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单选题

马克思单选题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B

A.革命性和批判性 B.实践性阶级性 C.科学性和历史性 D.辩证性和彻底性

2、 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D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3、“万物皆备于我”是 D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要得出这一结论 A

A.必须通过人的意识 B.根本不要通过人的意识 C.完全依赖于人的意识 D.纯粹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

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C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

7、“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B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8、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则表明 D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着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9、实践最本质的特征是 A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 C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 B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 A

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 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

1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D.

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和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动力观点的对立

14发展的本质是 C

A事物的量的变化 B.一切变化和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范围的扩大 二、

1、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D.只是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C

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反映的观点 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8、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B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

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 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 D.完全摆脱了必然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三、

1、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D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3、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天才人物的出现 D.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

4、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C )

A.产品的分配关系 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5、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 B ) A.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C.掌握了宣传机器 D.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

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 B )

A.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B.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

C.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7、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 B.社会革命 C. 科学技术 D.社会基本矛盾

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

A. 国家政权 B. 军队 C.政治与法律制度 D.思想意识形态

9、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B )

A. 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B.历史是群众创造的 C.历史是英雄与群众共同创造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历史人物的出现( D )

A.具有历史必然性 B.具有历史偶然性 C. 与历史条件无关 D. 既具有历史必然性 ,又具有历史偶然性

11、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

A. 社会生产方式 B.领导人的水平 C.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 国际环境 四、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劳动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8.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9.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1.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B)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3.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B)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1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五、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六、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答案:B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 答案: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 答案: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 答案:D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5、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 ) 答案:B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6、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 答案:C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 答案:A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 答案:A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答案: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答案:B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七、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答案:B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 答案:A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答案:A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 答案:B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答案: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答案:C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 答案:C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答案:D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答案: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答案:D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 答案:A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答案:D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答案:A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 答案: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