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0年第29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No.29.2010 Serial No.103 总第103期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初探 李维新,王茹茵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8) 摘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紧迫而必要。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试点情况不理想,问题颇多。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新要求,试图为构建适合黑龙江省 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农民养老之难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双账户”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13—02 党的卜lt=屑i中全会和2009年一号文件,强调要在科学 暂行办法》可以看出,黑龙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 , 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基本原则,并初步得到了广大农民 的接受和认可。 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构建有中周特色的 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从根本上 解决i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 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 环节。当前在我国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已基本建立的情况 下,农村的卒十会养老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黑龙江省启动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T作,并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工作。黑 龙江省早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 老保险,各级财政不负担一分钱,实际能享受到集体补贴的只 占参保人数的2%,因而这种保险制度不能调动起农民参保 积极性。在2004年后,黑龙江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全国 一(二)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式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与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农村丰_卜会养老保险储蓄性缴费 模式相比较,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式的最 大亮点是,农民参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 合的方式。个人年缴费标准为200元至800元4个档次,参保 者可自愿选择,同时县财政和乡镇、村以及乡镇企业要视承受 能力分别按农民缴费额的10%或20%比例补助或补贴,汁人 农民个人账户。 (j J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注重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 度的衔接 样,也处于停滞状态。2007年,黑龙江省开始了新型农村社 20世纪90年代初黑龙江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时,由于科学发展观还没有确定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 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试点地区主要有哈尔滨、双鸭山等地 市和集贤、富裕、肇源等县,并准备逐步在全省推行。通过对试 点地区的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取 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本的原则尚不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是传统的“碎片化” 模式。但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以来,都是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构建和谐 龙江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在于缴费基数的不同,通过调整缴费基数可以实现城乡基本 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取 框架努力向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靠拢,二者的区别主要 得的成绩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步形成,并具有本省 特色 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因此,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 度是通向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平台的创新的试 点。以哈尔滨为例,该市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明确规定, 具备条件的乡镇企业职工可直接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暂不具备条件的,先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 施步骤上,采取逐步过渡的措施,即根据农村各类企业的实际 情况,采取调节缴费基数的过渡办法,逐步实现并轨,这为目 为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研 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 办法》规定,凡年满16至60周岁,在黑龙江省具有农业户口 的农村居民都可以自愿参保。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 60周岁,自领取养老金后,不再缴费。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收稿日期:2010—08—3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黑龙江省市县财源建设机制及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维新(1971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财政与公共理论与实务研究。 