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第6期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 . ・841・ .经验交流. 四逆汤类方治疗心力衰竭的特点探析 莫冰泉 【摘要】 目的分析四逆汤类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患者,分为观察 组(50例)与对照组(5O例),分别采用四逆汤类方和西药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肌功能情况,以 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功能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 为70.0%。观察组整体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四逆汤类方治疗心力衰竭临床显示效果明显,值 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四逆汤类方;心力衰竭;特点 心力衰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是因心功能出现障碍 术和大腹皮各l0 g;血瘀者加川芎、和三七各10 g;阳气虚弱 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群中。临床主要表 者加白术、大枣10 g,泽泻20 g;气阴两虚者加大枣、人参、五 现为呼吸困难、不明原因咳嗽、恶心、腹胀以及食欲减退等,其 味子各10 g J。 中,呼吸困难是临床最典型的表现症状。心力衰竭按发病的 4,评价指标:(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5 d、10 d 急缓程度,一般分为慢性和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治疗均比 和15 d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进行监测,以对治疗 较棘手。西医方式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总 后患者的心肌功能情况予以评定。(2)对两组整体治疗情况 体效果不理想。鉴于心力衰竭患者中老年人较多,身体机能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用药原则中的标准予以评定。有效:临床 相对较弱,我院采用中医四逆汤类方对心力衰竭患者予以治 基本症状出现一定减轻,心肌功能评级显示改善程度大于1 疗,临床显示整体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级;显效:临床基本症状明显减轻,心肌功能评级显示改善程 一、资料与方法 度大于2级;无效:临床基本症状未见减轻或出现加重,心肌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 功能评级显示未见改善或恶化1级及以上 J。 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 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 53~77岁,平均(67.3±2.5)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51—76岁,平均(66.8±2.3)岁。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分 二、结果 期均在B~D期之间,其中B期23例,C期72例,D期5例; 两组治疗前后LVEF状况及整体疗效:治疗前,两组 心肌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之间,其中,Ⅱ级26例,Ⅲ级67 LVEF分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出现升 例,Ⅳ级7例。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糖尿病12 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更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心肌功能分级、合并病 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O%,观察组治疗效 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果更明显(P<0.05),详见表1。 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分别参照中西医诊断标准予以 讨论 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水肿、心悸、心水、肺胀等范 最终确诊。中医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的相关标准;西医标 畴,是痰阻血瘀,心气虚亏所致,治疗主以益气散瘀、活血利 准参照Framingham相关标准。所有患者临床均出现明显的 水、滋阴补阳,祛痰利湿为目的。四逆汤类方是中医临床比较 呼吸困难,且为主要的发病症状。排除肝。肾存在严重功能病 常用的一种辩证加减处方,在保护心肌、拮抗动脉发生粥样硬 变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化、抗休克、保护肠黏膜以及改善脑缺血性损伤等方面均有明 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先行常规性处理,入院后视患者 显作用 ,在治疗心力衰竭中采用此药方,临床显示效果显 情况给予吸氧处理,并对患者的体重做好密切监测,以观察水 著。 钠潴留情况,同时予以限制钠的摄取量,另外,嘱患者进行适 四逆汤类方是以生附子、干姜和甘草为君药,并根据患者 量的体力活动;部分患者注射肺炎预防性疫苗。对照组:在常 具体情况采用其他药物辩证加减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 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西医方式治疗。卡维地洛按照50~ 的处方。生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功效,利于心肌收缩力的增 100 mg/d的剂量使用,2次/d。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和对照组 强,以及心输出量的增加;同时,对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 治疗基础上,采用四逆汤类方治疗。配方:生附子30 g,干姜 可通过对血管的扩张作用,达到血流增加的目的,利于心脏射 20 g,甘草20 g;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茱萸、茯苓、高丽参和生龙 血情况改善,同时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对于老年患者具有很 牡粉各30 g,葶苈子和当归各20 g,桂枝、细辛、半夏、麻黄和 好的适应性。甘草是具有降血压以及改善血液循环,拮抗心 菖蒲各10 g。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伴有水肿者加用白 脏衰竭的功效;同时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并由解毒抗 感染的作用。