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397
September2017(A)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
要要要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何爱琴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H319摘
文献标识码:A
陕西·西安710062)
DOI:10.16871/j.cnki.kjwha.2017.09.070
要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已成为社其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会大众关注的热点。他们的英语学习既受主观也受客观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考虑其英语学习的独特性,探寻影响因素。虽然,教育家们研究了其英语学习状况,找出了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但藏族大学生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对此,本文将通过对非专业的10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其英语学习状况,力图找出影响因素,探讨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对策
AStudyontheObstaclesandCountermeasuresofTibetan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asanExample//HeAiqinCollegeStudents'EnglishLearning:TakingGansuNormalAbstractInrecentyears,theEnglishlearningqualityofminoritycollegestudentshasbecomeahottopicofpublicconcern.TheirEnglishlearningisinfluencedbybothsubjectiveandobjectivefactors.Therefore,weshouldconsidertheuniquenessoftheirEnglishlearningandexploretheinfluencingfactors.EducatorshavestudiedtheirEnglishlearningsituation,identifiedtheprob-lemsandputforwardmanyeffectivemeasures,buttheirEnglishperformanceisstillunsatisfactory.Inthisregard,thispaperwilltrytofindouttheinfluencingfactorsanddiscusstheeffectivemeasuresbystudyingthesituationofEnglishlearningin100Ti-betancollegestudentswhoarenotEnglishmajors.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ibetancollegestudents;Englishlearning;obstacles;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
根据CNKI、图书馆、网络等的资料显示,近几年,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多语学习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DeAngelis认为元语言意识是提高多语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他说,倘若三语学习者已经习得了两门语言,已经习得的这两门语言将对第三语的学习在语音、句法等方面产生迁移并与第三语互相影响;Kemp研究得出,如果多语习得者掌握的语言越多,他的句法理解能力就越强;William以三语学习者为个案研究得出:在第三语学习中,母语和二语对第三语学习的作用大不相同,母语主要表现为纠错,而二语则为辅助,但是最终,这两种语言的作用会随着第三语的完全掌握而减弱甚至消失。2.2国内研究
教育家们深入实地研究考察,对藏族学生英语学习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刘雪莲通过田野调查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此他成为了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先行者,推动了民族教育和外语教育发展;龚江平以西藏大学生为个案研究了藏族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研究发现藏语与英语有许多相似之处;教育家们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和直接观察法,从基础教育、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等方面对西藏高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尹辉分析了藏-汉-英三语语境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这为研究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针对甘民院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马学伶从学习风格、三语教学、情感因素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引言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民院)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其生源大多来自本地、邻省以及青海、四川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70%。由于受传统文化、交通等因素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缓慢、教育水平较低。尤其近几年,各地区都发展较快,少数民族地区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传统文化仍占据重要位置。由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改善外语教育现状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深入思考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
3研究现状
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不理想,达不到标准。藏族大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兴趣低、不愿学,即使学校要求,他们也只是应付,勉强通过考试,根本不会认真学习。甘民院的生源主要来自临近藏区和民族地区,省内就业考试不涉及英语。大部分藏族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工作,至于其他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学不学都无所谓。虽然,学校和老师都努力地想提高其英语水
作者简介:何爱琴,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英语)。
179
外语翻译
平,可是,单方面的努力根本就不起作用。
4影响因素
4.1主观因素
4.1.1学习动机、态度、自信等个人情感因素
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藏区学生学英语较晚。刚开始学习,大家都信心满满,一段时间之后学习遇到了困难。他们开始厌学,甚至弃学,久而久之,就对英语产生了厌恶感。即使课程要求,他们也是“完任务”,考试勉强及格。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动机产生于需要,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需要,这就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想。而且,学校对藏族大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四六级等级没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就更不愿学习英语了。4.1.2思想观念和思维习惯
许多藏族大学生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宗教影响,思维比较保守。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工作,只要能顺利毕业,考上一份好工作,未来生活就有了保障。至于其他的,只要不影响毕业,他们不愿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再次,英语文化有时可能会与藏族传统宗教文化相冲突。藏族都是佛教忠实的信仰者,如果有了文化冲突,他们就会从内心抵制英语。4.2客观因素
4.2.1传统文化和本族语
藏族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语言。大多数藏族学生从一出生就说藏语,用藏族的方式思考问题,汉语已是第二语,英语就是第三语。“元语言意识是提高多语学习者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说三语学习者已经习得了两门语言,已习得的这两门语言将对第三语的学习在语音、句法等方面产生迁移并互相影响”。所以,传统思维方式和本族语使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要比一般学习者困难得多。4.2.2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甘民院地处民族地区,藏族学生有许多“老乡”,他们之间都用藏语交流,很少说汉语,更不会说英语。加之在英语课上,教师讲授占主导地位,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即使有,也只是学习较好、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大多数藏族学生都不愿开口。作为一门语言,交际性是其主要作用,学习就是用来交流的,没有语言环境,即使学得再好,也是哑巴英语”。4.2.3教育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对藏区教育的投入在加大力度,但还是不够,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错过了语言最佳学习时间。处于贫困地区的民族学校很难引进经过正规学校系统训练的英语教师,即使能,也难以满足整个地区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在甘民院,几乎没有专门的行政工作人员,老师既要做行政工作,还要做教育工作,有些老师一周甚至有二十几节课,压力大,学生多,根本无暇顾及每一个学生。除此之外,教育设施也不完备,教师不能随时随地运用多媒体和教学辅助工具,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的负担。4.2.4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不当
藏族大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动机不强,不愿学,有时甚180
至抵制英语。上课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受环境设备限制,教师上课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多以讲授为主,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再者,所使用的教材是国家统一编订,也不太适合藏族学生,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太难理解。最重要的是,藏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合理,这是导致他们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5对策研究
