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下列哪个仪器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 )
A.手电筒 B.气压计 C.指南针 D.电铃 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5位空降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施伞降。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空降兵在4999m高空跳离飞机后先加速下降,最后以较小速度平稳着陆。关于伞降过程中空降兵动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l所示,badc是一个“U”型金属导轨,pq是一根金属棒,可以在金属导轨上滑动。金属导轨处于一个蹄形磁铁中,一重物通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金属棒相连,整个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当重物开始下落且pq在磁场内运动的过程中( )
A.回路中有电流,此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回路中无电流,此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回路中有电流,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回路中无电流,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如图2所示,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 ) 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 B.在c点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
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图2
5.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 cm B.12.5 cm C.4.5 cm D.10 cm
6.如图3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B.升降机以1.5 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 N C.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 N D.升降机以1 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第 1 页 共 10 页
图3
7.赛车比赛是人们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是静止的 B.赛车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C.加速或转弯时,力改变了赛车的运动状态
D.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较远,在快速行驶时不易翻倒
8.标有“2V,1W”字样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O.6A”,电压表的量程为“O-3V”。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范围是( )
A.0.25A-O.6A,1V-2V B.0.3A-0.5A,1V-1.5V C.0.25A-0.5A,1.5V-2V D.0.25A-0.5A,1V-2V
9.如图5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多选)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B.此人的功率为40W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800J D.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10.“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在四川抗震救灾前线,一批救援专业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关于这些设备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液压千斤顶可以轻易顶起重物,它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工作的 B.雷达生命探测仪通过发射电磁波,寻找废墟下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 C.电锯用来切割钢筋,其核心部件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D.推土机宽大的履带不易陷入废墟和泥土中,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原理 11.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
12.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3.从下列各图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
第 2 页 共 10 页
图5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D.图丁警示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14.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N。分别用如图6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
A.力F1和F2大小相等 B.两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 C.两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相等 D.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图6
15.将灯L1接在12V的电路中,功率为12W。若保持电路电压不变,再在电路中连入灯L2,使电路的总功率为18W。在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
二、解答题:(共40分)
16.(9分)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7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17.(9分)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________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
第 3 页 共 10 页
图7
图8
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________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_________A。
18.(12分)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甲,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3)如图乙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
s-t图象如图丙。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拉力的功率多大?
19.(5分)如图9所示,重3N的甲物体和重12N的乙物体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丙物体连在一起,丙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斜面变成粗糙的斜面,乙物体重量变为20N,其余不变,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不计绳重和滑轮处摩擦)
20.(5分)为了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做了以下的实验,往Rt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
图10
的变化情况。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A.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 B.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 C.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D.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第 4 页 共 10 页
图9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练习(二)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节日用的小彩灯,在一个灯泡坏了以后,其他的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则这些小彩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定 2.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铁 D.电磁继电器 3.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5.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放大的字 B.水中倒影 C.手影 D.森林中的太阳光 6.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
A.小木块 B.大石块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8.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空调器 B.电冰箱 C.电视机 D.收音机 9.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第 5 页 共 10 页
10.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5cm,则在弹力为10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10 cm B.15 cm C.20 cm D.25 cm
11.(2016·蒙城联考)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投掷铅球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只考虑重力做功,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可能的是( )
12.实际的电压表相当于一个可以显示其自身两端电压的大电阻,实际的电流表相当于一个可以显示流过其自身电流的小电阻,如图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若电压表自身的电阻为3 kΩ,读数为3V;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为1Ω,读数为4 mA。则待测电阻R的真实值等于( )
A.750Ω B.760Ω C.1000Ω D.1010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3.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x轴上运动,从原点O运动到位置A,再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位置A的坐标xA=5m,位置B的坐标
xB=-2m,在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m,路程是________m。
14.如图,物块A重100N,通过滑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的功率为2W。如果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则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____N,
物块A的重力在10s内做了________J的功,此过程中物块A所受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
15.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可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最后总结出了欧姆定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以下问题的研究中: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②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③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④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其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________(填番号)。
16.如图所示,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后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运
第 6 页 共 10 页
动员的机械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三、探究与解答题:(共30分)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8.(2分)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球在一斜面上静止。图中是小丽同学画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19.(2分)上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20.(2分)如右上图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1.(8分)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________℃,所测患者的体温是________℃。 (2)右上图中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________V,所测电压值为________V。
22.(6分)在测量某一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张楠同学选定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
第 7 页 共 10 页
程中,由于李骅同学的疏忽,做完实验后他才发现,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记填入记录表格中。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0.5 2 1.0 3 1.5 4 2.0 5 2.5 (1)请你帮助李骅同学把记录在草稿纸上的电流值对应填入表格中(全对得2分) (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2分) (3)根据实验所需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下图中的实物连接。(2分)
23.(10分)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分析时,我们常将电压表视为断路来处理,但是实际上会有一部分的电流流经电压表,若电压表的内阻R1=500Ω,调节电路,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和0.1A,则:
(1)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是多大? (2)未知电阻R的真实值是多大?
(3)这种测量电路适合待测电阻很大还是很小的情况?说明理由。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A 2.C 3.C 4.A 5.A 6.C 7.B 8.D 9.AB 10.C 11.C 12.A 13.C 14.B 15.A 二、解答题:(共40分)
16.(1)光屏的中央 (2)放大 (3)远离 17. 5 0.4 0.2
18.(1)1.7m (2)物体停在离传感器20m的地方 (3)10N
19.丙第一次静止在斜面上时,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力有三个:①甲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拉力;②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③乙对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丙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这三个力平衡。由题意知:甲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拉力为3N,乙对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2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得丙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9N,方向沿斜面向下。
丙第二次静止在斜面上时,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力有四个:①甲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拉力;②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③乙对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④斜面对丙的摩擦力。丙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这四个力平衡。在这四个力中,已知甲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拉力为3N,丙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9N,乙对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20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得物体丙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8;沿斜面向下。 20.A
第 9 页 共 10 页
(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A 2.B 3.A 4.B 5.B 6.B 7.D 8.A 9.C 10.D 11.A 12.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13. 2 12 14. 20 0 0 15.①②③ 16.增大 减小 不变 17. 30 20 三、探究与解答题:(共28分) 18.不对,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9.不对,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拢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0.略
21.(1)42 39 (2)0.1 2.5 22.(1)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X/Ω (2)5.1 (3)略
1 0.5 2 1.0 3 1.5 4 2.0 5 2.5 5.1 0.10 0.18 0.30 0.42 0.50 5 5.6 5 4.8 5 U10 V
23.解:(1)根据题意和电路图可知,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1===0.02 A
R1500 Ω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的电流:
I=I总-I1=0.1A-0.02A=0.08A
U10 V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未知电阻R的真实值:R===125Ω
I0.08 A
(3)当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很多时,电压表分得的电流很小,电流表的示数接近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所以,这种测量电路适合待测电阻很小的情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