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VDR混合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VDR混合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9月 第30卷第5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Sept.,2007 Vol_30.No.5 VDR混合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邝 华, 孔令江, 刘慕仁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交通流VD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类型车辆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其启动、刹车时的随机延 迟概率是不同的,从而提出了VDR混合交通流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了混合车辆在不同参数下 交通流模型的基本图,并对混合交通流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混合交通流模型;亚稳态;相分离 中图分类号:05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395(2007)05-0619-04 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简称CA)被 广泛地应用于交通流的研究 。 ,并取得了许多成 其中P。》p。,这完全不同于Ns模型中延迟概率P 是常数的情况.VDR模型的研究表明随机延迟刹车 概率对交通流的状态变化起很大的作用,而且能反 果.目前,最著名的CA交通流模型是NS模型_l J、 FI模型_2 和BML模型_3 J.这些交通流模型研究的 映出交通中的非线性现象.在实际交通中,由于不 同类型的车辆存在着性能上的差异,快车的机动性 要比慢车的机动性强,因此当车辆启动时(快车的 速度 =0,慢车的速度 =0),快车易启动,此时 快车的延迟概率prn小于慢车的延迟概率P ;当车 辆混合运动时( >0, >0),车辆之间相互干扰 性增大,由于快车速度大,易赶上慢车,但不能超越 都是单一车辆对交通的影响情况,然而实际交通 中,车道上一般都是由不同类型的车辆混合行驶, 因此研究混合车辆的交通流问题更具有实际的意 义.本文在VDR模型_4 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类型车 辆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其启动、刹车时的随机延 迟概率是不同的,从而建立了VDR混合交通流模 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了混合车辆在不同 参数下交通流模型的基本图,并对混合交通的特性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慢车,因此快车为了避免与慢车发生碰撞,其运动 时的延迟刹车概率p,要大于慢车运动时的延迟刹 车概率P ,这样就得到如下的演化规则 (0)确定延迟概率 P,0, =0, =0, 1模型 将道路视为长度为 的一维离散格点链,每一 个格点在每一时刻或为空或被一辆车占据.两种最 大速度不同(一种为 =一P(V)= P s0’ =5,称之为快车;另一种为 以, P , >0, >0, 3,称之为慢车)的车辆混合分布在道路上,每 (1)加速过程 种类型的车辆状态由其本身的速度 所表示,V∈ 其中,(pz0<p如)》(P,> ); (t+1)---,Min( (t)+1,VM ); [0,Vm ].用 (t)、 (t)分别表示第 辆车在t时刻 的速度和位置,则gap = …(t)一 i(t)一1表示第 辆车t时刻与前方紧邻车辆之间的间距. 在VDR模型中,利用延迟概率与车辆速度有 关来确定车辆的慢启动过程,其延迟概率定义为 (2)减速过程 (t+1)---,Min( (t),gap (t)); (3)以概率P( )随机减速过程 (t+1)一Max( (£)一1,0); (4)位置更新 收稿日期:2006—04—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62001、70371067和10347001)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邝华(1978.),男,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2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O卷 (t+1)一 (t)+ (t+1). 致,但在NS模型中是不会出现的.可以由图2的时 空演化图看出. 在每一演化时步£一£+1中,格点上的每一辆车,其 状态都按照以上演化规则进行速度和位置的并行 更新. 图2中(a)一(c)分别是P。=0.168,P=0.5;P。 =0.5,P1=0.05;p =0.7,PYo=0.5,P =0.02,p,= 2数值模拟结果和讨论 用长度为 的一维离散的格点链来表示一条 0.05时3种模型的时空演化图,模拟的是1 000个 格点从49 520到50 000时步的演化过程.横轴表 示车辆位置,车辆从左向右运动,纵轴表示时间,以 ^, 单向车道,车辆总数为N,总密度P= ;快车数为 L N N ,v ,其密度P =孚;慢车数为N2,其密度P =孚;车 1 to+ 一1 N 流平均速度为 = ∑ (£);平均车流量-,= 』』V l tO‘ J .为了考虑不同车辆之间的混合程度,引入混合 比例系数 ,其中 满足:p =P(1一 ,P = ,0≤ ≤1.本文模拟的单车道由1 000个格点组成,初始 时刻,两种车辆按一定的混合比例系数_厂随机混合 分布在车道上,且其初速度都为0,采用周期性边界 条件.在相同条件下,数值模拟不同模型得到的基 本图如图1所示. O.6 O.5 o.4 、O.3 O.2 O.1 O.O O.O O.2 o.4 o.6 o.8 1.O p 图1相同条件下新模型与NS模型和VDR模型的比较 Fig.1 The comparation between the present model and the NS and VDR model within the same conditiOIlS 从图1中可以看出,VDR混合交通流模型的临 界密度最大,其最大交通流量大于Ns模型、小于 VDR模型的最大交通流量,而且在P <P<P 的密 度区域,流量出现了两个分支,这表明亚稳态的存 在.这是由于引入与车辆速度相关的延迟概率后, 车辆密度增大时,车辆运动表现出慢启动的行为, 这将导致车速进一步减小,部分跟随车发生链式反 应,局域车辆密集拥挤,流量快速减少,出现了畅行 相与阻塞相的分离现象,这种现象与VDR模型一 黑点表示车辆的位置,白点表示空格点.图2中明 显的黑色区域表示停止前进的车辆聚集在一起形 成的交通阻塞相,且向上游传播.灰色区域表示车 辆畅通,即自由相.由图2(b)和(C)对比可看出,本 模型除了出现相分离现象外,还形成了较大的道路 间隙.这种大的间隙是由于混合车辆之间存在着速 度差异而产生的,它不能由慢车后的快车进行超车 来填补,这就产生了道路空位和道路使用效率的降 低,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本模型的最大交通流量要 小于VDR模型的最大交通流量. 图3中(a)和(b)分别给出了P =0.7,prn= 0.5,P =0.02,Pf=0.05时J-mf和 图.当f= 0.0时,车道上只有快车,此时该模型变为最大速度 为5的VDR模型,具有最大车辆流量约为0.72,最 大速度约为4.95,临界密度约为0.16;当0<_厂≤ 0.5时,为两类车辆混合行驶的情况,此时对于不同 的.厂,混合车辆的流量一密度图、速度一密度图完全重合. 为了进一步研究£一∞时,混合交通在厂不同情 况下,系统平均速度随演化时步的变化趋势,模拟 了延迟概率P =0.7,prn=0.5,P :0.02,Pf:0.05, 混合比例系数.