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研判企业现状
如果贷前调查重点看企业过去式,对未来做出科学的预测,那么,贷后管理则主要侧重企业当前和未来可预期的发展状况。某种意义上讲,贷后跟踪检查更加能够判断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并对企业的成长性和偿债能力做出准确的估计。怎样进行贷后的检查,并较为准确地对企业风险尤其是贷款风险做出即时动态分析和预警?
搞准客户真实借款数额、结构和形态。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总离不了贷款的支持,特别是成长期负债经营更为突出。中小企业良好资金链是支撑企业畅通物资流的关键。作为企业资金链条边沿的小贷公司,我们进行贷后跟踪,首要任务必须搞清楚企业到底有多少贷款。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在各家银行、小贷公司、融资公司、投资公司等的授信情况、借款额度、授信期限、每笔贷款(票据)的期限、结构、贷款担保方式、利率。要想准确掌握这些情况,单纯依靠座谈沟通、外部信息是不够的。除了查询征信之外,还需要查询工商、房地产等有关部门贷款抵(质)押登记。更重要的必须认真核查企业在各家开户银行的日记账,详细查阅企业到期贷款的还款情况、银行出款情况;然后对客户近期并连续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比对,以此摸清企业在其他银行等机构的融资情况、借款变动的真正原因。通过对客户整体贷款诸多方面的了解,及时发现其他银行收贷,是否导致企业现金流发生断裂、经营是否出现恶化,进而果断采取资产保全措施。
看清企业借款真实用途。绝大部分企业的贷款申请都是用于增加流资,而真实用途五花八门。有的短贷长用,有的“拆西墙补东墙”,有的直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挪用现象习以为常。要较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现金流,分析和掌握企业贷款的流向十分重要。方法也很简单,有经验的检查人员不听企业的解释,主要调阅企业的日记账,先对本公司的贷款运用情况进行跟踪,连续追踪三手,就能够看清这笔贷款到底到了哪家银行、哪个企业,是否用于还贷、用于主业之外的投资就一目了然。有些企业可能没有规范的账务,可查阅
1
企业、关联人员账户、银行卡的银行现金流水,自然就能够追到借款的流向了。有的时候通过查阅企业实际控制人、或其掌握资金大权的相关人员的笔记本等“流水账”,也能查清此笔贷款的走向。清楚了企业信贷资金流向,就把准企业当前的现金流,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找准企业到底用什么资金归还借款。一般来说,企业归还借款的途径较多。经营正常的大都依靠销售收入,但是中小企业许多是靠借其他银行的贷款偿还老贷款。要采取“反跟踪”的方法,查清企业还贷资金来源。主要对企业到期前银行日记账用于还贷的资金追踪来源;然后查阅企业的原始凭证,对付款单位身份进行核实,这样就能查清是下游客户的货款和经营结余,还是其他无关联或无正常贸易企业的往来款项,显然,如果是后者,就极有可能是企业的拆借资金。实际上已经表明,该企业已经无法用正常的经营收入归还贷款了。由此,我们就要深入分析企业到底是货款回笼出现了问题,还是经营管理、市场行情、产品质量等出现了漏洞,风险预警就要及时、快速。
摸实企业是否存在民间借贷融资。这是较难搞清楚并且是至关中小企业实际状况的难点。企业不会把这方面的情况告诉给你,也在征信上无法得到。高息民间融资既是有益的补充,但同时也是导致企业限于危及边缘的“导火索”。要摸清是否存在高息民间借贷,主要看企业的银行日记账、应付、预收账款、或有关银行卡、折的现金流水。特别要对与银行往来的整数、大额现金流水,进行追踪查找、分析,再通过核实原始凭证,就能看出是往来货款,还是拆借的民间融资。对于这点,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小贷公司等其他融资性公司的横向信息交流,侧面掌握企业民间借贷情况。
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客户经营状况随市场变化而变化,这里既包括行业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也包括原材料价格变化、产品价格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动等等。我们判断企业到底赚不赚钱,应当作为贷后检查的重中之重。较为科学地测算企业成本利润,
2
要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搞好有关的技术测算。首先,要观察企业的开工情况、产能负荷、设备运转等,查阅企业的增值税进项和销项发票,了解近期企业进货成本及销售价格。其次,重点核查企业的三费(水费、电费、纳税),掌握企业费用支出情况,测算企业固定成本及边际成本,进而了解企业的经营保本点。再是开展对比分析,了解行业基本利润率,同业其他企业的成本利润情况,对企业处于的位置和能力水平做出准确的估算。第四,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包括经营性、融资性和投资性的现金流量。任何企业只有现金流量表造假难度较大,分析好现金流量就能判断出企业到底赚钱不赚钱。主要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主营业务成本付现比,最终判断赢利质量。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付现比=购货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赢利现金比=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各项摊销)。
我们在全面落实、分析上述五个方面情况之后,一定要牢记看人比看企业重要,要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关系学来指导信贷工作,把用钱的人看得比钱更加重要,准确研究和把握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其他高管人员的“人格特征、人格变异”,特别关注他们的德行品质、性格癖好、自身修养和价值观,进而研判管理层面的决策风险。一定要牢记看动态比静态重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掌握企业因经济变动、技术改进、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经营思路等变化带来的风险。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发出以下几类风险预警:一是道德品行风险。诸如企业经常更换财务人员和主要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联系方式频换或近期联系不畅;基本开户行和授信行时常变化,原主要借款行不愿“借新还旧”或“收回再贷”;有关报表资料延迟提供或最近报送银行需要的资料不情愿;明显表示企业资产负债表等反映的资产虚假、有关抵质押品高估。对此,要重点跟踪企业法人、高管人员去向,二是银行往来账户反映的重大风险。近期企业连续提出信贷需求;账户存款异常变化;短贷长用;多家银行接续贷款。三是财务状况风险信号。企业不能正常归还利息;其他银行借款利率增加;主要财务指标出现明显恶化,营业收入、存货、应收账款、流动比率半年内异常变动超过8%-10%;连续三个月拖欠工资等。四是主营业务运作风险。企
3
业正常往来客户供货不及时、应收货款明显增加;设备运转不正常,产能明显下降;一线生产人员出勤率过低;盲目投资其他项目。在发出上述风险预警信息之后,相关因势而变得应对措施自然要随之跟进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