一l3一 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奠定J,坚实基础。 仿,允许农民存发展牛产急需资金时,用个人养老保险证办理 质押短期货款,利率 同期贷款利率相同。由银行发放贷款, 二、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 社保办每年支付农保基金利息收人的1.5%作为受托银行的 题及成因 手续费.受托银行不承担风险。可 受通货膨胀和利率降低影 (一 黑龙江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 响;农保堪金投资可选择国购买闫家特种国家各种债券或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养老{呆险基金管理不规 范、,呆障水平偏低、基金运行层次过多和养老金发放滞后等诸 多问题,导致参俅者参保积极性不商.甚至m现退保。从利:会 发展需求和比意的企盼求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 政债券。这这符台我国情,其优点是有国家财政、银行做担保。 风险小,利率比州期银行储蓄高,变性比较强,急需时可以在 一级市场变现。 5.养老金给付办法 改革,顺应_『农民对养老保障的新期待,势在必行。 (:二)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的成冈 黑龙江宙虽然制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但 这一制度内容比较笼统化,伞肯性指导和实施细则一・直 没柯 台,L大J而各地模式不统一,试点缺乏操作层面的支 持。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的没计不合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难 以大规模推J’‘.进而影响r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 三、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年保险制度设 计的思路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榧架应陔是:菏先,实 行低统一的个人账厂】与什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 础养老保险 制度;其次,根据农民群体的差异性在低统一的基础上灵活变 通,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 (一)统一于“双账户”的基础养老保险制度 1.制度模式 建议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坚持“保基本、 广覆盖、有弹性、能转移、 r持续”原则,视地区不同情况,在总 制度的指导下灵活执行。即:(1)农民个人账户l资金=农 民个人缴费 技利包+集体补助、社会资助及利息+地方缴 费补贴及利息;利息标准:每年参考巾闻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 机构人民币同期一年期居民存款利率计息;(2)兼顾传统的家 庭养老、i地 障和社会救助方式。 2.保障对象 年满16周岁( 含存校学乍)、未参加城镇职 [基本养老 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包括:纯农 民、农民_ⅢI 、失地农民、特殊群体等)。 3.基金筹集方式 新农保的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补贴构成。视 具体情况,可有一定的灵活性。筹资方式:(1)个人缴费:个人 缴费标准每人每年缴100元一500元5个档次,试点各县(市、 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标准不得超过1000 元;农民资金来源少,可选择“实物换保障”或“补助换保障”等 方式;(2)集体补助:集体补助视经济实力定;(3)补贴:地 方补贴每人不低于30元/年(省级财政补贴60%+试点地 区财政补助40%分担)+补贴每人55元/月。 4.基金管理与运营方式 (1)基金管理: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 保基金纳入礼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 独记账、核算。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 点扩大卡¨摊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 行,肯级管理;建立基金投资监管体系,内控制度体系, 门的 监管机构,防范基金 险 、 (2)基金运营:借鉴呼 壁模式的经验 现 金保值增 (1)养老金领取额度。包括:①养老金待遇:}}1基础养老金 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月计发标准为:养老待 遇=养老补贴(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积累总额÷ 139;②养老补贴(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年满6O周岁、缴 费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可享受55元/月的基础养老金;年 满60周岁、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1年缴费,其基础养老 金增加2元;已满6O周岁参保人每人55元/月;个人账户:个 人账户储存积累总额(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社会资助+ 地方缴费补贴)×利息)÷139;⑧地方缴费补贴标准: 年缴1O0元补贴30元,年缴200元补贴35元,年缴费400元 补贴45元,年缴费500元补贴50元,年缴赞500元以上档次 的省级不在给予补贴;④建立财政补贴和待遇调整机制:养老 金计发标准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调整。 (2)领取条件: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 受城镇职 1=摹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 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保缴费;距领取年龄 不足l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l5 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 15年;参保人缴费达领取年龄后死亡者,其个人账户余额由 伯定子女继承。 (二)农民群体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差异性设计 1.纯农民 (1)对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老年的农民,建议“家庭养老 为主+集体补助+财政补贴基础养老金+低保”;对仍在从事农 业的年轻农民,建立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采用定期养老储蓄 基金积累方式。(2)筹资:保险资金的筹集由纯农户、地方政 府、共同负担。农民可采取现金+实物+补贴的方式 相结合,可将周家粮食直接补贴等支农资金和粮食等价抵现 金等一起计入个人账户。此外,参保人员遇到特殊困难需要用 钱时可以借贷。 2.农民 (1)建议对有稳定T作和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的农民 ,将 其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一切按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办法管理;对无稳定工作和同定住所的农民工,构建“个人账 户和统筹账户”结合模式。