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防诈骗安全教案

幼儿园防诈骗安全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幼儿园防诈骗安全教案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诈骗事件屡见不鲜,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有可能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判断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为了保障幼儿园幼儿的安全,培养他们正确的防范诈骗的能力,本文将针对幼儿园防诈骗安全进行教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诈骗,认识诈骗的危害; 2. 学习如何判断并拒绝陌生人的请求; 3. 掌握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

4.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课:课程引导与启蒙

1. 课程目标:引导幼儿认识诈骗的危害,初步建立防范诈骗的意识。 2.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3. 教学内容:

(1)通过图片展示真实的诈骗案例,引导幼儿认识和感受诈骗的危害性;

(2)与幼儿进行互动对话,引导幼儿认识陌生人的概念和区别; (3)鼓励幼儿想象一些陌生人的行为,判断是否是诈骗。 第二课:陌生人拒绝与自我保护

1. 课程目标:学习如何判断并拒绝陌生人的请求,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技巧。

2.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和游戏式教学。 3. 教学内容:

(1)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到陌生人请求的真实场景; (2)指导幼儿判断对方请求的合理性,并学习拒绝不必要的要求;

(3)进行游戏式互动,让幼儿模拟遇到陌生人时应对的情景。 第三课:紧急情况下的求助

1. 课程目标:掌握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提高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能力。

2. 教学方法:实地参观和模拟演练相结合。 3. 教学内容:

(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派出所或消防队,了解和消防员的工作;

(2)模拟演练火警、急病等紧急情况下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 (3)向幼儿传授相关求助知识,如地址、家庭电话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课程引导与启蒙

1.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2. 教师与幼儿进行对话,询问幼儿是否认识这些情景;

3. 教师解释这些情景都是真实的诈骗案例,并让幼儿感受诈骗的危害;

4. 教师提问,询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第二课:陌生人拒绝与自我保护

1. 教师邀请一名成年人扮演陌生人,进行角色扮演;

2. 幼儿轮流与陌生人进行对话,教师引导幼儿判断对方请求的合理性;

3. 幼儿拒绝不必要的要求,并向陌生人寻求帮助;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模拟遇到陌生人时的情景,加深幼儿对自我保护的印象;

第三课:紧急情况下的求助

1. 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当地派出所或消防队,向或消防员了解他们的工作;

2. 教师向幼儿解释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紧急电话; 3. 幼儿模拟火灾、急病等情况,进行电话求助的演练;

4. 幼儿互相交流求助的经验,讨论如何快速与清晰地告知紧急情况。 五、教学评价

第一课:课程引导与启蒙

1. 教师观察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2. 教师评估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诈骗危害的认识水平。 第二课:陌生人拒绝与自我保护

1. 教师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对陌生人请求的判断准确性; 2. 教师评估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课:紧急情况下的求助

1. 教师观察幼儿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效果; 2. 教师评估幼儿在模拟演练中展现的求助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

1. 家庭合作:家长可与幼儿共同讨论课堂内容,加深幼儿对诈骗的认识,并与家长一同制定防范措施。

2. 深化教学:适时组织防诈骗演习,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识骗能力和应对能力。

在幼儿园中加强防诈骗教育,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我相信能够使幼儿们建立正确的防骗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他们在社会中的安全。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