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天津农业科学 in Agricultura!Sciences 2015,21(10):78—82 ・作物栽培与设施园艺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侯月 ,王冲 ,王鹏文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300384) 摘要:在试验条件下,在2 500~8 500株・(667 m ) 种植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种植 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当种植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影响存在差 异,郑单958在5 263株-(667m ) 种植密度下达到最高产量521.8 kg・(667m )~,登海618在6 108株・(667m ) 达到最高产 量777.73 kg・(667 m )一。除了秃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外,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等穗部性 状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 ̄.issn.1006—6500.2015.10.0l8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lant Density on Yield 0f Maize HOU Yue .WANG Chong0.WANG Peng—wei1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Resouree and Environment,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treatment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aize yield in the 2 500 ̄8 500 plants・(667 m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the yield increases.When planting density exceeds a certain range,with the inerease in density,the yield decreased.The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existed the different reaction in the plant densi— ty.Under the 5 263 plants・(667 m )~,Zhengdan958 reached the maximum yield and the maximum yield was 521.8 kg・(667 nl )-I. Denghai618 reached the highest yield when the density in 6 108 plants・(667 m )~and the maximum yield was 777.73 kg・(667 In ).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bald tip length showed the increasing trend.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the long bald,ear length,ear diameter,rows per ear,kernels per rOW,single panicle weight and single grain weight decreased. Key words:maize;plant density;yield;yield components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通过调整单株与群体的 矛盾来实现高产_I_ 。高种植密度可以实现玉米高 产 ,现如今美国玉米种植密度平均为8.55万一 l0.95万株・hm~,中国平均仅为5.25万~6.0万 株・hm~,因此,在选用耐密品种的前提下增加种 植密度是我国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8】。 玉米种植的最佳密度会因品种特性、栽培措施和 全国大范围内推广的紧凑型、耐密型品种的种植 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寻找紧凑型玉米在 天津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以便为天津地区玉l米 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生态环境等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某类 型玉米品种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下的最 适种植密度具有重要意义_9_。本研究旨在通过对 1.1 试验地点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试验于2013--2014年分别在天津农学院农 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试验地 收稿日期:2015—06—02;修订日期:2O15—07一l1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作物品质及抗逆性的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项目(TD12—5017);科技部“环渤海天津增粮技术集成 j爪范”项H (201 3BAD05B08) 作者简介:侯月(1989一),女,天津人,硕士,主要从事玉米高产栽培生理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王鹏文(1957一),男,辽宁盖州人,教授,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及栽培生理研究。 第1 0期 侯月等: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和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张辛庄村进行。天津农 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 试验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概括如下:土壤为砂壤 追施纯N为11.4 kg,P20 为10.7 kg。无灌溉,其 他田问管理同当地生产田。 2结果与分析 土,耕层(0 30 em)土壤平均养分含量为土壤有 机质含量为1.15%,土壤全氮含量为0.69 g・kg~, 土壤有效P含量为12.76 mg・ ~,土壤速效K含 量101 mg・kg~,土壤含盐量为0.52 g・kg~,土壤 pH值为8.26。 1.2试验材料 2.1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014年郑单958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 量表现详见表1,2014年郑单958产量在不同种 植密度处理下的方差分析详见表2,2014年郑单 958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的显著性差异详见表 3。由表1、2、3数据可以看出,在2 500~8 500 株・(667 m ) 种植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处 本试验选用郑单958和登海618为供试玉米 品种。郑单958为全国大面积推广品种,登海618 为紧凑型玉米品种。