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浅谈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摘要:随着体育的持续发展,加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也是教育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根据教育经验,提出了初中体育中长跑的教学训练方法,希望学生能够不再惧怕中长跑。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方法

前言:中长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意志。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中长跑训练可以缓解学生在课程学习时的疲劳。因此,教师要重视中长跑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中长跑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训练。

1.

影响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的因素 (一)教学的单一形式和创新的不足

现状有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形式是相对单一,主要是上课时才学习中长跑,缺乏持续创新,中学生没有很多探索新事物的心理特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课前老师提出上课内容后,学生就可以推测上课练习过程怎么样。在练习过程中没有吸引他们的光彩的情况下,只会给学生带来心灵抵抗感。在现有的教学案例中,很多教师经常以传统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创新不足,长期以来给学生带来疲惫感。

(二)要探讨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合理性

中学体育项目中,中长跑需要教师准确的技术指导。目前练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跑步的步幅小,以及心肺功能和呼吸调节运行能力差。跑步中注重身体躯干稍前倾的作用,及长距离跑步期间,双臂要与跑步步频和步幅相协调地摆动。同时,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调节呼吸的频率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影响跑步的快慢,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克服的主要课题。

(三)评价缺乏合理性

中长跑作为中考试项目,评价标准是统一的,你跑出来的成绩是多少,对应的分值就是多少。没有考虑到先天性运动能力不足,运动技术发展缓慢的学生。这样评价对这些学生不公平也不合理。针对这种情况,评价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让先天性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有一套合理评价标准。

二、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中长跑是中考体育必考项目之一。大家都知道中长跑教学中是让老师头痛的一件事,因为中长跑教学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抓好基础的学习,更要注重如何运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去吸引学生学习。

(一)打好基础,注重动作技术学习

(1)、加强小步跑、小车轮跑、高抬脚、摆臂等方面学习。首先要为学生建立好标准跑步动作,这样跑起来会更轻松、更经济性;(2)、采用前脚掌先落地方式。前脚掌先落地是最好的落地方式,但也有的学生采用是全脚掌或者是后脚中跟先落地方式。我们在训练中要求学生采用前脚掌先落地方式进行训练,是前脚掌先落地然后过渡到后脚跟,后脚跟只是轻点地面;(3)、前倾角。在中长跑中,有很多同学跑到最后400米时就跑不动了,好像在原地踏步一样,那是因为跑到最后400米时,学生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不会利用身体失重状态去跑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在跑步时身体一定要稍向前倾,称为前倾角,大约(15-22)度之间。

(二)合理安排,循序渐进

(1)、无氧速度训练。训练50米、100米、150米、200米跑。从短矩离开始训练,增强无氧速度能力;(2)、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是中长跑的基础。训练8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3000米跑。有氧耐力训练要求配速适当,让学生在有氧代谢的情况下跑步,慢慢提高学生的肺活量;(3)、速度耐力训练。通过抗疲劳状态下速度训练,是中长跑中重要的环节。训练300米、

400米、600米跑。速度耐力是在有氧过渡到无氧过程中,保持快速度不变的能力,既要速度也要耐力。

(三)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中长跑的兴趣

(1)、游戏:追逐跑。通过让矩或者让时,进行追逐跑。分成若干小组,前排的学生与后排的学生相矩5米左右,然后同时起跑,在一定的矩离中进行追逐,也可以通过一个小组追逐另一个小组。例如:有一次我上课内容是400米跑,学生一听到跑400米,个个都面无表情,都在叹气。这时我说这节课的400米是这样安排,女生为小组,男生为小组,然后让女生先跑15秒,男生再起跑进行追逐。被追上反超的女生要做俯卧撑2个,如果男生一个都没有追上反超的要做俯卧撑10个,学生一听到这样,都笑起来,大家激情一下点燃了,跑步开始,每一同学都很拼命的跑,结果跑完了之后,同学们要求再跑一组……。同学们整节课都在欢乐中学习。

(2)、比赛:接力跑。接力跑比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100米跑中,我更多是采用接力跑的形式进行训练。把一个班的学生分6至8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反馈过来的信息,学生都很积极投入,学习效果特别好。

(3)、变速跑:带领跑。带领跑对训练学生耐力效果特别好。将学生排成一路纵队,围绕运动场跑,在跑时,最后一位同学通过加速,跑到最前进行带领,接着又轮最后一位同学通过加速又跑到最前面进行带领……。这种方法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做“领头雁”,学生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训练

(1)、根据成绩,进行分层教学。成绩相差5秒之内分为一组,这样一班就分成若干个小组。比如我上学期训练九年级中长跑就是这样做,根据成绩把男女同学共分成12个小组,然后建立小组积分制度,每周测试一次,例如你在该小组跑第一名,那你本次的积分就是最高。一个月总结一次,然后对每一个小组积分前三名的同学进行奖励。

(2)、根据掌握动作技术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由于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出现一些学生动作技术差,比如动作不协调、生硬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要因材施教,看问题出现在那一个环节上,耐心分析原因,鼓励他们自我纠正。

(五)利用呼吸训练法,提升抗疲劳能力

在中长跑中有二种呼吸方式,一种是胸式呼吸,另一种是腹式呼吸。通过实践中得出,腹式呼吸更适合中长跑,因为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能吸更多的氧气。呼吸要有节奏,可采用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者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对加深呼吸深度非常有利,避免呼吸急促和节奏紊乱。例如:有一天在训练中长跑时,有一名叫秦一铭的学生,跑着跑着就停下,我问她,一铭是情况?她说,呼吸有点困难,胸肋间痛,我说:你要采用腹式呼吸,并要有节奏,由于呼吸氧气不够及节奏乱,容易产生岔气,造成胸肋间痛。遇到这样情况时,用手压着痛,放慢速度,继续慢跑一会儿,痛就会消失了。她说,好的。后来她在中考体育800米中得到满分。成绩为2分58秒。

结语:中长跑的训练是一项科学工作,需要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进行训练和教学。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和训练,训练方法应灵活多变。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仔细观察,不断总结和提高。只有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实践和不断探索,才能总结出更适合学生的中长跑实践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涂志勇.体育课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73):148-149.

[2] 张锡明.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9(8):44-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