5.1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但是,过强或过弱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习,要坚持适度的动机”。从心理学角度说,深层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如果藏族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动机可言,那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是很难提上去的。对此,教师可以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教师人格魅力也是能否把学生思维集中在课堂的重要因素。作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藏族大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找出自己的问题,端正态度,寻找英语中可以吸引自己的东西,在英语学习中建立自信心。5.2转变传统观念,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和能力
对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对学习外语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作为外来语,有其独特的思维习惯。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藏族大学生必须要转变他们传统观念,培养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不能使可以改善的因素成为英语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5.3努力降低本族语的影响
本族语是藏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语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必需品。“作为藏民族成员,学生对自己的语言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几乎都用藏语交流,这也就造成了他们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因素———语音”。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交流,如果发音不准,别人就无法理解,也就达不到语言的交际作用。所以,藏族学生一定要主动积极地说英语,尽量减少本族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5.4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必备条件。在日常生活中,藏区学生一般都采用本民族的语言,连汉语都不经常用,更不要说使用英语,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在英语教学,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创造生动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等活动。作为藏族学生,更应积极地参与,多练习,多用英语交流。
5.5教育投入必不可少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虽然有国家的大力扶持,但是教育落后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必须要加大少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专业的外语人才,培养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吸引外来人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总体质量。
“总第397期2017年9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97
September2017(A)
5.6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合理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从心里排斥英语。因此英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条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训练。引导他们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自己的学习策略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根据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材。
plicitGrammaticalAwarenessanditsRelationship[D].DoctoralthesissubmittedintheUniversityofEdinburg,2001.
[3]William&Hammarlerg.B.LanguageSwitchesinL3Production:Impli-cationsforaPolyglotSpeakingModel[J].AppliedLinguistics,1998(19).
[4]白洁.藏汉英三语背景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D].兰州大学,2014.
[5]高全孝,郝景春.西藏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特殊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
[6]何历蓉.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解决[J].铜仁学院学报,2007.
[7]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8]马学伶.情感因素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高教研究,2012.
[9]尹辉,扎西卓玛.藏、汉、英三语语境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
[10]张津海.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因素与外语学习[M].北京: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2012.
[11]赵家红,尹辉.藏、汉、英三语语码转换心理机制对藏族大学生英
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论坛,2012.
[12]赵家红,刘怡春.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与对策[J].中
国成人教育,2011.
6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甘民院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因素既有主观也有客观。所以,找出这些障碍因素,探寻解决措施已成为民族教育者们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用最合理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要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参考文献
[1]DeAngelis,G.ThirdorAdditionalLanguageAcquisition[M].Toronto:MultilingualMatters,2001.
[2]Kemp,C.MetalinguisticAwarenessinMultilingual’sImplicitandEx-
编辑李前锋
渊上接第178页冤
习,相互带动,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增强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3.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有效性产生深刻的影响。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会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进而激发自身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各种不同的需要,而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他同时指出:“如果说需要是人的各种积极性的实质、机制,那么动机就是这种实质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适应其能力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应侧重于以跟读、朗读、对话、背诵等形式强调学生对基础的词汇、句型等的掌握,让学生愿学、能学。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侧重于师生间及学生间对各种话题展开的对话、讨论、调查、访问、报告等,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3.4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交流中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为目标,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与需求,加强学生的语言沟通和应用能力
培养。一是要借鉴雅思的测试内容,在教学中强化与应用的结合、与海外生活和学习的结合、与海外生存能力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二是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选择应用性教材,内容需涉及国外生活的各方面,比如科技、人文、政治、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海外真实生活的角度来设置教学的重难点,引用学生感兴趣的外文杂志、原声电影、慕课资源等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料。三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评价不能局限于期末试卷,更不能只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雅思、托福考试成绩等,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院校的评价方式,将课堂测试、讨论、演讲、辩论、小组展示、论文报告质量、资料收集等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通过改进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平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Z].教育部网站.[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王黎生.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
[4]刘彬.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5]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18.
编辑李前锋
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