厂=0.0,0.01,…,1.0时,100辆车在 10 000个格点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如图4所示.当_厂 =0.0(只有快车)和f=1.0(只有慢车)时,系统在 t=10,t=25时可分别达到最大平均速度 4.95和 2.98,且随着t的增大,平均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当0<.厂<1时,系统的平均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 在稳定值2.98附近微小的波动,且.厂越大,平均速 度趋向于稳定值2.98附近所需要的时间t就越小. 这说明,系统未稳定时,.厂对混合交通流的影响较 大;系统稳定后 厂对混合交通流不影响.可以推想, 当£一∞时,混合交通系统的平均速度约等于慢车 的最大速度. 3结论 本文在VD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类型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邝华等:VDR混合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621 (8)Ns模型 (b)VDR模型 (c)VDR混合交通流模型 图2时空演化图 Fig.2 Spatio-temporal developments 5 1呻.j 呻.j 图3 p 0.7,p 0.5,P :0.02,p严0.05时的基本三维图 Fig.3 The basic graphs of three dimensions at p 0.7,pr=O.5,p 0.02,pt=0.05 .辆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其启动、刹车时的随机延 迟概率是不同的,从而提出了VDR混合交通流模 型.从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可看出,在单车道上,系 统未稳定时 对混合交通流的影响较大;系统稳定 后 对混合交通流不影响.当£一∞时,混合车辆系 统的流量与平均速度都约等于慢车的流量与平均 速度,其最大交通流量大于NS模型、小于VDR模 型的最大交通流量,而且还展现出了亚稳态、相分 离等复杂的交通行为现象.总之,单车道混合交通 易造成局部交通阻塞,降低车辆流量和道路的使用 率等现象.因此,在实际的交通中应该根据车辆类 型的不同情况合理设计车道和车道的运行规则,实 现不同车辆的交通流分离,使混合车辆流有序化, 这样才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环境. 1 000 l 0000 图4平均速度 随演化时步£的变化 Fig.4 The relation between average —velocity V andtime step£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2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卷 参考文献 [1]Nagel K,Schreckenberg M.A cellular automation model for free way trafic[J].J Phys I(France),1992,2:2221-2229. [2]Fukui M,Ishibashi Y.Traffic lfow in 1D celllaur automaton model including cars moving with high speed[J].J Phys Soc Jpn, 1996,65:1868—1870. [3]Biham 0,Middleton A,Levine D.Self-organization nd aa dynamical transition in trafic flfow modds[J].Phys Rev,1992,A46: R6124-6127. [4]Badofic R,Santem L,Schadscheider A,et 1.Meatastable states in celllaru automata orf traic flfow[J].Eur Phys J,1998,B5: 793.8o0. [5]薛郁,董力耘,戴世强.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及减速概率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1,50(3):445— 9. [6]汪秉宏,毛丹,王雷,等.交通流中的自组织临界性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45-51. [7]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边界部分开放条件下改进的N—S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1(2):16—19. [8]黄兵花,谭惠丽,孔令江,等.转向概率及注入概率对主干道交通流影响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2(2):1-4. [9]邝华,孔令江,刘慕仁.多速混合车辆单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4,53(9):2894-2898 [10]邝华,孔令江,刘慕仁.考虑延迟概率因素对混合车辆敏感驾驶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4,53(12):4138— 4144. [11]吴可非,邝华,孔令江,等.元胞自动机FI和Ns交通流混合模型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 (4):8-11. [12]李启朗,邝华,谭惠丽,等.驾驶员的驾驶特性对交通流的影响[J].广西科学,2006,13(1):27—30. [13]吴可非,孔令江,刘慕仁.双车道元胞自动机Ns和WWH交通流混合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6,55(12):6275— 6280. [14]肖世发,刘慕仁,孔令江.高速桥梁瓶颈模型属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6,55(7):3328・3335. The Study of VDR Model for Mixed Trafic Flow fKUANG Hua, KONG Ling-jiang,LIU Mu-ren (College ofPhysics&Information Technology,Guart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Guangxi) Abstract:Considering that the capabilities for diferent type of vehicles are not same and drivers adopt diferent randomizmion brake probabilities,we proposed a one—dimensional VDR model for mixed traffic flow based on the VDR mode1.We presented the fun。 damentl diaagrams for diferent parameters by computer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model’s trafic fflow character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Cellular automaton;Mixed trafc flow model;Metstaable states;Phase separation (编辑李德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