干姜具有驱寒散瘀、强心功效,并对心肌具有明 作者单位:523721东莞市塘厦医院中医科,广东 显的保护,同时利于血管扩充,改善心脏血供情况 J。三种 ・842・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第6期Journal of O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3。Vo1.34.N0.6 表1两组治疗前后LVEF状况及整体疗效( 4-s) 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 状,同时对患者的机体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且药性比较温 和,基本不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影响。 患者的心肌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 四逆汤类方总有效率为90.O%,西药治疗仅为70.0%,差异 明显(P<0.05)。充分表明,四逆汤类方治疗心力衰竭效果 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四逆汤类方在治疗心力衰竭中,本文加用其他药物中,山 茱萸具有生津止渴、补益肝肾的功效;茯苓和葶苈子、麻黄均 有降气泻肺、化痰祛瘀、渗湿利水的功效;高丽参和生龙牡粉 有生津安神、补阴益气功效,对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适应 [1] 邹铭斐.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 实用医药,2010,7(3):325-327. [2]王晓林.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4(16): 134.136. 性;当归具有活血补血功效,适用于血虚症状,桂枝具有散瘀 补阳气作用,细辛具有温肺利水,驱寒散瘀的功效;半夏和菖 蒲可燥湿化痰。以上几种药物辅佐君药共同治疗心力衰竭, 可起到互相协同的作用。中医认为心肺分别主血和主气,两 者关系交错,温肺谢肺以改善肺部情况,可直接对心脏功能的 改善起到明显作用。辅佐药物即与君药联合增强心脏功能的 同时,通过改善患者肺部功能进一步实现治疗目的。 结果显示,较之采用西药治疗,采用四逆汤类方治疗后, [3]窦有业,杜蓉.四逆汤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进展.医药导报, 2008,5(1):42-45. [4] 商李超,郁保生.四逆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杂志,2009,2(11):263-265. [5] 于晓,姜元安.四逆汤治法之再认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 医临床版),2008,7(2):56-58. (收稿Ft期:2013-02-25) 小儿哮喘急性加重诱因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马海生何小平张海艳张虹 支气管异物、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等引起的喘息的患儿。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表现反 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 2.研究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的方式了解我 们需要掌握的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用药时间、用 药种类,此次急性加重的天数,急性加重时症状及先兆。急性 加重可能诱因:(1)呼吸道感染;(2)依从性差;(3)技巧性差; (4)环境污染;(5)明确接触过敏原;(6)情绪变化;(7)相关 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在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下,以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 征,以Thl/Th2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失衡为主要的免疫异常。 近年来随着对小儿哮喘的认识和重视,哮喘的防治得到很好 伴随疾病如鼻炎及鼻窦炎、胃食管反流控制不佳;(8)其他 (如过度运动,过度冰凉饮料食物的摄人等),及体格检查情 况,肺功能检查情况,过敏原检查情况。 3.统计学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作为因变量,各个可以 的进展。但其患病率、急诊率、住院率、死亡率仍高居不下,故 了解其急性发作的相关诱因,对哮喘的长期控制有很重要作 用,本文就fl,JL哮喘急性加重诱因的临床多因素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引发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作为自变量,采用SPSS 16.0软件 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将全部的诱因进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 1.研究对象:选择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 门诊及住院就诊,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指南 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共210 析,从单因素分析中,选择P<0.05的变量。呼吸道感染、依 从性差、技巧性差、环境污染、明确接触过敏原、情绪变化、相 关伴随疾病、其他作为多因素条件进行Logistic Regression回 归分析。 二、结果 见表1。 例,分为两个年龄组,婴幼儿组(<3岁)61例,儿童组(≥3 岁)149例。年龄在4月一14岁,男120例,女90例,病程6 月~5年,其中121例急性加重,年龄在8月~12岁,男68 例,女53例,另外89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4月~14岁,男 52例,女37例,所有病例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 力衰竭、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单位:231500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儿科(马海生、张海艳、 张虹);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何小平) 结果提示所有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从OR结 果可以看出,儿童哮喘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依次为呼吸道感 染、依从性差、相关伴随疾病控制、情绪波动、环境污染、技巧 性差、其他、明确接触过敏原。 讨论近年来,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