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1 / 10

二、动语、宾语 1、动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

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联合短语作动语) 山坡上下来两个人。(不及物动词作动语) 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中补短语作动语) 2、宾语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三、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

2 / 10

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

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 (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 (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

(1)描写性状语:

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

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

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

3 / 10

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3、补语 (1)结果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

4 / 10

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等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

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看得清楚,看<不>清楚?第二部分

四、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谓语 定︱中

5 / 10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语‖谓语 定︱中动︱宾 定︱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已经]深秋了。 主语‖谓语 状︱中

有的同学[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主语‖谓语 状︱中

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例如: 那位学生昏倒<过去>了。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主︱谓主︱谓 中<补〉中<补> 句子分析示例

(全体)同学[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 主语‖谓语 (定)︱中[状]︱中

6 / 10

动︱宾

中〈补> (定)︱中语气词 A衣服洗<干净>了。 |主||谓| |述<补>| B坑挖<浅>了。 |主||谓| |述<补> | C坑挖<深>了。 |主||谓| |述<补>|

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

7 / 10

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 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 划分句子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一)什么是主语、谓语

在一个句子里,如果前一部分指明所要陈述的对象是“什么人”或“什么事”,那么,表明这人或事物的词语就是这个句子的主语;如果后一部分陈述前一部分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那么,表明“陈述”的词语就是谓语。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是受谓语陈述的,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勤俭‖是一种美德。 干部和群众‖很团结。 (二)主语的类型

按照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把主语分为三种类型。 1、施事主语

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施动者),即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主动句一般就是这类句子。如:

我打球。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2、受事主语

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动者),即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主语头上。被动句一般就是这类句子。如:

8 / 10

球被我打。 马达发动了。 3、中性主语

这类主语,既不是施动者,也不是受动者,它只是谓语描写、判断、说明的对象。这类句子的谓语一般由名词、形容词以及相应的短语或主谓短语充当,还可由非动作动词“有、是、在、像、姓”等充当。如:

屋里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描写 今天国庆节。说明 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存在 共产党像太阳。描写 他是共产党员。判断 夕阳无限好。描写 (三)主语和谓语的构成

大多数情况下,主语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如:

雷锋回来了。 你同意吗? 她的眼睛模糊了。

老通宝恨洋鬼子不是没有理由的。 危险进一步威胁到市委。

讨论开始了。(动词、形容词和短语作主语,我们已把它看作为一个事物。)

9 / 10

我们的理想实现了。动词谓语句 水热了。形容词谓语句 今天晴天。名词谓语句

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主谓谓语句 (四)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两个主语,一个是句子的主语,叫大主语,一个是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叫小主语。主谓短语是对大主语陈述说明的,可以在它和大主语之间断开。如:

他身体很好。(大小主语之间是)隶属关系 那些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支配关系 人们心情沉痛。隶属关系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研究过了。相关关系(可加“关于”)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