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理对郑单958的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根据表1中 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 500~8 500株・(667 rn ) 2013年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2014年选 用郑单958和登海618,郑单958在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试验 地进行试验,登海618在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 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郑单958产 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5 500 株・(667 ITI ) 时,郑单958的产量达到最高值 536.5 kg;在8 500株・(667 m ) 种植密度条件 下,产量最低351.2 kg。根据表3种植密度对郑 单958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可知,在2 500— 8 500株・(667 m ) 种植密度范围内,5 500 张辛庄村进行。两个品种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 排列,3次重复,6行区种植,行长10.0 m,行距 0.60 m,小区面积36.0 m 。试验均设7个种植密 度处理,即处理1,2 500株・(667 m ) ;处理2,3 500株・(667 m ) ;处理3,4 500株・(667 m。) ; 处理4,5 500株・(667 m ) ;处理5,6 500 株・(667 m )一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与7 500, 2 500,8 500株・(667 ITI ) 密度时的产量均达极 株・(667 m ) ;处理6,7 500株・(667 m ) ;处理 7,8 500株・(667 rn )~,四周设保护行。 显著差异水平;5 500株・(667 m ) 密度的产量 与3 500,4 500株・(667 m ) 密度处理下的产量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特用作物改 良工程中心试验地试验,按照25 kg・(667 m ) 的施肥水平施入底肥纯N为6 kg,P 0 为3O , 未达显著性差异,表明在3 500~5 500株・(667 ITI ) 种植密度范围内郑单958能获得较高的产 量。2013年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与2014年试 验结果的趋势表现一致。 无追肥。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张辛庄村试验,播 种前底肥撒施牛粪4 m ・(667 m )-1,于7月6号 表1 种植密度对郑单958产量的影响(2o14) .80. 天津农业科学 第21卷 表3 郑单958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差异显著性 分析(2014) 显著影响。根据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 500~7 500株・(667 m ) 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种 植密度的增加,登海618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 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6 500株・(667 131 )一时,产 量达最高值757.5 kg;在2 500株・(667 m ) 种 植密度条件下,产量最低580.0 kg。根据表6数据 可以看出,种植密度对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可知, 在2 500~7 500株・(667 m。) 种植密度范围内, 6 500株・(667 m )一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与 3 500,2 500株・(667 m ) 密度时的产量均达极 显著差异水平;6 500株・(667 m )一密度的产量 登海618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表现 详见表4,登海618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 的方差分析详见表5,登海618在不同种植密度 与5 500,4 500,7 500株・(667 In )。。密度处理下 的产量未达显著性差异,表明在4 500~6 500 株・(667 m )一种植密度范围内,登海618能获得 较高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条件为7 500株・(667 下产量的显著性差异详见表6。由表4、5、6可知, 在本试验2 500~7 500株・(667 m ) 种植密度范 m ) 时,仍维持较高的产量,说明登海618耐密 性较好 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登海618的产量有极 表4 种植密度对登海618产量的影响(2014) 表5 登海618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的方差分析(2014) 第1 0期 侯月等: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表6登海618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差异显著性 分析(2014) 2.2 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回归关系 2014年郑单958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曲 线,详见图1。由图1可知,在本试验2 500~8 500 株・(667 m )-1种植密度范围内,郑单958的产量 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达到一定密度阈 值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以 2014年郑单958产量为目标,产量Y(kg・(667 mz) )与种植密度X(株・(667 m ) )进行回归模 拟,得到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曲线,即y_-一1.5X 10—5X +0.157 877X+106.369 9(R =0.908 8),通 过回归曲线可知,产量与种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 的关系,当dY/dX=0时,v有极大值,最高产量为 521.8 kg・(667 m )~,此时的种植密度为最佳密 度,即在本试验条件下的密度阈值为5 263 株・(667 m )。。。在本试验条件下,从2 500 株・(667 mz) 增加到5 263株・(667 m ) 时,产 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此种植密度以 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2013年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关系和2014 年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 登海618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曲线详见图 2。由图2可知,在本试验2 500—7 500株・(667 mz) 种植密度范围内,登海618的产量随种植密 度的变化与郑单958一致,而登海618产量达到最 大值后的下降趋势较郑单958缓慢。以登海618产量 为目标,对产量Y(kg・(667 m ) )与种植密度x (株・(667 1TIz) )进行回归模拟,得到产量与种植 密度的回归曲线,即Y=一1.5x10—5X +0.183 242X +218.097 9(R =0.998 6),通过回归曲线可知,产 量与种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最高产量为 777.73 kg・(667 m ) ),此时的种植密度为最佳密 度,即在本试验条件下的密度阈值为6 108 株・(667 mz) )。