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十一队模拟中队交流经验材料 2003/07/01
“量化积分考评”的实效性浅析
刘爱中
“量化积分考评”是近年来边防各总队机关、基层及院校先后推出的对干部,战士以及在校学员的评定细则。它是针对条令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一个检查与督促。经过分析,我认为“量化积分考评”有以下好的方面:
一、具体要求明确。
“量化积分考评”不同于一般“口头要求”和“条令条例”,“口头要求”是某一时间、地点发现了问题,当即进行纠正,“令行即能禁止”。而“条令条例”是对军人各项具体要求的一项大框架,从大的方面来把握的。“量化积分考评”正好填补了它们之间的“真空地带”,既体现了口头要求的及时性,又很好的以各项规定来约束被管理者的言行,使之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二,起到鞭策作用。
“量化积分考评”相当于一份成绩单,时刻展现在被管理者眼前,被管理者随时都能知道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事做对了,什么事做错了。各被考评人还可以进行比较,使每个人对自己哪一方面做的好与坏都很清楚,促使他们在没做好的地方加以改正,同时看到自己好的方面,以便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保持和发扬。
三,进行相应奖惩的一个根据。
因为被管理者接受管理都具有一定的时间段:如士兵的服役期;学兵的学习期;学员的在校期等等,所以对他们工作及各方面表现,
学员十一队模拟中队交流经验材料 2002/12/18
需要掌握一些实际情况,“量化积分考评”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对被管理者的第一手资料,使管理者在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主动性,灵活性,可以综合客观地评价某一被管理者,从而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戒。
在“量化积分考评”的使用过程中,我认为还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量化积分考评”规定的有些内容了被管理者工作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在“量化积分考评”实施中有时会出现使被管理者工作被动,且满足于现状这么一种情况。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量化积分榜上分高的同志有分数低的同志“垫低”,心里会不会出现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求上进。也有的同志因为分高,从而不敢在工作在放手去干,“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承担责任,怕万一有个闪失被扣分。这两种情况都将给他们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这一方面,管理者应该积极的给予鼓励、引导,从而解掉他们身上的包袱。例如军校学员队中的模拟中队,学员队领导一方面用“量化积分考评”积极严格的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放开学员中队干部的手脚,让他们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不要怕“挨板子”,轻装上阵,这样对整个学员队管理工作及对他们个人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二、预防自觉性受到打击,由主动工作变为被动工作。 在各学员队中开展“量化积分考评”可以促进对他们日常工作、
学员十一队模拟中队交流经验材料 2002/12/18
生活、学习及一言一行的规范,管理以此为依托可以有所帮助,但对高年级的学员来说,他们的自觉性都很高,他们对环境和工作已经相当的熟悉,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量化积分考评”的实施使他们由主动配合管理到被动接受管理,同样是被管理者,但这样会使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有所抵触,对队干部日常的管理工作就大为不利。那么我们能否把“量化积分考评”用在学员学习期的某一阶段,而不是全部过程呢?如在大一、大二低年级中使用,这样更加符合它的阶段性特点,进一步来说,我们可以不把“量化积分考评”作为一个唯一衡量被管理者日常行为好坏的标准,而把它看成一个参考,这样我想就更能发挥“量化积分考评”有利的一面。
三、“量化积分考评”会破坏学员们之间的互助精神。 在“量化积分考评”实施下,绝大多数学员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没有了“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潜意识,这一点是“量化积分考评”最大的症结所在。古人言:“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个身边的事情:有一个模拟中队,入校第一年时,同学们之间相处的非常好,关系十分融洽,“从点滴做起,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一度成为这个中队学员公认的一句座用铭,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绝大部分学员都能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模拟中队的各方面表现也不错。到了第二学年,同学们之间相互熟悉了,思想上也放松了,由于队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学员之间在工作上“你推我,我推你”,而在利益与成绩面前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队领导一急之下,实行了“量化积分考评”制度,
学员十一队模拟中队交流经验材料 2002/12/18
从各细小方面严格要求,学员们一度处在恐慌之中。表面工作做好了,可是问题也随之产生,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学员们同队干部的沟通少了,谁也不想和别人说说自己的真心话,自己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队工作停滞不前,造成了长期“不死不活”的徘徊状态。
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想一方面是学员们进入高年级后思想放松,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一种下前的紧迫感,不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是队领导没有用好“量化积分考评”制度,怎样把“死”“量化积分考评”用“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我认为“量化积分考评”在运用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求实效。首先,在实施人上,可以在低年级学员身上使用,在高年级学员中作为一个参考。其次,掌握阶段性。如可以在每学期中间三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内使用。最后一点是先分析确有实施必要的,再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队干部应通过“量化积分考评”所反映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总结,找出症结所在,将所得结果运用在下一步中队的管理工作中,我想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量化积分考证”有利的一面,为学员队的管理工作推波助澜,让学员队干部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刘爱中,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铁路,1997年12月入伍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边防支队满洲里边防大队工作站,任战士,班长,2000年9月考入海警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11月加入中国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