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

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食用下列物质与人体微量元素的摄入无关的是

A.铁强化酱油 B.加碘食盐 C.富锌面粉 D.高钙牛奶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与硫酸铁溶液反应: Fe +Cu =Fe+Cu

B.钠与水反应: 2Na+2H2O =2Na++2OH-+H2↑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H=CO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2-

+

3+

2+

2+

参考答案:

B

A.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Cu =2Fe2++Cu2+,错误;B.正确;C.碳酸钙是难溶盐,写化学式,错误;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错误;选B。

3.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

A. a mL B.(50―a)mL C. 大于(50―a)mL D. 大于a mL 参考答案: C 略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1 / 9

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C、0.5 摩1, 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 NA D、1 mol碳正离子(CH3+ )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关于蛋白质在人体中的新陈代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鉴别某纺织物成分是蛋白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参考答案:

C

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A.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而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 B.豆浆是胶体;

C.加热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解答:解: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盐析是可逆的,可用于提纯蛋白质,故A正确;

B.豆浆是胶体,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使豆浆凝结为豆腐,故B正确; C.酶是蛋白质,温度过高,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催化效率降低,故C错误;

2 / 9

D.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属于化学纤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采用灼烧闻气法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和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蛋白质变性和盐析的区别,为易错点.

6.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世界上,我国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B.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它是一种纯净物 C. 天然蛋白质的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D. 高温灭菌消毒的原理是加热后蛋白质变性,从而细菌死亡 参考答案:

B

7. 下列贡献与中国科学家无关的是 A. 创立侯氏制碱法 B. 发现青蒿素 C.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发明元素周期表

参考答案:

D

A、中国科学家侯德榜发现了侯氏制碱法,故侯氏制碱法和中国科学家有关,故A错误;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故B错误;C、中国科学家最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故和中国科学家有关,故C错误;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和中国科学家无关,故D正确;故选D。

8. 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摩尔Si晶体中,含有2摩尔Si-Si共价键

B.在CO2晶体中,与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有12个CO2分子

3 / 9

C.在CsCl晶体中,与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而与每个Cs+等距离紧邻的也有8 个Cs+

D.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碳原子环含有6个碳原子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钢 B. 液氯 C. 空气 D. 氨水 参考答案: B 略 10.

氯化碘(ICl)的性质类似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动性,在加热时也可升华。ICl跟Zn、H2O的反应如下:①2ICl+2Zn=ZnCl2+ZnI2;②ICl+H2O=HIO+HC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中,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在反应①中,Zn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在反应②中,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 / 9

D、在反应②中,ICl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AD

11.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参考答案: A 略

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H3O+和[Cu(H2O)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越强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纤维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 参考答案: D 略

5 / 9

14. 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CH3CH2OCH3 B.CH3CH2CH(OH)CH3 C.CH3CH2CH2OH D.CH3CH2CHO

参考答案:

C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式.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结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含有C﹣H键、O﹣H键、C﹣O键,据此判断.

解答:解:A、CH3CH2OCH3相对分子质量为60,但分子中不含O﹣H键,故A错误; B、CH3CH2CH(OH)CH3中含有C﹣H键、O﹣H键、C﹣O键,但相对分子质量为74,故B错误;

C、CH3CH2CH2OH相对分子质量为60,含有C﹣H键、O﹣H键、C﹣O键,故C正确; D、CH3CH2CHO相对分子质量为58,含有C﹣H键、C=O键、不含O﹣H键、C﹣O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确定,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15. 操作规范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 给液体加热 C. 滴加试液 D. 过滤

参考答案:

A

A.加入少量水,盖好盖子,将容量瓶倒置,看是否有水渗出,再将瓶塞子旋转180度,再次将容量瓶倒立,符合实验操作,故A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

6 / 9

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错误;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否则会污染药品,故C错误;D.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时液体顺利流下,故D错误;故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实验时他先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⑴该学生的操作是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

⑵)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

差? 。

⑶)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原因

是 。 参考答案:

⑴错误的,其理由是:待测溶液已被稀释;⑵不一定。原溶液为中性,则无误差,若不为中性则可能误差(注:若是不呈中性的缓冲溶液可能没有误差。这一点不必向学生说明)。⑶盐酸,原因是醋酸是弱酸稀释是继续电离出H,误差不大。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

+

17.

常温下将0.1mol/L的HCl和0.06mol/L的Ba(OH)2等体积混合,求所得溶液的PH值.

参考答案:

7 / 9

所得溶液的pH=12.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先计算出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然后根据等体积混合后酸碱过量情况计算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后根据溶液pH的表达式计算出溶液的pH. 解答:解:0.1mol?L﹣1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0.1mol/L, 0.06mol?L﹣1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2c(Ba(OH)2)=0.12mol/L,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氢氧根离子过量,设溶液体积为VL, 则反应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

==0.01mol/L,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混合液的pH为:pH=﹣lgc(H+)=12, 答:所得溶液的pH=12.

=1×10﹣12mol/L,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酸碱物质的量的计算和过量问题,把握好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计算公式.

18.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 -870.3KJ/mol (2)C(s)+O2(g)=CO2(g) △H2 = -393.5KJ/mol (3) H2(g)+O2(g)=H2O(l) △H3 = -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 + 2H2(g) + O2(g) = CH3COOH(l) 参考答案:

8 / 9

19. (7分) 现有5.6g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H2SO4和碱石灰,测得浓H2SO4增重7.2g,碱石灰增重17.6g。已知相同条件下,该烃的蒸汽对H2的相对密度为28,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或溴水褪色,与HCL反应只有一种产物,推测它的分子式,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 参考答案: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