(2)筹资:如果缴费不足15年返回 农村或跨统筹地区转移时,应将90%统筹资金随个人账户转 移,转人城镇企业就业的应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并连续计算缴 费年限;转入农村地 的,可并入或新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 人账户。 3.失地农民 (1)建议采州一套适应不 地区情况的“个人账户+基础 养老金+储备金”相结合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这是 对双账厂J模式的适当变通。 文化节、空竹艺术节、狼牙山登山节、敬老健身节、顺平桃花 节、涿州元宵节灯会等节庆文化活动,使之不光成为国内有重 大影响的节庆文化活动,而且要运用多种传播手段、营销手段 扩大其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凸显保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 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在短期内 产生巨大的影响辐射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因此各个国 家、各个地区都在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保定要充分利用 已有的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加强动漫基地建设,加大对 动漫产业扶持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与动漫产品的生产、制 山水文化等优势,使这些特色文化成为保定的文化品牌,成为 传播和弘扬保定文化的重要途径。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市民素质。加强市民价值观的引导, 在保定城市“三年大变样”进程中同步普及现代城市文明知 识,实施对城中村农民思想素质及文化素质的改造;对外来民 工实施社会性接纳,使之自觉地以城市的要求规范自己、完善 作和传播紧密结合,增强保定动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 造具有保定特色、原创的动漫产业品牌。其次,利用保定印刷 业、工艺美术制造业两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优势及保定的 区位优势,支持、引导、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印刷业和 艺美术 制造业,通过结构调整,整合优势,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再次, 充分发挥保定高等院校密集、人文积淀丰厚的优势,有针对性 自己;从思想观念上、行为习惯上推进传统市民、传统农民向 现代市民转型,逐步消除小农观念、封闭保守思想、小富即安 地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培养规划,为促进保定文化产业的 意识等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积弊,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 后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蓄后发优势。 4.文化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动漫产 参考文献: 【1】周国富,吴丹丹.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J1.统计研究,2010,(2). [21王福友,孙敢慧,吴建虎.保定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与措施 B/0 L1.河北文化产业网.http://www.hebci.oom.cn/ sub/llysj.htm. [3J保定保定市关于大力提升保定城市品位的指导意见【 .保定日报,2009—11-18. 【责任编辑杜娟】 ・—'卜・・—-卜・・—+一”+・・+・・—’一・・+・・+・・+・・+・・+・・+・・+・・+・・+・・+・・+・・+・・+・・+”+・・+・・+”+・・+・・+一+…—卜・・+n+一+“+・ (上接14页) 在劳动年龄内的失地农民,没有就业之前,由地方安排一 划生育家庭的个人账户,同时在缴费和集体补助方面也 定年限的就业过渡金,征地补偿费出一部分,集体和按一 应予以倾斜。对残疾人和五保户,应采取现金缴费与实物 定比例}}I大部分;就业后转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账户 缴费相结合、按月缴费与季节性缴费以及延期缴费相结合的 资金按实际转移,交费年限既可按比例折算,也可以补足差额 形式,以加快保险基金的筹集;“基础养老金账户”由围家财政 后按实计算;(2)筹资:“个人账户”,费用以个人缴纳为主,集 补贴为主;“激励账户”由地方对F1愿交费的特殊群体给 体可从土地补偿费中给予适当补贴,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 予奖励生活上予以帮助。同时特殊群体町选择非缴费只享受 制;“基础养老金账户”,账户资金主要由土地补偿费及农保 “基础养老金+低保”。 国家基础金构成;“储备金账户”,账户资金由集体从土地补偿 当前,我省农村的经济水平、传统文化和社会化服务状况 费用中支付少部分及地方提供大部分。 等实际情况,今后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仍是我省农村养老的 4.特殊群体 基础,虽然有财政的投入,但农保待遇仍处较低水平,通 (1)对于农村的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建议采取:“个人账 过试点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缴费、补助和筹资办法,逐步 户+基本养老金账户+激励账户”或“基础养老金账户+激励账 形成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待遇逐步提高、账户可随 户”模式,本着自愿原则,视自身情况选择。(2)筹资方面:“个 人转移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人账户”对计划生育家庭,国家应提高计划生育补贴且注入计 参考文献: 【l】何志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湖南新邵县为例fJ1.中国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2009,(5) 【2]王章华.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思考fJ1.南昌大学学报,2009,(3). 【3J薛妮.陕西省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及其完善叭社会发展,2009,(5). 【4]胡于凝,王资峰.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项目:一种农村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J】.兰州学刊,2009,(5). 【5】公维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S-.L,模式fJ].学习与实践,2008,(12). [责任编辑王莉】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