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条件下,登海 618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此密 度阈值后,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 种植密度/(株・(667m )-1) 图1 郑单958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曲线(2014)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2—500 3 300 。 一5_00_ 种植密度/(株・( ) ) 图2 登海 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曲线( ) . 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年郑单 、登海 的穗部性状与种 植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详见表7。由表7数据可以 看出,秃尖长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其中登海 的秃尖长与种植密度达显著正相关水平,郑单 的秃尖长与种植密度未达显著相关水平。穗 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粒质量、单穗粒质量 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品种间存在差异。登 海 的穗长与种植密度达显著负相关水平,郑 单 达极显著负相关水平;登海 的穗粗与 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而郑单 达 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行粒数的变化趋势与穗粗一 致;穗行数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品种间 无差异。郑单 的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均与 种植密度呈负相关,且二者均与种植密度达极显 著负相关水平。 年种植密度与产量性状的相 关性与 年试验结果的表现趋势一致。 ・82・ 天津农业科学 第21卷 表7 种植密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穗长 一0.990** -0.793 -0.833* 秃尖长 0.741 0.788 0.77l 穗粗 -0.982**一0.881 一0.925* 穗行数 一0.850*一0.945** -0.739 行粒数 -0.987** -0.712 一O.457 单穗质量 —0.982** -0.714 -0.934** 单穗粒质量 一0.983 一0.602 —0.915 注: P<0.05; P<0.01;一表示无数据。 卜* *卜 一l 一 3结论与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由品种本身的遗 传特性、生态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共同决定[10-]5]。 因此研究某一类型玉米品种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生 产力水平下的最适密度尤为重要。本试验选取紧 凑型耐密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18在较低地力水 平条件下进行最适种植密度研究。 在本试验条件下,在2 500~8 500株・(667 m。-1种植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玉米 产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增 加,当种植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密度的增 加,产量反而下降。不同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反 应存在差异,对产量与种植密度进行回归模拟,郑 单958在5 263株・(667 m ) 达到最高产量 521.8 kg・(667 1TI )~,登海618在6 108株・(667 m -1达到最高产量777.73 kg・(667 m )~。除了秃 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外,穗长、穗粗、 穗行数、行粒数、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等均随种 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由于试验条件有限,本试验仅对紧凑型玉米 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18在天津地区的最适种植 密度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玉米株型最佳种植密 度的研究,在今后有待进一步。由于2013年8 500 株・(667 m ) 这一密度处理的边际效应较为明 显,出现较大误差,故在对2013年产量与种植密 度进行回归模拟时将其舍去。2014年种植密度对 产量、产量性状的影响与2013年、2013和2014 年平均值的试验结果表现趋势一致,试验结果具 有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乃生,刘杰,韩国彪.晋东南旱地 米“产量一施肥”多 元回归模型及其应用分析l J1.数理统汁与管 ,1989(1): 10—13. [2]王海峰.玉米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 景….种子世界,2008(6):53—55. 【3】李钟,郑祖平.四川盆地杂,交 米单作密肥措施研究lJ 1. 杂粮作物,2000(2):23—27. [4]谭华,许大积.杂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四农业利. 学。1999(4):170—173. [5]赵燕.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进展….现代农 业科技,2010(23):46—50. [6]SANGOI L.Understanding plant density effects on nlaize growth and development:An important issue to nlax maize grain yield l J1.Ciencias Mainas,2001,3l:159—168. 【7】王志刚,高聚林,杨风山,等.春 米超高产群体冠层结 构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7,15(6):51—56. [8]刘伟,吕鹏,苏凯,等.种植密度对夏 米产量和源库特 性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37—1743. [9]杨世民,廖尔华,袁继超,等.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 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I.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l8(4): 322-324. 【10]段民孝.从农大108和郑单958玉米育种中的启示卡 米科学….玉米科学,2005,13(4):49—52. 【11]苏东涛,王静,李娜娜.种植密度和品种对 米产量和 品质的影响fJ1.山西农业科学,2014(4):343—345,375. [12]曹彩云,李伟,党红凯,等.不同种植密度对夏K米 量、产量性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华北农学 报,2013(s1):161—166. [13]李小勇,唐启源,李迪秦,等.不同种植密度埘超高产 稻田春玉米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Ⅲ.华北农学 报,2011(5):174—18O. [14】邵立威,王艳哲,苗文芳,等.占占种与密度对华北半原夏 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1 1 (3):182—188. [15】蔡丽君,边大红,田晓东,等.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 及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5): 232—2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