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春期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2010年春期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0年春期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卷首寄语:

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们聪明才智的时刻啦,别匆忙,别慌张,请你轻松地坐下来,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答题前先把题目看清楚,书写清楚。

一、知识积累(共16分,第7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皱纹zhòu 揩油kāi 鞠躬 jū 虐待nüè B、暑假shǔ 剔透tī 新颖 yǐng 遴选 lín C、抉择jué 水榭xiè 磕头kē 风靡 mǐ D、确凿záo 膝盖qī 渺茫 miǎo 负荷hé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发绺 马鬃 憎恶 窘相 B、咨情 颤动 倔强 地窖 C、脸颊 摩婆 诅咒 踌躇 D、跻身 抖擞 桌著 逞能

3、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这次汶川大地震,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令暖装在心上。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案例措施。

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有错的一项是( D )

A、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 B、魏巍,散文家、诗人、小说家。《我的老师》就是他的作品。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入“美女蛇的故事”,作用是给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更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

D、贾平凹《月迹》通过孩子们梦想登月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像及为了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心灵。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7.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A )( B ) 4分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A、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 B、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C、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D、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

二、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列题目。(2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诗中有一联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欢欣,表现诗人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这一联是( B )。

A. 尾联 B.颈联 C.颔联 D.首联

三、综合实践(共6分)

9.在学习过程中,你一定参加了许多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对其中的某次实践活动印象特别深刻吧。如果学校校报的小记者来采访你,向你提出以下问题,请你简要回答: 记者:你最喜欢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其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说:_____________ (4分)

记者:你觉得这次活动对你改变语文学习方法有什么影响?

你说:______________ ( 2分)

答案略

四、古诗文默写(共12分) 10、默写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上岳阳楼。 ②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凭轩涕泗流。 ④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 ⑤两小儿笑曰:“ ! ” ⑥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成为我最了解、最

珍贵的人。(《童年的朋友》) 答案略

五、文言文阅读(共11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1、解释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普少习吏事 ( 熟悉 ) ②读之竟日 ( 整天 )

③普颜色不变 ( 脸色、神色) ④他日补缀旧纸( 修补、连结 )

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性情深沉,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常常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1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B ) (2 分)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14、仔细研读下面几处细节描写,并说说这样写表现了赵普什么特点?(至少写出两点)(2分)

勤奋读书,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忌妒刻薄,不畏强权„„„„„„„„。 (说明:由于题目有问题,只要学生写出赵普的任两个特点就给2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23分)

( 一 )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 „„„„„„„„„ „„„„„„„„„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象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15.举例说明上文字用了哪些描写人物方法?(4分)

例子1: (描写方法: )

例子2: (描写方法: ) 答: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 。(例略)

16.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鲁迅的瘦?(2分)

答:表明鲁迅长期投入“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也充分表现出了“我”对鲁迅的关爱之情。 17.“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这一句中的“乱蹦”写出了我的什么心情?“没有把它蹦出来”说明什么?2分 答:“乱蹦”反映了我内心的激动, “没有蹦出来”,说明“我”对当时社会黑暗环境的警觉,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爱护。(意思对即可)

18.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对鲁迅的不同称呼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同志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 父亲: “父亲”表示尊敬热爱; (二) 白雪塑像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9.指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儿子“苦恼”指:

答: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 (2)爸爸“苦恼”指:

答: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20.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有哪些? 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3分)

答:夏夜、北方的冬天、大雪。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21.“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元元明白了什么? (3分) 答:元元明白爸爸每天晚饭后就离家出去是为了怕咳嗽影响自己的学习。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他甘愿献出自己最需要的生存空间,牺牲自己必要的休息。 22.文章抒发的感情是 (3分)

答:父亲对儿子深情的无私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

七、作文(共50分)

23、以“烦恼”为题目,文体不限,字数存500字以上。

提示:天空不会永远晴朗的,成长中的少年,也会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烦恼来自于生活,来

自于学习,来自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写一写你的烦恼吧。 题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