度高、叮用于直接测定诺氟沙星含量(李娟娟, 2010)。 的优点是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易出现假阳 性准确性不高。而几年发展起来的光谱分析法具有 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不需复杂样品处理过 程等优点,在FQs残留量检测有很广阔的应用 前景。目前,研究者们更亲睐将具有特殊光谱 特性的纳米材料如量子点,利用其荧光特性对FQs 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且可结合免疫技术实现多组 分分析。■DH 4.3化学发光(ECL) ECL是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 种光辐射现象。Sun以KMnO 一Na S:O 为发光体系 M zgdvCoj com 35 悃 I安全用药 其具体情况包括: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母源 苗用刺针蘸取稀释的疫苗于翅膀内侧无血管处 皮下刺种等。 抗体水平;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 动物的免疫应答能力;疫苗的种类和性质;免疫接 二、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种方法和途径;各种疫苗的配合;动物健康及生产 能力的影响。 (一)预防接种应有周密的计划 1、为了做到有的放矢,预防接种时应对当地各 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清楚存在哪 些传染病,在什么季节流行,据此设计每年预防接 三、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一)疫苗因素 种计划。 2、预防接种前,应对被接种动物进行详细检查 和调查了解,特别注意健康状况、年龄大小、是否 怀孕或泌乳,以及饲养条件的好坏。 3、接种前,应注意了解当地有无疫病流行,如 发现疫情,则首先安排对该病的紧急防疫。如无特 殊疫病流行则按计划进行定期预防接种。 4、疫苗接种后经过一段时间(10~20d),应检 查免疫效果。尤其是改用新的免疫程序及疫苗种类 时更应重视疫苗效果的检查,目前产用测定抗体的 方法来监测免疫效果。如果免疫失败,应尽早,尽快 补救,以免发生疫情。 (二)预防接种应激反应方法 1、在气雾、饮水、滴眼、滴鼻等方法进行免疫 时,对病毒性活疫苗可使用抗应激抗生素、保护剂 等措施。 2、在免疫接种前或免疫接种时给被接种动物 使用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 3、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注意气候条件、控制好 畜舍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免疫时机等有效避免或降 低免疫接种诱发的不良反应。 (三)疫苗的联合使用 两种以上疫苗同时给动物接种可能彼此无关, 也可能彼此发生影响。如果一次接种疫苗种类过 多,机体不能忍受过多刺激,不仅可能引起较剧烈 反应,而且还可能减弱机体产生抗体甚至免疫麻 痹,为了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流行严重的传染病, 最好单独进行接种。 (四)根据各方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 序 1、疫苗免疫效果与疫苗性质和疾病的免疫特 征直接有关,很多疫苗本身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 有些疫苗本身保护性能差或有一定毒力,如猪副伤 寒菌苗、鸡喉气管炎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 苗等。 2、有些疫苗的毒(菌)株与流行的野毒(菌)株 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发生变 化,如口蹄疫、禽流感、链球菌病。 3、疫苗选择不当甚至用错疫苗,在疫病严重流 行的地区,仅选择安全性好但免疫原性差的疫苗, 如新城疫。 (二)疫苗的保管与运输 疫苗应该冷冻保存,冷藏运输,疫苗稀释后 及时使用,否则会失效或减效。疫苗都有有效 期,并有特定的物理性状,不能使用过期、变质 的疫苗。 (三)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四)免疫接种方法 应按疫苗说明使用疫苗,注意免疫接种途径或 方法。疫苗稀释均匀,及时使用,接种剂量足,接种 不遗漏等。 使用活疫苗,接种前后一段时间不能使用抗菌 药物,以免影响疫苗活菌的繁殖,减少免疫效果。 (五)动物因素 1、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期,或在接种时由接 种人员及工具带入病原体,则会引起免疫动物严重 反应。 2、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圆 环病毒病等,则免疫效果下降,有时会导致 发病。■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